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内蒙古】连载第8期│晓克 主编《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八、古城遗址

 nzpeach 2016-05-19

   名:《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

   编:晓克 研究员

出版信息: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走入历史的繁荣——辽上京

契丹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北魏初年,鲜卑宇文部后裔契丹族在西辽河流域发祥,经过北魏、隋、唐400多年的发展积蓄,至唐朝末年,契丹族的势力迅猛崛起,建立了长达218年的辽王朝,与北宋王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辽朝疆域“东起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有五京、六府,下辖“州、军、城百五十有五,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二,属国六十。”其中五京之一的上京城被定为国都,它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由于上京城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196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907年,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他四处征战,开疆拓土。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即位,废除可汗称号,改用汉制,称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史称辽太祖,建元“神册”,定国号“契丹”。公元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

公元918年,阿保机决意兴建政治中心,他看准了契丹故地“西楼”地区。这一带背靠大兴安岭余脉的崇山峻岭,面临广阔无垠的草原,土地肥沃,河水丰沛,宜牧宜耕,难攻易守,是建都的好地方。阿保机令汉人康默记负责营建工程。后辽太宗又数次加以扩建,上京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都城。上京城的出现标志着契丹族社会形态开始向封建制过渡。

上京城的营建,主要采用了中原汉地都城的建造经验,同时在建筑设计上沿袭了契丹族的大量旧俗。上京城分南、北两城,平面呈“日”字形,城周总长8839米。除北城南城墙被河水冲毁外,其余城墙和城门遗址现保存尚好。

北城,谓之皇城,位于全城的北部,东、南、北三面城墙呈直线,西墙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周长6399米。城墙均为夯土板筑,原高三丈,有楼橹和马面。城墙外有一壕堑。北城有4座城门:东曰安东门,南曰大顺门,西曰乾德门,北曰拱辰门。除大顺门外,其余3门均建有瓮城。北城中北部为皇帝居住的宫廷大内,有城门3座:南曰承天门,上有楼阁;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由于契丹人尚东喜左,阿保机时以东门为北城正门,辽太宗时改大顺门为正门。北城是上京城的政治、军事中心,只允许契丹人居住。城内遍设官衙与寺庙,如有北面官衙、南面官衙、留守司衙、盐铁司、临潢府、临潢县衙、国子监、绫锦院、内省司、曲院、瞻国仓、省司仓、八作司、长泰县衙、日月官、齐皇后宫、元妃宅及御用作坊等;寺庙有安国寺、孔庙、天长寺、崇孝寺、天雄寺、节义寺、圣尼寺等。

南城位于上京城南半部,为辽太宗即位后在北城南面另筑的新城垣。由于汉族人多居于此,故俗称汉城。南城以北城的南城墙为其北城墙,城墙原高二丈。南城共有4座城门:东曰迎春门,南曰顺阳门,西曰金凤门,北门即北城南门大顺门。南城内也有许多官衙,如易俗县衙、迁辽县衙、宣化县衙、保和县衙、路县县衙、兴仁县衙、定霸县衙,还有临潢驿、同文驿、回鹘营和福先寺。诸县衙分管汉、渤海等族事务,回鹘营专供回鹘等中亚商人居住,同文驿专门接待宋朝的使臣。南城商业十分发达,城中广设商店市肆。

上京的形制不守中原“前朝后市”的传统布局,而是结合契丹民俗,设计为“前市后朝”的布局。这里既有面南背北的汉式建筑,又有“门皆东向”的宫殿楼阁,二者相互烘托,形成了草原京城的独特风格。所谓辽朝文化的二元性,就是既有浓厚的契丹族文化内涵,又有中原汉族文化的特点,这在上京城的建筑与布局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经文物工作者对上京城的数次发掘,发现地面散布和出土文物极为丰富,主要有各类建筑材料、铁质生活器皿、陶质生活用品、骨器和各种钱币。


华梦尘封近千年——辽中京

在老哈河畔努鲁儿虎山脉九头山脚下,坐落着一处文化名城遗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辽代中京城。辽中京俗称大明城,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境内。1964年,辽中京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代的中京城地处上京(今巴林左旗)、东京(今辽阳市)、南京(今北京市)、西京(今大同市)五京之正中,所辖范围东西约460公里,南北约280公里。这里南临河川,中有旷野,东、北、西三面环以丘陵山岗,可谓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辽朝初年,这里曾一度是辽朝皇帝的秋、冬“捺钵”之所在。

辽朝建设中京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发生在公元969年、986年和1004年的三次辽宋战争使北宋王朝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被迫与辽朝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澶洲之盟”。和议规定,宋朝每年向辽朝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朝罢兵,各守旧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从此,宋辽两朝的和平交往保持了110多年。宋辽结盟后,双方每年都派使者相互探视,辽朝为了在宋使面前显示国富民强,又便于接待宋使和接受宋朝的银、绢,决定在上京与南京之间建立中京城。当时,中京地区依山临水,地肥人多,宜农宜牧,在地理上处于以畜牧业为主的北方和以农业为主的南方的中间地带,在这里建城,可以南北兼顾,是辽、宋交往的适中之地;在军事上这里是辽朝的咽喉,为五京交通之枢纽。

辽朝兴建中京城,其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和建筑结构,都按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营建模式,尽量采取中原地区的营造法式,又结合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创造性地发展了辽朝的城市营建制度。中京城于1007年始建,经20多年的续建与扩建,才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城市。

辽中京城共计三重:外城、内城、皇城。城墙全为夯土筑就,并筑有城门、马面、角楼等。城墙外有护城河。城中街道布局整齐,东西对称,分为24个居民区(坊)。城内建筑物主要有宫殿、官署、廊坊、庙宇、市楼、驿馆、府第、佛塔等,现已大多无存,只有高高耸立的三座佛塔似乎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中京大塔,亦称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外城丰实坊内,为感圣寺舍利佛塔。佛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全高80余米,为国内现存第二高塔。塔基每面宽14米,周长112米,直径35.6米。仰莲上方的平台上为全高10.98米的大佛及佛龛。佛像头顶上彩绘佛光,突出塔体约1米,造型优美,形态逼真,雕刻精湛;佛龛上雕有浮云、伞盖,伞盖下雕有手持莲花、体态窈窕、天衣飘拂、脚踏浮云的飞天。佛龛上部有二层砖雕仰莲纹饰带,与塔座的仰莲上下互对,如两条莲带缠于塔体。塔体上端有十三层密檐,各檐向上逐层缩短。塔顶是7.5米高的小塔状塔刹,刹顶有宝瓶。

中京小塔位于阳德门西南500米处,建于1163年。塔高24米,为八角形,每边长3.3米,为砖筑十三层密檐式塔。小塔平地而起,四周无台基。最下层是须弥座,八面都雕有蹲状伏狮和力士;再上为砖雕通周单瓣仰连。仰莲上为佛龛,东南西北正面有拱砌券形佛龛,龛内已无佛像,龛上雕有伞盖;其余四侧面佛龛内雕有1.66米高的胁侍一对,胁侍头顶上雕有神态飘逸的飞天。再上为十三层密檐部位,逐层收缩。顶部塔刹为小塔式。

半截塔亦称残塔,因其只存半截塔体而得名,位于辽中京城外西南方,建于1057年。该塔为正八角形实心密檐式砖塔,残高14米;东南西北正面有佛龛,龛中原有佛像已无存,龛侧有雕砖云纹两朵。四侧面雕有胁侍和小塔状装饰。转角处雕有圆柱体。塔檐全无,只有第一层大檐上的零星柏木檐头裸露于外。

1122年,金朝军队攻克中京城,仍称其为中京大定府,1153年改称北京路大定府。蒙古灭金后,元承金制,仍称北京路大定府,1268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17子朱权为宁王,镇守大宁;1403年,宁王封地改在江西南昌,故大宁所属卫所全部随宁王迁移之。至此,辽朝中京这座历史名城逐渐沦为废墟。


大漠中文明的遗迹——西夏黑水城

黑水城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额济纳河东岸的荒漠中。额济纳河,古称黑水、弱水,黑水城因此得名,蒙古语称其为“哈拉浩特”。该城建于11世纪初,是历史上西夏王朝和元王朝的军事重镇,明朝初年毁于战火。

1038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称帝登极,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西夏立国后,积极进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使西夏国力大增。建国初期的疆域已是“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极萧关,北控大漠”,辖有22个州。西夏王朝的前期与北宋、辽朝三足鼎立,后期与南宋、金三朝并存,立国长达190年。1227年,西夏亡于大蒙古国。

黑水城是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一座重要军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故亦有“威福军城”之称。当时的城堡为四方形,每边长约250米。尽管城堡规模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夏建立后,为防止东面契丹人和北面蒙古人的进入,先后调集了两个统军司驻守在黑水城和整个居延地区,并调迁大量人口到此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以达到巩固国防的目的。到西夏鼎盛时期,这里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而发展成了一座经济、文化都较发达的城市。当时,城区内官衙、民居、店铺、驿站、佛寺及手工作坊应有尽有,一派昌盛景象。

1226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旋即由此南下,直取西夏国都中兴府(今银川市)。1227年,西夏王朝败亡。元朝建立后,黑水城得以延用,被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党项语黑水的汉语译音)总管府,下辖西宁、山丹两州。因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陆的必经之路,故元朝派遣大量将士来此驻防,同时还从各地迁来许多人口来此发展农牧业生产。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元朝于是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对黑水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与改造。

扩建后的黑水城,东西长450米,南北宽380米,是原来城市面积的3倍。城墙为夯土板筑,内有横木、绳索和荆棘相勾连,底厚11.6米,顶厚3.5米。为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城墙高达10米,建有登城马道7条,设有东、西城门两座,并筑有方形瓮城,门道宽约5米,可通城之内外。城墙四面筑有马面和角台等御敌建筑,东西墙各有马面4个,南北墙各有五、六个不等,使墙体更加牢固。至今,城墙遗址保存较好。此外,在城墙西北角,有一座12米高的覆钵式佛塔,耸立在虚无缥缈的浮云之中,神秘莫测,成为黑水城独具魅力的标志。

城内建筑群落布局井然,以高台寺庙为中心,十字形主街道由此向四个方向延伸。街道两旁分布有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等,以及官员、兵卒和百姓的住宅区。在笔直的小街小巷两侧,布满了各种店铺,有饭店、酒馆、客栈、钱庄、杂货店、衣帛行、马具坊和各类手工作坊等。此外,还有马市、羊市、柴市等互市场所。当时,居住在黑水城内的人口约有七、八千人。

黑水城集西夏、蒙古文化于一城,珍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但不幸多被西方探险家所盗走。1908年至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先后两次来到黑水城进行盗掘。第一次盗走了成捆的西夏经卷及元代的至元宝钞等遗物,第二次盗走了西夏、宋、元不同时期的书籍、文书、手稿、佛像、绘画等珍贵文物。其中用各种民族文字写成的书籍、手稿有2000多种,佛画有300余幅,古器物有丝织品、瓷器、铁器、佛像、雕像、钱币等。在被盗走的书籍中有著名的西夏文汉文合璧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和西夏文字典《西夏字书韵统》,后人据此解读了难以辨认的西夏文字。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率探险队来到黑水城盗掘,共获得汉文古文书220件、西夏文古文书57件及元代中统钞一枚。此后,又有美国、瑞典、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探险队或考察团相继来此盗掘,致使黑水城遗址遭到更大的破坏,大量的珍贵文物都先后流散于世界各地。从黑水城出土的文物,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黑水城繁荣一时的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

 

金莲川上叹古都——元上都

元上都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当地牧民称之为“兆奈曼苏默”(蒙古语,意为108座庙)。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正式列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

上都地区山河秀丽,草原丰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坦荡辽阔的牧场与战场,发生过一幕幕震憾人心的历史活剧。金朝时,将全国划为十九个路,因这里盛产金莲花,遂被定名为金莲川,属西京路桓州管辖,为金朝的军事重镇。

12516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即蒙古大汗位后,令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遂率部驻帐于金莲川,广招天下名士,建立了蒙元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营建新城,以为驻节之所,定名为开平府。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于1260年在开平府召开忽里台大会,继蒙古大汗位,是为元世祖。忽必烈以开平城为临时首都,开始了统一中国的伟业。1263年,忽必烈将开平府定为上都,次年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1272年又改称大都),遂确定两都制度。大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每年的冬半年(从秋分到春分)在大都理政,夏半年(从春分到秋分)则巡游到上都办公。定立两都制后,忽必烈着手对两个都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并令刘秉忠仍负总责。刘秉忠依据传统的汉族城市布局观念,同时又结合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修缮了上都这座富有特色的草原都城。

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宫城和四关城郊组成。外城大体上呈正方形,每边长2200米,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南墙与西墙各开一门,门外筑有马蹄形瓮城;北墙开有两门,门外筑有方形瓮城。城门外环设宽25米的护城河。

皇城在外城的东南角,为正方形,每边长1400米。皇城的东、南墙是外城东、南墙的一部分。皇城南、北墙各开一门,外筑方形瓮城;东、西墙各开两门,外筑马蹄形瓮城。皇城城墙也由黄土夯筑,但外表层墙体用石块砌筑而成。皇城内街道整齐,主次分明,相互对称,布局合理。以南门(明德门)直通宫城御天门的大街为中轴,左右各置一条南北大街,把城内分为四等份。在这些主要街道两侧,又有许多小街巷,将城内划分成若干个方形的住宅区。

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外表包砖。东、南、西墙开有城门,无北门。南门外为一宽阔平坦的广场。宫城内的街道主要是一条连通东、西、南门的丁字大街。宫城建筑物的布局未按中轴线设计,而是将殿、堂、亭、榭随意布置。

上都城的东、南、西门都有关厢区。据考古勘查,东关长800米,西关长1000米,南关长600米,城北没有与城门相连的关厢。“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时人的诗句说明西关车辆繁多,是各族人民物质交流的商业区。东关邻近皇城,前来觐见元帝的官员和使者往往在此居住候见,故而毡帐如云。南关是元帝出城的御道,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上都城的建筑规模宏大,楼阁寺庙林立。其建筑风格主要有两大类型:即大安阁式的中原传统结构类型和失剌斡耳朵式的草原民族风格结构类型。主要建筑有大安阁、水晶殿、洪禧殿、宣文阁、伯亦斡耳朵、失剌斡耳朵等。元朝对各种宗教都能兼容并蓄,故上都城内佛教、喇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教派都能自由发展。主要宗教建筑有大龙光华严寺、大乾元寺、孔庙、开元寺、帝师寺、长春宫、崇真万寿宫、寿宁宫、太一宫等。

元上都的建立,对促进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产生了巨大作用。在上都城繁荣时期,在以它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上,来往者多是中国、罗马、高丽、波斯、天方、希腊、真腊、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的使者、学者、高僧、商贾、工匠、艺人等。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就是在元朝时传播到中亚和欧洲的。所以说,上都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是当时欧亚诸民族文化成果的汇聚之地。

现今,元上都遗址及周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如草原、金莲川、闪电河、山冈、元代古墓葬、金代界壕和当地保有的蒙古族文化元素,如蒙古语标准音、蒙古长调、民间诗歌、那达慕大会等,都很好地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具有其独特的代表性。


北魏龙兴在此处——盛乐古城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有一座古城遗址,这便是著名的北魏王朝早期都城——盛乐城。

盛乐城位于土默川平原的南缘,北面平川,南临群山,西南有宝贝河环绕,是连接内陆与阴山南北的门户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盛乐城,原名成乐城,始建于西汉时期,公元313年,拓跋鲜卑在此建都后,改称盛乐城,史称“北都”。此后,隋、唐、辽、金、元各朝均延用该城,并在此设郡置府、兴县建镇,历时千年之久。

盛乐古城因历代不断重修与扩建而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现存城垣东西宽1550米,南北长2250米,墙体用黄色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520厘米,墙基保存较好。墙址中的城门、瓮城、角楼、点将台、街道依稀可辨。城东南角被河水冲毁,断崖上暴露的遗址有窖穴、水井、墙基。城内曾出土大量陶器、铜器、农具、兵器、钱币、墓碑、石刻等古代遗物,

古城遗址占地面积为3.48平方公里。从其出土文物及建筑特点来看,古城可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三个部分。南区为西汉最早建成的城区,盛于西汉,废于东汉,现存有南段城墙。北区是北魏以后历代扩建的城区,兴盛于唐代,延续到五代时期,现存有北墙、西墙、西南墙和东墙中段与北段。中区位于南区的西北部,略成方形,南北长约470米,是北魏皇城的主要区域,辽、金、元朝时仍延用之。

汉代的成乐城,曾是定襄郡的治所,辖有成乐、安陶、定襄、武成、襄阴、武进、武皋、武要、桐过、骆县、都武、复陆等12个属县。西汉时,这里村落遍地,经济发达。汉廷曾将大批人口迁入此地屯垦戌边,人口最多时达16万,使这里很快成为重要的农垦区之一。东汉末年,由于内陆战乱波及北方,致使多数郡县名存实亡,成乐城也因战乱而成为一座废城。

魏晋南北朝之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与大迁徙的时期。当时,以今呼和浩特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地带,成为汉族与匈奴、乌桓、柔然、鲜卑、敕勒、突厥等游牧民族先后交错杂居的地区,其中鲜卑民族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最大,占有的地位也最为重要。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之一,属东胡族的一支。先秦时期,居住在我国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是一支以渔猎生产方式为生的部落。东汉初年,鲜卑族拓跋部走出“大鲜卑山”,南迁到呼伦湖一带游牧。后又从呼伦湖南下,经过千难万阻,来到阴山大漠南北。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率鲜卑部众从河套地区迁到土默川平原定居,改成乐城为盛乐城,并将其定为拓跋鲜卑的都城。

西晋初年,拓跋部首领猗卢因军功先后被封为“代公”和“代王”,并获得山西北部雁门、楼烦、崎县、马邑、阴馆等5县领地。公元313年,猗卢“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市。北南二都的建立,在鲜卑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拓跋力微带领鲜卑族定居盛乐是鲜卑人挺进中原前的第一次跨越,那么拓跋猗卢修建北南二都,就是其入主中原前鲜卑社会的第二次跨越。北都是鲜卑人据守塞外的根据地,南都则是鲜卑人进军中原的桥头堡。可以说,盛乐、平城二都的修建,是鲜卑人实行历史性跨越的里程碑。

公元338年,新继位的鲜卑首领拓跋什翼犍开始设置百官,制定法律,正式建立了“代”政权。公元376年,什翼犍在与前秦皇帝符坚的征战中被击败,政权失落。公元386年,不屈的鲜卑人在新首领拓跋的率领下,再度崛起,恢复了代国政权,仍以盛乐为都城。不久,拓跋改代为“魏”,自称魏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魏王朝由此开始。

拓跋执政期间,很快征服了邻近的其它部落,经过十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公元398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同时,为应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南移的局面,拓跋毅然地把北魏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并正式称帝,成为北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史称北魏道武帝。以后,盛乐城就被称为“北都”或“故都”。

北魏王朝从盛乐迁都之后,盛乐城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不仅把这里作为屯兵练武、储备军事力量的地方,而且还大力发展农牧业经济和商业贸易,从而使这里的社会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并日趋繁荣。


临河揽胜忆云中

在呼和浩特市西南42公里处的托克托县古城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遗址,这就是著名的云中故城。云中故城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呼和浩特地区史称“云中”即源于此。

云中城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自建城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代都予沿用,历时1000余年。

云中城地处土默川平原。登上遗址,环望四周,北面是东西横亘的阴山山脉,南面是波涛滚滚的黄河之水,东面是南北走向连绵起伏的蛮汗山区,西面为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

历史上,云中城既是的塞外交通要冲,又是屯兵攻守的军事要地。历代中原王朝,都以此为北疆的屏障;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也视其为南下中原的前沿。所以,这里是历朝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期,我国历史进入诸侯争雄、割据称霸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对自身的利益有了更大的要求,竞争日趋激烈。于是,大量军事性质的城池便应运而生。此前,呼和浩特地区还没有“出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固定的军事城池。当时的赵国为了扩大疆域,击走了林胡、楼烦等北方部落,进占了阴山南北地区,并在山上修建了赵国长城,在黄河和阴山之间开始修筑军事城池,以作屯兵之用。

云中城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为4平方公里。在当时,这是规模较大的城池了。城墙由夯土筑成,残高约45米,宽8米,遗址至今清晰可辨。云中城建成后,由于战略地位重要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曾一度为燕国攻占,后复属赵国,直到公元前307年才最终确定了赵国在云中的统治地位。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是一位目光远大、开拓进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他看到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兵士在打仗时身穿窄袖短袄和紧身长裤,骑马射箭时快速敏捷,行动自如,战斗力很强,而自己统帅的将士则衣着长袍宽袖和笨重的铠甲,行动迟缓笨拙,使战斗力减弱,为此,他决心革除旧俗,励志图强,学习胡人的长处。他力排异议,说服群臣,使赵国将士都换上了轻便合体的胡服,他又把原来由步兵和战车组合的军队改编成为精干的骑兵队伍,并认真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技术。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故事——“胡服骑射”。实行胡服骑射大大地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赵武灵王率领他的骑兵,南征北战,东讨西伐,赵国的疆域得到空前拓展,与当时的齐、楚、燕、韩、魏、秦等六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赵武灵王以云中城为中心,正式建立了这里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性行政建制——云中郡。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云中郡成为全国36郡之一。汉朝时,云中城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魏晋南北朝,这里成为鲜卑人的势力范围,北魏王朝就是从这里诞生并发展壮大,最后跃马南下,入主中原,统一了北部中国。隋朝时,隋炀帝曾巡幸云中城,与突厥族的启民可汗举行过著名的“金河会盟”。唐朝时,曾在云中城设置云中都护府,后又改称单于大都护府,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六大都护府之一。

云中城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沿革,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蕴藏。至今,在其遗址上到处可见残陶碎瓦,并出土过许多珍贵的文物。1956年,在这里出土的北魏鎏金铜佛像(释迦牟尼说法像)精美绝伦,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74年,在遗址附近出土了一枚西汉“云中丞印”。1988年,在城址西门外出土了一件带有“云中”戳记的东汉陶器残片,从而证实了史籍所载云中城地理位置的准确无误。1996年,在城址西墙外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战国时期窖藏的刀币和布币。

随着岁月的流逝,云中城虽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留下的只是古老的城墙遗迹和空旷的古城空间,但它那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物,却依然在向世人讲述着过去的辉煌。


突厥铁骑偃旗处——受降城

 “受降城”是唐朝为了防御北方突厥人南下而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修筑的三座城堡。因这三座受降城依次分布于黄河北岸的东、中、西端,故命名为东受降城、中受降城和西受降城。历史上,这三座城对于唐朝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隋朝时,活动于北方草原的民族主要有突厥、回纥、契丹等民族,其中东突厥势力较强,影响较大。隋文帝时,曾先后两次将宗室女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嫁于突厥可汗,并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同时在黄河北岸修筑了金河、大利等城堡供启民可汗及部众居住。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与启民可汗签订了友好盟约,史称“金河会盟”,双方的和睦关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启民可汗去世后,双方又开始发生冲突,继而不断发生战争。

唐朝初年,东突厥的势力更加强盛,经常南下进攻内陆,对唐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管理,唐朝于公元663年在云中城设置了云中都护府,次年改称为单于大都护府,加之新设置的定襄都督府,共同管理阴山南北的军政事务。

唐中宗时,突厥势力再次兴起,占据了阴山南北广大地区,从而引起了唐朝的高度重视。公元707年,张志愿任朔云总管,率兵渡过黄河,北击突厥,收复了失地。公元708年,张志愿为保障北方安全和防止突厥势力南下,决定在黄河北岸修建一条千里防线,以屯军驻兵,守卫边防,很快建成了三座受降城和大小烽堠1800余座。三座受降城雄居黄河北岸,每城驻兵6000多人,各守要冲,首尾呼应,可谓“纳阴山于眼底,拳大漠于掌中”。由城堡、烽堠、望台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一旦有警,可白天燃烟,夜晚举火,由远至近,烽燧相递,不及半日便可将消息传遍整个防线,继至京城。

东受降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城关镇西北。该城为长方形,东西宽433米,南北长598米,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它建成后,先后受朔方道、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云州、振武军等军政机构管辖。这里不仅有屯兵驻守的地理条件,而且还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故唐军在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开垦活动。至唐中期时,已开垦农田3000余顷,年获粮食约20万石,从而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中受降城位于包头市南郊的敖陶窑子村。该城略呈正方形,城周长15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于它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唐朝曾一度将安北都护府迁置于此,以后唐朝的天德军和开远军也曾在此设过治所。中受降城是当时北方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既有横贯东西的黄河水路,又有纵贯南北的草原陆路,是北方草原诸民族赴唐都长安所行的“参天可汗道”的必经之路。

西受降城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境内。该城呈长方形,东西宽280米,南北长42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它地处黄河故道的北岸,既有黄河为天堑,又有阴山作屏障,堪称“东西纽带,南北咽喉”,是唐朝北方河套地区的要塞之地。它建成后,唐朝首先将安北都护府迁置于此,并在这里积极推行屯垦戍边政策,一边令将士们驻守备战,一边利用当地肥沃的土地和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开发,这里很快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富庶地区。唐中期时,这里又成为唐朝与北方和西域诸民族进行互市贸易的场所,每年在此举办的“马市”贸易尤为繁荣,突厥等民族用马匹及畜产品交换唐朝的金帛与粮食,从而首开我国古代马市贸易之先河。

自战国开始,秦、汉、北魏、北齐和隋朝都在北方地区修筑长城以保卫边防,只有唐朝破除了前朝的惯例,在黄河沿线修筑了三座受降城,用它取代了长城的作用,为唐朝节省了无以数计的军费。受降城的修建,使唐朝在军事上变被动为主动,广大北方地区因此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碧草连天赵王城

当你向北越过阴山山脉,美丽的乌兰察布草原就会画卷般地呈现在眼前: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雪白的羊群,奔腾的骏马,悠扬的牧歌……在这块辽阔无垠、水草丰美的草原上,有一处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就是阿伦斯木古城——赵王城遗址。

赵王城遗址位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所在地百灵庙镇东北35公里处的艾不盖河北岸,当地牧民俗称“阿伦斯木”,意为“众多的庙宇”。赵王城是金元时期活跃在阴山南北的汪古部首领赵王世家的府邸,其遗址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汪古之名始于金朝末年,史籍中有汪古、白鞑靼、汪古惕、汪骨、瓮古、王孤、翁衮等不同译写。今大青山之巅翁衮山(俗称蜈蚣坝)实指汪古部所属之山,故汪古部是以所居之翁衮(汪古)山为其名称的。

金朝时期,汪古部臣服于女真人。为防御蒙古军南下,金朝在阴山北麓一线挖掘堑壕(金界壕),兴筑边堡,令世居于此的汪古部守壕卫堡。13世纪初,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率众归顺铁木真。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论功行赏时,授予阿剌兀思五千户,并“乃约世婚”,赐号“按达忽答”(意为结拜兄弟)。1211年,成吉思汗率军大举攻金时,阿剌兀思引导蒙古军越过阴山,南出丰州,取得赫赫战功,成吉思汗因此将三女儿阿剌海别吉嫁于他,并谕令其子孙世代袭封为王。蒙元时期,共有16位皇室公主下嫁于汪古部长,汪古部共有4人封为北平王,3人封为高唐王,3人封为王,8人封为赵王(一字王),赵王城得名盖源于此。

赵王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方向偏东约45°。该城的建筑模式,从城市布局,街道对称的形制看,它属于中国古代典型的汉式建筑,但从方向上看,似又不是汉式建筑。汉式建筑讲究坐北朝南,以南北为贵;游牧民族却坐西朝东,以东西为贵。而赵王城的四边不是沿基本方向定位,而是沿基本方向的中间定值,正好介于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建筑模式之间。遗址四周的墙体为黄土,夹板夯筑,十分坚硬,南墙长951米,北墙长970米,东墙长565米,西墙长582米。城垣的西、北、东三面保存较好,其中西墙中段保存最好,高达7米以上;南墙已坍塌,残高12米;其余为断断续续的残壁。四面墙体中心都设有城门,城门外筑有瓮城,现南、北、西门以及瓮城遗址较为明显。城之四角筑有角楼。城内街道宽阔,四城门之间有大街,将全城一分为四,四条主干道两侧有许多小街小巷。

这座古城中有许多重要的建筑遗址,如赵王府、王傅府、德宁路治所、教堂、佛寺等。城内东北部多为寺院和佛塔遗址;西北部则以官署建筑为主;城外东部是冶炼、烧砖制陶的手工业作坊区。

汪古部崇信景教。景教是7世纪基督教聂思脱里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蒙古人称其为也里可温教。在元代汪古部辖区,景教风行,信徒万千,十字架林立,诵歌回荡。赵王城以丰富的景教遗址著称于世,那里发现有大量的墓顶石、墓碑及景教徒佩带的铜牌,为了解景教在蒙古草原上流行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赵王城地表与地下遗物非常丰富,主要有《王傅德风堂碑记》、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总管之印、景教墓石、汉白玉双龙碑额、丝织品、耶律公神道之碑、毕其格图好来陵园以及各类石刻、瓷器、钱币、饰物等。

1368年,明军进占北京城,元军退守蒙古草原。汪古部在明军的打击下,迫于形势,归降了明朝,随后被“指拨”到宁夏贺兰山和灵武县一带,最后融入诸土达之中。明中期,赵王城是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避署夏宫,后随着土默特势力的退却,而逐渐荒为废墟。


狂澜不惊独英雄——应昌城

大凡去内蒙古赤峰市贡格尔草原和达里湖畔游览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美丽的风光所陶醉。元朝著名的古城——应昌城的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

应昌城遗址位于克什克腾旗达尔罕苏木的达里湖西南畔,东、西、北岗阜环抱,南面是清澈的毫赖河。应昌城是蒙元时期蒙古弘吉剌部所建之城。1170年,铁木真娶弘吉剌部特薛禅之女孛儿帖为妻。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号成吉思汗。在封赏中,因特薛禅之子按陈攻城拔寨,浴血奋战之功,赐地弘吉剌部于海拉尔河流域。1214年,成吉思汗又改封弘吉剌部于今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西北部一带,并先后封按陈为河西王和济宁王,并特下谕旨:“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绝。”从此,黄金家族与弘吉剌部结为世代姻亲关系。有元一代,弘吉剌部共出现18位皇后,16位驸马。

1271年,按陈之孙斡罗陈与其妻囊加真公主(忽必烈之女)上书朝廷,要求建城邑以居。元廷同意后,当年全面展开了修筑工程。在朝廷的有力支持下,工程进展十分顺利,竣工后元廷赐名为应昌府。1285年,升府为路。1308年,按陈后裔蛮子台始封鲁王,后其子孙均承袭鲁王位,故应昌城又称为鲁王城。

应昌城建筑布局受中原汉式建筑风格影响,讲究中轴线和东西对称。它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外城呈长方形,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5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外城在东、南、西城墙各中点辟有城门,城门外筑有长宽各30米的瓮城。

外城街道,设计整齐,左右对称、宽窄不同,主次分明。两条东西横街和三条南北纵街,将外城南部划分为8个街区,这里是作坊、寺庙和民宅的主要分布区。

在外城东北部,有一处南北长110米,东西宽50米的院落。该院小巧精致,建有正殿、前殿、后殿、厢房和碑亭等,似为应昌路达鲁花赤和总管府的遗址。

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部位,有夯筑围墙环之,南北长240米,东西宽220米。城之四隅,建有角楼。内城四墙正中辟有城门。

内城的建筑物主要是前、正、后三座大殿。在南门北去100米处,现残存一高1.5米、长宽各30米的方形台基,这就是面阔五楹的前殿遗址。遗址两侧各有一亭榭遗址。前殿遗址北有一长宽各70米、高2米的台基,此为正殿遗址。正殿北去10多米,又有一处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高1.5米的长方形台基,此为面阔五楹的后殿遗址;后殿东西两侧各有长宽8米、高1米的台基3个,此为东西配殿遗址。内城是历任鲁王的长居府第。

应昌城除建筑遗址外,还有许多珍贵的碑刻、器物、古井、古塔和墓地等遗存,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报国寺碑刻。它记载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与弘吉剌部的联姻详情,记录了鲁王袭封和建应昌城之经过,史料价值很高。

13687月,元顺帝妥欢帖木尔在北伐明军的进击下,退出元大都,率元军残部驻守于上都地区,史称北元,这标志着元王朝对中国统治的结束。13694月,明军北上,兵锋直逼上都,元顺帝退守于应昌城,并以此为临时皇都,组织兵力,予以反击。13704月,元顺帝逝于应昌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改元宣光,是为昭宗,继续与明军交战,应昌城一时成为北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372年,明军兵分三路进击北元,明将李文忠率东路军攻占应昌城,昭宗力不能支,被迫退到漠北蒙古草原的故都和林城(今蒙古国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明军占领应昌城后,改其为应昌卫。明永乐皇帝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时,曾多次驻跸于此。后明朝又改应昌卫为清平镇。不久,随着明军退守长城沿线,应昌城被明军弃毁。


大漠长河映古城——绥远城

在绵延起伏的阴山南麓,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滨,在清代商贸繁荣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东北五里处,有一座素有“北国锁钥”之称、规模宏伟的城市——绥远城。

1734年,清廷和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几经血战后,决定议和,并划定阿尔泰山为准噶尔部与喀尔喀部的界线。于是双方偃旗息鼓,撤军回营。为了安排从漠北撤回的八旗将士,并就近监控准噶尔、归化城土默特、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等蒙古诸部,清廷在归化城东北兴建了一座八旗驻防城。这就是绥远城兴建的历史背景。

绥远城的城工始于173610月,先盖将士住房;次年初,始建城墙、城门、角楼、鼓楼等建筑;同年春,清廷令右卫将军率八旗将士迁驻绥远城。17396月,绥远城竣工。

绥远城基本上是仿北京城的形制建造的,为正方形,城区街道笔直,呈棋盘状。城周长1960丈,每面各为490丈,城高2.92丈,顶阔2.5丈,底宽4丈,并筑40座马面。城墙上建有女儿墙,高0.35丈。四周城墙上建有炮台44座,每面城墙列炮10门,城墙四隅各列炮1门。城墙四角各建角楼1座,面阔七楹。每面城墙上建有哨房8处。城墙外表均为大青砖包砌,内为三合土夯土板筑。墙基由花岗岩条石砌筑,为明三暗二式。现只存东北角城墙670米,为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绥远城有东、南、西、北四门,东曰迎旭门、南曰承薰门、西曰阜安门,北曰镇宁门。各城门外筑有瓮城,其上建有箭楼。城外四周环以护城河,有吊桥或石桥连通内外。城之四街中心建有钟鼓楼,高32米,共三层,为全城最高点。城中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将城区一分为四,每一地块有横、纵向小街巷若干,全城共有大小街27条,小巷26条。

在钟鼓楼的西侧,建有绥远城将军衙署,为全城之中心点。衙署最南端是长29米,高4米,厚1.75米的大照壁,其中央上方嵌有“屏藩朔漠”石刻字碑一块。衙署大门两侧卧有一对雕工细腻、造型威猛的石狮。进衙署门后为仪门,过仪门依次坐落着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和后宅院。大堂和二堂是将军决议军政事务的场所,三堂和四堂是将军及家眷的后宅。衙署内还建有许多官署办事机构,东西两侧建有左司和右司。绥远城将军的权力极大,为从一品官,不但统辖城中驻防八旗兵、右卫八旗兵和归化城土默特两翼蒙古,还节制着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蒙古诸旗,遇有战事,还可调遣大同、宣化两地的绿营兵。

绥远城八旗驻防是按阴阳五行安排的:城北为满洲正黄旗和镶黄旗,城东为满洲正白旗和镶白旗,城西为满洲正红旗和镶红旗,城南为满洲正蓝旗和镶蓝旗。

清代以来,绥远城一直是内蒙古中西部的政治、军事中心。清代有78位将军在此率军驻防。民国时改绥远城将军衙署为将军府。1914年,民国政府批准成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改将军府为都统公署。1928年,绥远建省,都统公署又改称省政府。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绥远,这座衙署又成为“蒙疆政府”的办公所在地。日本投降后,绥远省政府从河套迁回将军衙署原址。19499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绥远城将军衙署成了绥远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1954年,蒙绥合并,这里又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历史上,绥远城主要是一座政治、军事重镇。由于它的建成远远晚于与其紧邻的归化成,故当地人把归化成叫作“旧城”,把绥远城称作“新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这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两座古城早已连为一体,这就是今天的塞上青城——美丽多姿的呼和浩特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