分享

结核性脑脊髓膜炎一例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

 看书学习198 2016-05-18
    结核性脑脊髓膜炎一例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3卷 病例报告
作者:程思远 陈康宁 高均
单位:程思远 陈康宁 高均(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重庆 400038)
  分类号:R529.3 文献标识码:B▲
  【病例】 男,40岁。缘于1997年8月淋雨后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咳嗽、四肢乏力,在当地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发热稍缓解,咳嗽减轻,但双下肢渐感乏力。时有低热,无明显规律,无盗汗。1998年7月底,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39.8℃)、咳嗽、咳白粘痰,经输液治疗,症状消失,但双下肢无力显著,行走困难,腿、手部肌肉逐渐萎缩,体重减轻约8 kg,渐不能行走,遂于1998年11月13日住院。病程中有头昏、复视,1个月前复视消失,出现便秘,小便不易控制,智力下降,反应迟钝。1995年发现“肺结核”,自诉经一年半的治疗而愈。系统查体未发现异常。神经系统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定向力尚可,眼底未发现结核结节,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Ⅲ级,肌张力高,双手骨间肌轻度萎缩;双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亢进,髌、踝阵挛双侧(+),四肢深浅感觉及复合感觉正常。双侧病理征(+),颈稍强直,脑膜刺激征(+)。初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因有结核病史,复查X线胸片,提示双肺散在小点状、索片状阴影,以右中上肺为主,左肺门影增宽。头颅CT扫描示左豆状核、尾状核头部小点片状阴影,脑萎缩。肌电图示神经源性异常。红细胞沉降率25 mm/h。脑脊液检查:压力1.23 kPa,潘氏试验(+),细胞总数22×106/L,白细胞8×106/L,氯124 mmol/L,糖2.9 mmol/L,蛋白4.29 g/L,抗酸染色(±),墨汁染色(-)。最后确诊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结脑),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1周后肌力明显恢复。随访3个月,肌力及脑脊液均恢复正常。
  结脑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近几年发病率有所增高,且临床表现逐渐不典型,常导致误诊。结脑一般分为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脊髓型[1],本例表现为后两种混合型,这在国内少有报道。本例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皮质脊髓束受损,从下肢逐渐发展至上肢,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无感觉障碍,这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症状非常近似,故初期曾考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但本病人有肺结核病史,低热,脑膜刺激征阳性,有智能改变,应想到结脑可能,经X线胸片、脑脊液、头颅CT、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确诊,抗结核治疗后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龙洁.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见:孟家眉主编.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第10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339~345
  [2]王晋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见: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13~315
收稿日期:1999-09-03
修回日期:1999-1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