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绘画文脉之传承

 爱画画 2016-05-20


“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中国绘画艺术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样式之一,对中国画的探究不仅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历史,而且必须在中国文化这一大背景中进行。绘画的内源活力在于其物化形态,对于中国绘画来说,主要是运用中国本土特有笔、墨、纸等来承载文化意义,同时以文化、历史的文脉作为其演化的内驱动力量之源。我们可以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来看一看中国绘画文脉传承的轨迹。中国绘画始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发展着。它既是表现客观形态,也是体现主观的感受,中国绘画始终是把追求天人合一、华滋浑厚、秀润天成作为最高的艺术境界。如何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上描绘有生命的大自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艺术家很早就提出了“形”与“神”的问题。早在晋代,顾恺之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认为形是物质外在的手段,而“神”是表达的目的。这个观点虽然是就人物画提出的,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南北朝时期,谢赫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写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他把“气韵生动”放在第一位,成为中国绘画的精神要领。谢赫的“六法”论成了绘画的基本原则,也是欣赏的原则,此后历代绘画理论都提出了“神韵”的问题。
  而中国绘画的文脉,始终贯穿着追求神韵的境界。开始的认识是指对客观物质的神似,以后逐渐包括主观认识和自我表达。无论神与形的关系如何,中国绘画自古以来未离开形来谈神,有生命的物质才有神韵,有生命的绘画作品才能真正感染人,才会产生美。中华民族的艺术大师们,面对无比丰富的大自然,抓住了它的美的核心,即它的绘画生命力的本质———神韵,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创造出丰满而特有的艺术语言、形象。从人物画到山水画,无不贯穿这样一个有生命力的文脉内核。
  中国画表现形象,历来都是通过结构的关系,即对象固存的生长规律来进行的。画家的表达生动变幻的形象前,以最大的主动,掌握住形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而后摆脱开对象,表现内在的精神,从而达到绘画的最高境界———内美。
  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雕塑中(敦煌莫高窟),可以明显看到描绘、塑造人物程式化的结构处理逐渐成熟。我们从敦煌壁画、魏晋雕塑及唐代壁画,已看到各自都有概括而生动的结构程式的脉络,而这种程式是一种符合视觉美的合理表现,如敦煌壁画中表现力士、表现力度夸张的肌肉块,而表现菩萨温柔的女性特征,多用圆线条来表现。对人物造型夸张的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对形体的一种表现手法。
  而隋唐时代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高峰,给人以宏伟、绚丽、端庄的大唐气派。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大批的大师级的人物和不朽的绘画作品,如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吴道子所绘《天王送子图》,张宣所绘《捣炼图》,周妨所绘《挥扇仕女图》等等。
  随着绘画的发展,画种的相互结合、借鉴、分离出独立的画种。山水画的独立画种在唐、宋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在绘画上,在理论上也有许多新的理论。宋代郭熙对山水画提出了“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的理论。“势”是对山水的总体认识,“质”是对山水结构脉络的认识。
  山水画的形成,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视觉的客观描写。古人提出“畅写山水之神情”,就是要体现自然景观的内在运动、气韵,体现大自然雄浑的气魄及精妙的含蓄。
  早在六朝时代,画家宗炳就提出在描绘山川造型上必须“比小喻大”的理论,正确的解决了大自然与视觉之间在画面上的理论视觉问题。到了五代、宋,山水画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并实现了对自然景观在画面中的“三远法”的运用,即“高、深、平”三远。宋代郭熙具体解释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而中国绘画中的独特的散点透视,使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极为丰富。散点透视在绘画中综合运用,是以画家的眼睛为中心,在运动中观察物象,将山川、河流、树木与物体的结合组织,这样再不受自然界的限制,由画家对自然界的不同感受,重新来表现,从而达到一种时空的重新组合,使绘画高于自然的境界。
  中国绘画的表现是以线为骨架,可以说线是表达物质的最直接、简炼、概括的形式,因此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也可以说一个线的发展过程,线的作用从表达客观物象,发展到用线的变化表达主观情感思想,以至具有了独立美学个性。可以说线是中国绘画的形式感的基本架构。
  中国古代艺术家很早就领悟到书法中线的美学因素而相互融合,从而大大丰富了绘画中的线的表现力。
  谢赫把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排在第二位,就说明古代人于水墨线条的重视。张彦远谓“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与用笔”,可以说是对骨法用笔的精妙解释。用笔表现出来的线条,并不是对象的外轮廓,而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故中国画历来讲究用笔。近代大画家黄宾虹先生在古人笔法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笔”说:一曰平,如锥画沙;二曰圆,如折钗股;三曰留,如屋漏痕;四曰重,如高山坠石;五曰变,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为内美。
  黄先生的“五笔”论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理趣,有一种深厚文化内涵的价值。中国绘画的笔法最终于超越于形象、色彩、布局之上,用笔的无穷魅力成就绘画的独特魅力。
  中国绘画的追求表现意境,抒发主观情感,主导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形式发展。用笔、用墨、用色的发展也使中国画的表现形式随之发展。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画对色彩已形成“随类赋彩”的基本理论。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画从内容到色彩都出现变化。
  唐代绘画出现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以佛教壁画和贵族生活为内容的重彩画,另一方面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画派将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对后代有极大的影响,他把线发挥到了极致,认为不加色的线可以独立成画,即“白描”。他认为运用线的笔力和变化,将情感倾注于其中,可以使线条更富于生命力。
  至宋代时,绘画渐趋成熟,题材范围扩大,表现手法丰富,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画家,如李公麟、梁楷、李唐、李成、范宽等等,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使画家观察表现物象的视角更加开阔深入,也促进了技法的深入发展。同时兴起的文人画是一股新兴力量,赋予绘画以新的精神和方式。其表现方法,倾向于主观写意,是对笔墨的一大解放,加上宋以后宣纸的广泛应用使笔墨有了充分发挥的条件,笔墨的结合,丰富了线的表现力,使线与色进一步结合融化到笔墨之中。笔墨既包括了线也包括了色,成为中国画艺术语言的文脉,加上书法,篆刻的结合,笔墨不仅表现主客观,并且具有了独特的美学意义。
  文人画主张表现主观,表现自我的观点,强调艺术的个性化,这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不断创新,才能有活力。明代董其昌主张“以画为乐,以画为新”的文人画,在绘画上更强调文人的修养,强调笔墨的情趣,他将水墨的变化推为上乘,主张“画家以古人为师,己自上乘,尽此当天地为师”。
  石涛一反当时的拟古之风,在立意、构图等表现手法上都有独特的创新。他的笔墨技法千变万化,已经进入“无法为法”的境界,从而使笔墨本身具有了更加独立和抽象的美感。
  石涛云:“山水情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认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不应停留于外貌,更要得乾坤之理和山川之质,通过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行高度艺术概括,表现出山川形势之质,达到山川景物与作者神遇而迹化的境地。
  可以说先辈艺术家的探索,是中国传统画的一条鲜明的文脉轨迹。从中国绘画的发展可以看出,绘画文脉的主流是从比较严谨的注重画法,发展到注重心灵抒发,注重神彩气韵的写意画。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迹象。中国绘画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始终没有脱离中国民族特色,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注重于表现和抒情的品格,而这种品格正是中国绘画的美学本性,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生命文脉传承的强大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