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关系的恶性肿瘤,是它是它还是它!

 昵称179287 2016-05-20


        作者李颖珺律师,来源于公号:法在你身边。

        近期的一些社会新闻,包括《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生效,咪蒙的质疑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刑事判决量刑过轻的文章,丈夫用刀割下妻子的鼻子,男人杀死女友微信直播,让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这个古老的话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暴力,是热暴力,是一种主动的攻击。《反家庭暴力法》中所指的,是这种热暴力。热暴力在严重的情况下很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进行民事赔偿。

        热暴力,因其对肉体的伤害,因其血淋淋的恐怖,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和谴责。然而还有一种暴力——冷暴力,容易被人忽略。

        所幸近年来,冷暴力这个词,也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视野。但人们对冷暴力的重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

        01

        类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当一个人饥肠漉漉时,很难有阳春白雪的高尚追求。当热暴力仍然横行肆虐时,冷暴力的危害就难以被充分注意和讨论。

        02

        某些冷暴力难以用法律手段调整。热暴力是一种积极的作为,法律对其明文禁止。而冷暴力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法律无法强制夫妻之间打破沉默,更不可能要求夫妻之间过性生活(变成婚内强奸了)。

        据网上的一个调查报告称,八成夫妻存在冷暴力,这个数据不知是否准确。在我接触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离婚案例中,冷暴力十分普遍,堪称婚姻的第一杀手。客观地说,很多婚外情也是在夫妻产生矛盾,感情冷淡疏远之后,才发生的。

        有些夫妻因感情不和,长期分居,名存实亡,有些夫妻,同床异梦,各有各忙,对方在外面做什么,一概不知。对方夜不归宿,亦无所谓。经济上也是完全分开,帐目上算得清清楚楚。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为了某些现实的利益,很多这样的夫妻仍继续捆绑在一起。

        病毒、细菌看不见,却可致人于死地。冷暴力不像鲜血和疤痕,标刻在人的身上,却足以在无形中让双方的关系僵硬、断裂。

        哀大莫过于心死。夫妻吵吵闹闹,乃至大打出手,都还有可能过下去。因为有时太在乎对方,会失去理智,吵架打架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尽管可能十分激烈,但给了双方释放和表达的渠道。善于反省的人,还可以借此机会修正自己,彼此达成和解,甚至关系升华。

        家庭中的冷暴力,我把它分为典型的三种:

        01性的冷暴力

        即一方或者双方拒绝进行性生活,乃至拒绝任何亲热的举动。鉴于在一方否认的情况下,对夫妻双方是否有性生活难以举证,法律上只能以分居作为一个客观的认定标准。我个人觉得分居两年,对时间的要求太长,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双方分居必然是经历长期的热战冷战,感情不复存在之后的无奈之举。

        02经济上的冷暴力

        即经济上的封锁,在对方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不向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上的支持。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责任。在一方遭遇疾病意外或者其他情况,需要用钱或生活上的照料,而配偶弃之不顾的,一方可以采取两个行动,一是起诉要求配偶承担经济上的扶助义务(法律没有办法强制人身行为,不能判决要求配偶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因为这个无法量化和执行),二是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无须同时起诉离婚)。

        03语言上的冷暴力

        包括主动攻击、热嘲冷讽和被动逃避、不理不睬两种。这种情况下能否认定感情破裂,能否要求配偶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中国的婚姻法上还没有明文规定。

        司法上并非没有留意到语言暴力,而是这种情况比较难以取证,且语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似乎没有那么直接。但是伴侣的恶言恶语或者沉默不语对人内心深处的伤害及关系的破坏,往往是深刻、持续的。任何一段关系都会有种种矛盾,如果不沟通,问题就无法解决,还有可能越来越严重。而用语言去侮辱一个人的人格,去贬低其价值,对人的打击可以是毁灭性的。所以我支持在司法实践中将语言暴力认定为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对其程度和持续长度的要求,根据个案的不同,由法官自由裁量。

        关于语言暴力如何举证?有几种方式:一是录音,把对方的一些语言录下来;二是提供双方往来的短信微信邮件等文字性记录;三是提供证人证言,让曾在场耳闻的人出庭作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夫妻双方充分认识到冷暴力的危害,防微杜渐,在日常保持随时的联系、沟通,经常问候关心对方,在金钱上不要过于计较,会减少最终形同陌路的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