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这个“劲”本为形声字。 丁佛言认为①是古陶文的形体,其左为“弓” (表形),其右为“至”(表声),可见这个字是“从弓坙声”的形声字,表示弓很有力。 ②是小篆的形体,将“弓”移到“至”的右边,并且换作“力”,有“力”就有“劲”,也有道理。 ③是简化字。 《说文》:“劲,强也。”其实“劲”字的本义,并不是指一般的“强”,而是指。强弓”,如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弩”是古代的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这话的原意是:派虎将执强弓,把守要害的地方。在古书中常见“劲直”一词,那是指刚劲正直,如《韩非子·孤愤》:“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 请注意:“劲”字还可以读作jìn,如:使劲、用劲、于劲、冲劲、起劲等等。[出处:左民安·细说汉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