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写诗(三十二)修辞(4)

 江山携手 2016-05-21

  漫谈写诗(三十二)修辞(4

   从一支元曲谈起

          诗词曲赋,诗之一族也。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醉花酒》:

  !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从“草已添黄”以下到“我銮舆反咸阳”,是两句两句地对偶,从“返咸阳”到“不思量”,采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前者渲染了分别时深秋悲凉的气氛,描述了塞外的景况和人物各自的状态及其间的关系,这是所见;后一部分写元帝送别昭君后,秋夜王宫凄清阴冷的景象和个人凄凉孤独的心情,这是所想。

  诗词中的对偶,也可以叫做对仗。二者有细微差别,可以不计。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具体地说,对偶(或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 惩前毖后”,“ 惩前与“ 毖后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惩前毖后是句中自对,惩前毖后,弃旧图新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 仍以惩前毖后,弃旧图新”为例:都是动词相对,都是名词相对(“前”“后”是方位词,是名词的一种;“旧”“新”是指旧的和新的思想行为等,是名物化了的形容词)。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而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做到词性基本相同,完成“宽对”就可以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干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平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下面再说。

 诗圣杜甫的律诗,对仗极为工稳。例如,他的《蜀相》,其中三、四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非常符合对仗的标准的,尤其是“自”与“空”这两个副词对得极妙。岳飞《满江红》里有两个对偶句,都十分精彩,其一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虽然其中“功名”与“里路”对而不工,但总体来说,气势充足,慷慨悲歌!

 对联亦称对子或楹联,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有许多讲究。例如明朝大学士解缙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不仅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且它们的平仄声是相对立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字下加横,表示可平可仄)。就词性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对句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都是名词对名词;"""""""",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脚轻""嘴尖""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对偶有工对和宽对,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还有流水对、错综对等,以后再说。让我们欣赏一则明朝大学士李东阳的一则名对吧,十分有趣——


                    庭前花未放,阁下李先生

很显然,“庭前”表示处所,“阁下”是尊称,“花”是自然物,“李”是姓氏,“未放”即没有开放,“先生”是称呼,他们之间,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对仗呢?然而,你细细品评,他却是绝妙的工对。
   事实上,这联是字面对。你看,“庭”与“阁”不是都是建筑设施吗?“前”与“下”不都是方位名词吗?“花”与“李”(李子)不都是自然物吗?“未”与“先”不都是表示时间的副词吗?“放”与“生”不都是动词吗?从平仄规律来看,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严丝合缝。如此看来,他确实是很工稳的工对。当然这是文字游戏,但作为对仗的一种技巧,则是不容质疑的。

 此文开头讲到的那支元曲,由于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就把元帝回宫的情景叙述的很有层次,各句之间衔接十分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同时前句结尾用平声韵,后句开头用仄声韵,就更具有一种回环跌宕的韵律美,很好地表现了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何谓顶真?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来巧妙组织句子的一种修辞格。顶真的作用是,它可以把事物存在、出现的状态更好地表现出来;它可以使语言结构严密,气势通畅。这使我想起了2007年我在《汉诗随笔》上与友人邗上朽翁对诗,我们各发表了一首采用顶针格的七绝

过客吟草(我的网名):

七绝早春(之五·顶针格·宽韵)

白桥高拱卧清涟,涟动轻轻移画船。

  船载欢声和笑语,语钻水底锦鳞欢。

    邗上朽翁:                    

  吟草君用顶针格所作之篇很有趣,朽翁效颦,也学作一首:


                   
七绝   早春(顶针格)

              
露滴桃花点点红,红香满院醉春风。
              
风吹落瓣惊枝鸟,鸟上青云不见踪。

                ——《捻须集·增订本》25页

邗上朽翁写格律诗比我晚,但他后来居上,写得比我好。我们的这两首诗都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我的这首诗里还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不知朋友们看出来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