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爷毕生珍爱的书法绝品!

 清风322 2016-05-20

(运营:艺术风云榜)“因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3件乾隆毕生珍爱的书法绝品而得名的三希堂”。

历久,三希堂因所藏“均属上品”而闻名于世。清代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书法,并酷爱收集古代名人字画。他曾征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殉《伯远帖》这三件晋代行书法帖中的稀世珍品,因此将宫室改名为“三希堂”。其后,乾隆还曾诏命将宫内所藏历代法帖墨迹取出,由梁诗正汪由敦等编选,宋璋、焦林等摹刻,收录历代书法家134人、340余帖,拓成32册,名曰《三希堂法帖》(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后又镌刻《三希堂续帖》,即《墨妙轩法帖》四卷。其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法帖之最。《三希堂法帖》原石藏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西麓阅古楼壁间,续帖则在惠山园墨妙轩。因两地皆为宫禁御园,故传拓较多,流传颇广。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贴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现存此帖为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为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又传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350-401年)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伯远帖》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如果您关注艺术,关注收藏 请添加微信: LYSLSC 个人微信号,微课堂 微拍卖 /辽收藏、聊上瘾!

(编辑:冉先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