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悟 | 书法为啥爱用繁体字

 江山携手 2016-05-20
        从来都会被问到一个很……很难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写毛笔字总要写繁体字,不写简体字。

        那么,今天的主题,我们就来看一下,为什么写毛笔字总爱用繁体而不是简体。

        首先,我们先从写字的角度出发,不从审美的角度出发。
1、练习毛笔字,通常入手的是临习古帖。譬如,秦汉的篆隶,魏晋的真草,唐楷宋行。那些前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典碑帖,内容都是当时的文字,自然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体字是不同的。 #其实当年并没有繁体字一说,小编认为所谓繁体字应该是在1935年推行简体字之后才有的概念 

2、简体字其实是来源于“繁体字” 我们举例看一下: 
大悟 | 书法为啥爱用繁体字
 以上两张都是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截篇,其中红圈所圈出的,专、张、称、资和风、东等字,都已经呈现出了现在所使用简体字的样式。 
        换句话说,写毛笔字的人未必都写的是繁体字,另外,简体字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繁体字的行、草书演变而来的。 
        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写毛笔字为什么只写繁体字”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是个伪命题。
        
        因为有毛笔的时候没有繁体字这么个说法。
        
        二来,毛笔字写的不都是现在说的繁体字。
       
        既然繁体字本身站不住脚,毛笔也不只是书写繁体字,那么这个问题只能归结于好奇的宝宝们问出来的不符合逻辑的问题了。
         然后,我们再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看这个问题。因为,很多场合下,一本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通常会这么回答, “繁体字笔画多,笔画多的字容易布置结构,结构布置的好,那么字就可以写的好看,简体字结构难安排,不好写” #此处我们排除没有简繁字体差异的字,单对有简繁差异的字作比较。

        那么事实是这样嘛?我们来看: 

        先看楷书 
       
大悟 | 书法为啥爱用繁体字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凈” 虞世南《夫子庙堂碑》
大悟 | 书法为啥爱用繁体字
       “狀” 欧阳询《皇甫誕君碑》“強” 赵孟頫《胆巴碑》局部“彌”

         唐人写经 
大悟 | 书法为啥爱用繁体字
 
             再者是行书:苏轼《春中帖》“問” 米芾《紫金研帖》“與” 王羲之《兰亭集序》“終” 草书的话,
大悟 | 书法为啥爱用繁体字
刚刚已经有例举了,所以不再重复。从历朝历代的书法碑帖中看,现在所谓的简体字写法比比皆是。 

        很显然,因为繁体字容易摆放结构,简体字不易摆放结构的说法,不攻自破。 
         
         作为小编,个人对这个简繁的问题的理解是这样的。
        
         书法,或者说毛笔字自古有之,并不是1935年推行了首批所谓的简体字之后才有的一种书写形式。

         书法诞生的初期并不是艺术,只是为了物勒工名用的一种记录方式而已。既然自古有之,那自然要遵从历史的归类和时间推移造就的文字而变化。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至今已经有约4090年的时间,但是简化字推行的1935年至今只有区区81年,我们拿着区区81年的经验去质问4000多年的历史和习惯,是否有些太……随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