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虚生内热,阳虚则寒

 昵称33400314 2016-05-18
  《黄帝内经》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调阴阳要先从寒热开始,寒热平衡了,阴阳也就平衡了。

  中医将进入人体的阴能量称为“寒邪”,把进入体内的阳能量称为“热邪”。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受了“寒邪”和“热邪”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就是用大自然中热的能量将寒邪赶出体外,用大自然中寒的能量将热邪清理掉。寒邪和热邪离开了身体,身体内阴阳就平衡了。

  寒是什么?寒就是身体内阴的能量多了,使阴阳失去平衡。热是什么?热就是身体内阳的能量多了,使阴阳失去平衡。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

  中医认为不健康的状态有两种:一是偏阴而寒,一是偏阳而热。中医养生就是调理身体的寒热状态,即热了就冷点,冷了就热点。

  中医两大派别:一是温阳派,一是清凉派。温阳派认为“百病寒为先”,寒是疾病的起源,所以温阳派就想方设法纠正身体寒的状态,使用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等,振奋阳气,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清凉派认为热是疾病的起因,热会灼伤津液,为了保护津液,创立了清热解毒的方法,比如生石膏,大青叶,大黄等凉药,以纠正人体热的状态。最初这些理论用于外感病的治疗,以后也逐渐影响了内伤病的治疗。

  虽然每个医家从理论上总是属于某个派别的,但一遇到患者,出手是灵动的,遇到寒证时,一定会开出温热的热,遇到热证时,一定会开出清凉之药,因为这一阴一阳,就是中医的根本,只有分清阴阳,才能克敌制胜。

  病历:一青年男病人,咳嗽,流清涕,西药口服阿莫西林疗效不佳,我初步诊断是寒证,即体内阴的能量多了,处于寒的状态,若鼻涕是黄色的,又比较好较浓稠,是体内有热。可寒在哪里呢?通过他的咳嗽,判断寒在肺,道理是:《医学三字经》说:“肺如钟,撞则鸣”,意思是人的肺就像一口悬挂着的钟一样,外邪轻轻一碰,它就会鸣响,这个鸣响的声音就是咳嗽和哮喘。知道了有寒,寒在肺上,调理就简单了,用一些温热的宣肺的药把寒邪宣出就可以了。方子是:防风三克,荆芥三克,紫苑六克,款冬花六克,白前六克,百部三克。方子里所有药物都是温性的,中医的思路很简单_用自然界中温性的东西驱散身体里的寒。熬药时放入鲜橘子皮,橘子皮味辛,可将寒邪从肺上宣散出去,况且橘子皮也是温性的。

  调理肺部寒热的药,量不能大。老中医传授的,说肺经的药分量要轻,过重,则药过病所。

  另外,治疗肺经的药(由其是宣肺解表的药),通常要泡一下,浸透,再者是熬的时间要短,一般十分钟就可以了,熬的时间长了,则味厚入中下焦,这也是一诀窍。

  中医厉害,主要在辨证上,辨什么呢?辨的是阴阳,寒热。

  病历:一老年女性,咳嗽,说话有气无力,咳声阵阵,黄色块状痰,断定她是外感导致的肺热不清,要清热利肺。方子是:双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枇杷叶,浙贝,杏仁,前胡。方子里都是凉药,针对热证的,三天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