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之知止卅二

 鹿文康金 2016-05-22

知止卅二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今译】

    道,永远处于整体全息之“无”态,其名状为“朴”,虽然是微小难辨的,但是天下没有人敢使它臣服作为附属。候王若能守道而治天下,则天下万物将自然宾服。天地阴阳二气相互融合交感,则甘露不求而自降,并非是民众令其将雨露降落在哪里,它很自然地知道如何播撒,使万物都得到润泽,从而使各方平安自守。“道”创造了万物,人为了方便解析体悟才将其称名曰“道”,有名之后也就可以因名来致知了,知晓适可而止。道虽无境,但个体的人对道之认知毕竟是有限的,因而应适时停止过度使用个人智巧,适可而止,以“不”平衡调节处之就可以长久不殆。这就像天下都依归于“道”,犹如百川都汇于江海一样。

【解析】

本章的核心是要求人们“知止”,人不要试图用自己的小智巧小心机来蒙蔽大道投机取巧,任何个人相较于大道本身,其智巧都是渺小的,适可而止、秉道而行、顺道而为才是明智的。

“知-愚”是“可-非”之下的一对概念。“知止”就是“用愚止知”和“用非止可”。“止”就是“可-中-非”振动的边界“可、非”,“知止”就是明了振动之范围边界,止于围绕“中”的平衡振动,顺承道之“不”振动。


人类已经认识并掌握了广袤宇宙中的太阳系、银河系等星系之部分真相,也认识了微观世界并总结出大量诸如量子理论等“朴”,“朴散”后为“甫”的理论,指导发明了诸如激光技术、纳米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制造出太空飞行器、核武器,构建了量子理论、超弦理论、M理论等。人类具有了巨大能力掌握了巨大力量,这些能力和力量会用向哪里?是用于发电、通讯造福人类还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知止”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迫切,人类对于自己掌握的力量,应该明确知道该用在哪里或不该用在哪里。

需要再次强调说明的是“朴”这个概念,往往会被人忽视,简单地将其解释为“朴素”或“未经装饰”等表面义,要知道老子用的这个“朴”是后世“朴素”“简朴”“质朴”等复合词之本源义,这几个复合词仅仅是衍生义,不能用衍生义去解释本源义,只能用衍生义去揣摩明悟本源义。在这里,“朴”这个词,是作为概念出现的,前面已经解析过“朴”是人之思维感悟“观象”之后所能感知的高度凝结的状态,是经过比类取象的整个“观象”过程后高度抽象化后得到成果——“大象”的状态,是“象”之本质的高度凝结,是不带任何负赘的存在。它再分化即“朴散”后就是“甫”了,就成了明晰化的理论、公式、公理、定理、定律、模型等这些对生产生活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作用的东西。朴散后虽没了朴状,但是道之朴还是寓于各种器中。

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朴学”诞生在汉代,其源头既是试图将老子之“朴”的概念发挥发明,也是对汉代独尊儒家叠床架屋之解经流弊的本能反动,试图发掘道之本原作用方式,也可以说是进行实证哲学之尝试。然而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独尊儒家政治主导势力的束缚,后世还是将其归为儒家经学之一部分。满清时期之朴学,实际上一方面是对宋明理学的反动,更主要的是还对满清统治者高度钳制的变态扭曲反应。名为“质朴之学”,实际上陷入了“朴”之反面,成了繁琐之学,大批学者在高度思想压制下其才华无处发挥释放,只能将精力耗费在训诂、校勘、辨别等细枝末节之考证辨别上了,丧失了整体对道之整体体悟之灵性,甚至连“朴”之本义都没弄清楚,因而离道越来越远。满清朴学的所谓繁荣,实际上是政治对思想钳制高压下学术思想失衡发展的结果,这与蒙元时期戏剧、绘画、书法繁盛的原因相同。号称承继汉代经学之满清朴学,“朴”了二百多年也没有跃进到“甫”,也没能推演出几个可以指导社会治理和发明创造的理论。倒是满清统治者思想钳制的成果丰硕,将“士”之全部精力耗尽在这个“朴”上,没有出现任何动摇统治根基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革命性思想成果。有清一代,思想界一片萧瑟晦暗,没有任何上得了台面的思想科学成果。打破这个局面的,倒是拜满清末期至民国初期开始的西学东渐所赐。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这句话容易被人忽视。《道德经》开篇即提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在对这句话进行解析的时候为了不至于显得繁琐,也仅仅将“名”做“称名”一带而过。为帮助人们明确理解道之机理,有必要对“名”做较为深入的介绍。

名,最基本释义是指人或事物之称谓,或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之称号,是人类为表达记录传递思维成果之工具。使用“名”这个工具是为了“明”辨大道本质真相,是为“正名承实”从而“名符其实”,“名”是称名,“符”是象,“实”是事物之本质。既然因“朴”而成“朴学”,“朴”之后的“甫”也导出了一门学问——名学。研究名符其实之名学的学术派别,成为学术百家之一的“名家”。

“名家”发源于东周,初称“名符”,即“名符其实”;战国时期称“刑名”或“辩者”,即“形名相符”;西汉又称“名气”,即受道家理气学说的影响试图对道之变动性进行名辨研究;近代称之为名家,乃是对已死之学术派别之盖棺谥号罢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纷乱,很多礼法名存实亡。这时的名家试图以“名辩”来“辨明”大道本原,以引导人们发现道德本质并使行为合同于道。名家学派固守“功不过时、名扬千古,权伴其势、利循德道”原则,但并不拥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思想倾向,它仅限于为权威者研究统治对象的归宿问题,而使名家门派中各派学说差异很大。名家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派,成为一时之显学,对思维逻辑之研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名家是以“正名承实”的名实为学说的理论推导的学术流派,正名是正以形状彼此之是、非、得、失,使名承责形状之体、态、实、虚之相符,推崇思想与逻辑推导的价值观。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别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论证。

名家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命题之辨“合同异”和“离坚白”。所谓“合同异”,即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该派以惠施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历物十事”,即“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名符表达、传播、交流之命题。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强调“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所谓“离坚白”,即认为一块白色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该派以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名符表达、传播、交流命题,论证的人、事、物、业的因果关系,主张“以实物为体,以证物为本”为表达、传播、交流的主导逻辑,从而造就一个清明社会。

后世的人们将名家认定为是远离道的学术派别是偏颇的,实际上名家的这两个学术流派都领悟到了宇宙之道的部分实质真相。“合同异”领悟到了道之振动性,但是没有认清这种振动的作用机制,因而觉得不可解不可分;“离坚白”领悟到了道之“可非”两个方面,但是没有认清其振动和转化机制。二者都没有领悟到宇宙大道之“有”完整的振动性的“可-中-非”,也就是“不”,也没有认识到整体全息之“无”。也就是说名家各派数千年的发展尚未能将道统中的至高概念“无”、“不”给明辨出来,因而都不完善。实际上在这部《老子不读》,可以说就用到了名家“名辨”之方法。  

名家因极为功利而丧失探索宇宙终极本质的能力,因极为理性而显得僵硬尖锐。正是名家理论的犀利,对待问题的冷峻和名家学者“权伴其势”的功利性,使得名家在数千年的岁月一直为人诟病,被冠以诡辩恶名而命运多舛,在历史上多次遭受严重冲击。统治者或者其他学派不止一次试图彻底铲除名家思想,尤其是秦汉以后,统治者因统治需要而做的强制思想统一,名家学者日渐失去用武之地,名家思想也随之破碎而融合到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学派中。实际上任何学术派别都不可能摆脱名家提供的思维工具。

作者:李怀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华传统国学 微信平台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