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语录: 情绪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但可以保证不犯同样的错误,吸取教训就可以完善自我。
 吃饭这事儿关乎人生 不可不认真
文/趙玉平
我是个挺喜欢吃的人(虽然被之前的同学点为“在吃上缺乏必要的追求”,但一直很喜欢吃)。袁枚的随园食单、李渔的闲情偶记、汪曾祺的文人谈吃、陆文夫的美食家、周作人的知堂谈吃,还有路边小摊上买来的风味小吃介绍,都是我很喜欢的。一直很欣赏能把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这些俗事写得雅致有趣的人。
味道味道,味亦有道,此事关乎修持,关乎人生,不可不认真。关于吃,我的基本原则有五:
一是戒目食。所谓目食,就是品多量大,眼前摆得满满的,看得饱满,吃得有限。其害一是浪费,二是乱神。口未食而害已生,此为食家大忌。吃东西如写文章,务必简洁清爽,按量奉上,主次分明,意未尽而箸已停。
二是以常养。家常菜最是养人。山珍海味奇材妙品,皆非长久之计,不可多食,不可久食,久则生病。正所谓“高明玄妙,不离常道”。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口味喜好,每天安排好家常饭食最是养生之本。
三是留余味。人之相交,难在适可而止。一夕欢宴,倾心交谈,能及时收场留些余味最为重要。食物也如此,珍馐美馔妙味菜品,取用也需适可而止,留些想头在心里。凡遇佳人佳友佳菜品,能一见倾心,品当下之味,此为小道;能适可而止,品其余味,此为高妙。
四是尽一品。不求品多量大,但求发挥食材本性,烹调得法,在一品之中证得味之正道。此理仿佛读书,必尽心于一本,寻章摘句,细品慢嚼,有一醉一陶然的快乐。若十几本几十本,杂然陈设,每部必读,则难免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毫无趣味可言。
五是调浓淡。浓是情,淡是趣。浓味补消耗,淡味养日常。荤菜以浓为本,素馔以淡为本,荤素搭配,味不过四品。凡设饮食,以素淡打底,浓香点缀,此为妙道。以浓香打底,素淡点缀,此为俗道。浓淡不调时,可以粥、汤、茶饮调之。
****原创内容,媒体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作者简介】趙玉平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教师,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微信自媒体“平讲平说”pingjiangpingshuo 主持人,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