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中国画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气韵与画法两种。关于画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来从事绘画练习。“气韵”对中国画的作用是极大的,可以说中国画没有“气韵”就没有生命力,是一张死画。从古今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气韵”的表现,也可以看到艺术大师们对“气韵”的理解和把握。如何能让自己的作品富含“气韵”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淀——
(一)博览群书
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画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就不能获得知识;不游览,就会孤陋寡闻,这个人的气量就会渐渐变的狭隘,即使天天作画,用尽功力,也不过使自己仅能达到工匠的水平。郭若虚所谓“众工之事画而非画”也。我们也常见现在很多画手,作画方法不是不高明,接受传授也都是名手,但却因为不读书、不游览的原因,逐渐改变把作画变成为一种手技,知其表面而不知其深层的含义。所以说学画者即使不能尽读经史有用的书籍,也应该尽读古人的画论,粗略看出、学习古人精神寓意;即使不能遍游海内名山,也应常到野外游览,领取实物真景的生机意境,绝不要常把自己关在屋内,闭门做画。
(二) 领悟名迹
名画家各有自己作风、画风,也各有其气韵。学习者必须在观赏名迹之时,细心体会其作风,体味其神采所在,时间久了就会使自己有所提高、有所领悟,在作画的时候就能默契于心,自然的表现,气韵就会因此而显现出来。如果仅仅去观赏影印本,也就只能描绘出其形体,而精神往往就失去了,精神便是气韵。在用笔用墨微妙的地方,甚至在笔墨之外,都不是影印本所能表现出来的。
(三) 修身养性
书画之事,全是由胸襟发挥而出来的,只要人品高洁者,他的诗文也一定上佳,画作也佳。我们看到自古以来最著名画家,无一不品格高洁。这就说明品格高洁的人,他的胸怀很清旷,情致很高超,所以所作画自然就远离尘俗,卓尔不群。 修身养性,根基在于平时的修养,不是很短时间就能做到的,我们要时刻警惕在心,虚心陶冶情操谨慎保全自己的品格。
书画之事,全是由胸襟发挥而出来的,只要人品高洁者,他的诗文也一定上佳,画作也佳。我们看到自古以来最著名画家,无一不品格高洁。这就说明品格高洁的人,他的胸怀很清旷,情致很高超,所以所作画自然就远离尘俗,卓尔不群。
修身养性,根基在于平时的修养,不是很短时间就能做到的,我们要时刻警惕在心,虚心陶冶情操谨慎保全自己的品格。
(四) 精习书法
书画同源,自古就有定论,国画与书法,实际上有着不能分离的关系。可以看自古以来善于画画的人,很少有书法不好的。书法也应该重气韵,历来没有持不同意见的,所以写字不讲气韵,就必然成为世俗应用的符号,而不能称为美术,作画如果不讲究气韵,就必然成为工匠应用的图样,也不能称为美术,其道理是相同的。
(五) 适当临摹
博览是多观赏古人的名迹,寻求其气韵之所在,临摹,就是看古人的画,刻意的去摹仿,完全是两回事。临摹之事,是学画的人不能废除的,如果过多临摹,就会泯没灵性,甚至处处受到旧画的拘束,不能自己发展、创新,个性就会完全埋没,也就没有气韵可言了。明李日华曾说过:“画可临不可摹,临得势,摹得形,画但得形,则沦于匠事,其画道失”。所以说临摹不可过多,过多,终究会被古人所困顿,不能自拔、不能进步、不能创新。
总之,在音乐、绘画、诗歌中,光有“声”、“气”、“神”而没有“韵”,那么其艺术魅力必无从谈起,不仅如此,中国书法、雕塑、舞蹈甚至篆刻、戏剧表演皆讲究韵,古人认为“气韵”难求,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意),有发于无意者。发于墨,即在轮廓中点染渲晕;发于笔,干笔皴擦,力透而光自浮;发于意(有意为之),把自己内心所想表达出来,疏密多寡,浓淡干润,各得其当;发于无意,凝神注想,流盼运腕,不意为是,而忽然如是。
一个画家,只有在人品、气质、学养、认知、技法等方面不断加强修养,方能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佳作来。气韵高妙者,只见其总体生动。宛若一人,只见其精神,而忘其他,正可谓“得意忘形”。就是重视其意,突出其意。以“不似之似”为真似的重写意、重神似的审美原则是我们追求气韵时应努力达到的境界。但是这种神似应是在形似的基础上实现,真正做到心领神会、水到渠成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我们把绘画的一切表现手法看作是诗的语言,把画之生动的、有生气的、有生意的“气韵”看作是诗的蕴涵的寓意,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伟大的绘画作品永远是“气韵”兼备,众法皆妙,且不断创生、创新的生命实体。
来自: 彼岸的灯1 > 《工笔》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画论]中国画之气韵问题__余绍宋
[画论]?中国画之气韵问题?__余绍宋。第三说气韵在中国画上之价值;气韵二字,最初见于南齐谢赫所著之《古车品录》,谢赫为发明六法之人,气韵便是六法中之第一种,所谓"气韵生动"是也。一...
什么决定着中国画的高下(雒三桂)
除了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和花鸟绘画的部分东西可以借鉴西方绘画之外,其余几乎所有的力图融合中西绘画的实践本质上都是失败的。中国古人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不仅因为绘画是“天地圣人之意”,更因为...
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国画的意境美。苏东坡在评王维的画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道出了中国画的绘画意识和创作方法,即写意的艺术观和意境的艺术...
雒三桂| 什么决定着中国画的高下
除了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和花鸟绘画的部分东西可以借鉴西方绘画之外,其余几乎所有的力图融合中西绘画的实践本质上都是失败的。中国古人之...
中国画赏析/艺术
中国画赏析/艺术中国画赏析/艺术——收藏(156) 画和禅理共旨,不然禅须悟,非工力使然,故元人论品格,宋人论气韵,品格可力学而至,...
吴悦石:画中国画的人一定要把字写好
吴悦石:画中国画的人一定要把字写好。“一幅画悬在素壁,无论山水、花鸟或人物等等,也无论工细或野逸,更无论繁密或简洁,一眼看去,...
浅析中国画的自身修养与艺术境界
浅析中国画的自身修养与艺术境界。文人画更加重视画家的品性与才华,所谓文人画,从字面意思上看来,便是“文人”的“画”。这就要求文...
量工格致
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花鸟画学会副会长、山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画院画家、品逸文化艺术总监。“气韵”必然要“生动...
【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特辑】百年巨匠黄宾虹【视频 组图】
【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特辑】百年巨匠黄宾虹【视频 组图】以靳尚谊油画《晚年黄宾虹》、吴山明中国画《造化为师》、吴为山雕塑《天外...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