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江深草阁图 香港佳士得2012春拍成交价746万港元
临摹古人是张大千下了最多的基础工夫,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由近到远,几近乱真。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并不拘泥于古人,而是将古人的程序灵活运用。从大千这幅画中可见一斑。在山水而言,以董源与巨然为代表的南宗山水,是张大千一直为之着迷的画风,由于居住环境的关系,董巨二人以身边的江南山水为绘画的对象,所画山石以长披麻皴表现,山势峰峦层层迭迭,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夹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曲桥、茅屋,苍润而野逸。文衡山即明代画家文徵明。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甫田集》。
题识:为爱江深草阁寒,倚栏终日坐忘还。个中妙境谁应识,阁下溪声阁外山。己丑(1949年)闰月拈文衡山诗作。大千居士。
又题:蜀郡张大千,爰。 |
|
来自: 雨林修养馆 > 《张大千 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