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千年县治老余杭

 临泉书屋 2016-05-19
双千年县治老余杭
  □唐吉太

  余杭县城,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自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平定江南建立第一批郡县时,设立余杭县治,老余杭,老矣!

  秦时规定,人口一万户以上的设县。余杭县城设在了苕溪以南的南渠河,也就是现在的小珠桥北附近。这里水陆交通便捷,有南渠河、苕溪二条水系,舟楫往来方便。1956年8月1日的强台风,大水冲塌了小珠桥。原余杭镇镇长徐小牛告诉笔者,在清河时,这里曾挖起一块桥石,上刻有“旧县桥”之名。旧县桥,即官桥,说明初邑时,县衙的所在地在此,而邑人知之者甚少。

  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县令陈浑,认为县署设在南渠河东,虽然往来方便,但地势平衍,易发大水。遂请命于朝庭,改置于溪北。背观国山列嶂,面临苕溪,环抱如玦,筑城浚濠,卫民固圉,屹然为郡西重地。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塘郡,置杭州。余杭曾是州治,也就是在余杭建杭州。五代十国,钱武肃王钱镠,重筑余杭县城,仍徙于溪南,广其濠。宋雍熙初(984),再徙回溪北,筑城墙,城门有四,曰:荣春、湖光、迎波、永丰。明德九年(1514)重建四门,在迎波湖光二门叠石为台,建重楼,如城之制。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因寇乱筑城,增设东西二水城门,文庙前为东水城门,县衙前为西水城门。

  县治,旧时是县级政府的所在地,衙门又称“官署”,官吏办公的地方。县级的行政长官,秦汉时称“县令”,宋时县令之名虽存,但也称知某县事。元朝称“县尹”,明清时称“知县”,北洋军阀统治,改称县知事令为“县长”。衙署的修建,历朝历代都不准募捐,所以中国古代有一句口头禅:“客不修店,官不修衙。”如同旅客在旅店住宿是短暂的,没必要帮店家修缮;为官之人,在县任期有限,同旅客一样,没必要为其募捐修缮县衙,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谁都不愿损己肥公当呆子。

  自宋雍熙起,余杭县衙一直设在溪北,坐北朝南,南临苕溪,清时县衙遗址现为余杭文昌中学。据说原县衙大门前,有照壁、内有仪门、大堂、牢房,还有戒石亭等等,如今在校园内,还能依稀见到一些大的石磉墩与石碑。清同治年间,初审“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知县刘锡彤,就在这里办公。刘知县在获取小白菜诬供杨乃武“谋夫夺妇”之后,就在“花厅”审讯新科举人杨乃武,当天,申请上峰革去功名,没等回文,褫去杨举人衣冠,喝令用刑。县署在澄清巷之西,距杨乃武家百步之遥。巷口有一条县前街(现叫太炎路),街上很热闹,商贾繁荣,有南北货店、山货行、茶馆、酒肆、棉布、百货、戏院等。

  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县政府仍设在旧县衙内,县政府门前的照墙上,画有一头貔貅。传说,这是一种猛兽,古代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发起进攻。1937年8月,日机轰炸余杭县在城镇(即余杭镇)凤仪塘,死伤百姓5人,同年12月13日,日机又轰炸余杭县积谷仓三贤分仓,炸毁房屋15间。同年12月20日,日军进攻杭州市,在余杭县在城镇连日轰炸,炸毁民房100余间,同年12月23日,国民党余杭县党部、县政府等被日军焚毁殆尽,余杭县党政机关700余人撤至现中泰街道铜岭桥办公,余杭县沦陷。不久,余杭县政府移至黄湖一带,现鸬鸟镇太公堂,继续办公。1938年,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接受中共党员的建议,建立政工队,共产党派出大量党员和骨干参加,并在那里组建了中共特别党支部。1945年3月,组建了中共余杭县委、余杭抗日民主政府,肖松甫任县委书记和县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立即调兵遣将,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国民党余杭县政府设在了余杭县在城镇县前街,在孔庙内办公。1949年5月2日,余杭县城解放,余杭县政府被接管,县长白冲浩率军政人员投诚,建立了中共余杭县委,县人民政府,县长为袁浩,办公仍在孔庙内。1958年余杭并入临安县,余杭在城镇改为余杭镇,结束了长达2180年的县治历史,人们亲切地称其为——“老余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