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日」公种号 第 057 篇文章 欢迎点赞分享,谢绝擅自转载 授权私聊,注意节操 旧文整理归档。 这是一篇整理自微博的「鞑夷」文。 全文约30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问 种老师,想请教一下。 我做事很粗心,经常出错。 我是做财务的,付款交税之类出错,不仅自己很愧疚,而且会给公司造成损失,让我很痛苦。 现在在纠结:
期待种老师的解答,谢谢 答 1、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可以直接看下面的链接。 或者懒得看全文,简单来说,就是两段: 要么正着推
要么反着推
就不赘述了。供参考。 2、如何避免因粗心而出错? 确实,任何事都需要专注和认真,意识到这个很重要。 我不清楚「粗心」具体有什么生理学基础,估计是有的。毕竟人的专注力,或者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是个体「智力」的一部分。 但个人的智力主要是靠遗传,后天努力的空间不是特别大。换句话说,这个因素你也不太控制得了。说出来太伤人了,不如说点别的。 比如说,讲几个小故事!怎么样!液~ 小故事有三个,供参考: 故事一 大约是,嗯,我想不起来多少年了,好几十年前,我读小学四年级。 当时我们正在数学考试,第二单元学完了,全年级测验。 印象很深,所有人搬着小板凳坐在操场上答题,场面非常壮观。 我照例很快就做完了,巡考老师是隔壁班的班主任。她似乎私下看我不爽,所以跑过来看我的试卷,边看还边摇头,最后冲我笑笑走了。 我觉得很莫名其妙,心想这孙子得意什么呢?第一单元我可是考了100分哦,有什么好笑的。 但那个笑容实在是太诡异,跟吃了「含笑半步癫」 「三笑逍遥散」套餐一样。大夏天的,笑得我心里发凉。 于是,破天荒地,我开始检查试卷。在那以前,几乎每次考试,我都是早早做完,就只等收卷的。老师不让提前交卷的原因,据说是容易扰乱「军心」。 结果我不检查不要紧,一检查就傻屄了。选择题还好,后面的5道大题,全是错的。而且一看就是错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最初第一次是怎么可能做错的,完全想不通。 所幸当时离交卷时间还早,所以我就全都改了,后来出成绩的时候果然是满分。隔壁班主任不知道是怎么想,反正我在楼道里碰见她冲她笑了笑,是真心感激的。 那学期,期中考试前一共有4次数学测试,年级第一是一个女孩子,4次考试总分400分,也就是每次考试都是满分100分。我是年级第二,成绩是395/400,因为第三单元最后一题我又做错了。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 * 宽」,对吧,大家都知道。结果我在解答题做到最后一步,计算面积的时候,使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长 * 宽 * 1/2」,错了,扣了5分。 老师安慰我说,没事,你很聪明的,你这次只是粗心罢了,没关系。 天真幼稚而自以为是的我,居然就信了。 故事二 时间很快就到了高三模拟考试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在用「我只是有点粗心」来安慰自己。 三次模拟考,成绩都差不多,数学的平均分是148,满分150。基本上没什么可提升的空间了,我当时觉得。 然后真的到了高考的时候,我边答题边提醒自己,要认真,不要粗心大意。结果导致自己做题太慢,最后差点没做完,真是可笑。 而且恰好那年题目特别简单,特别特别简单。有多简单呢?超多平时只考120分的人,都得了满分。换句话说,只要你能不「粗心」而且把题目做完,基本上这张试卷毫无难度。 结果呢?我又因为「粗心」,居然只得了143分。在这次比模拟考要简单太多的正式考试里,得到了比历次模拟考都要低得多的分数。 那一年的理科综合卷,也特别简单。多简单呢?简单到,如果我不「粗心」的话,满分300我应该是可以考300。但其实我只考了270 。将近30分是怎么扣掉的呢?因为「粗心」。 我一如既往地粗心,也一如既往地自负,高考志愿理所当然填了清华,还是数学系。也是想不开。最后因为差几道选择题的分数,没考上。 这件事算不上是什么重大打击,但确实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粗心大意」,稳定的发挥才是根本的实力。甚至连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人生是由无穷无尽的连续不断的选择构成的,而你还在用「我只是偶尔粗心」来欺骗自己。 所谓「墨菲法则」的本质,其实就是:大样本下,小概率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 换句俗话,就是「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如果你不停止用所谓的「粗心」当借口来安慰自己,不去正视自己实力上的不足并设法改进,那你的生活,迟早会因为这不起眼的「粗心」,而遭受什么不可逆的事情。 比如,你害得公司损失了一点钱倒没什么,大不了自己赔。如果你因为所谓的「粗心」,把自己弄进去了呢? 故事三 刚参加工作不久,作为一只产品狗,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一项,分析数据。 经常会有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出于不同目的而去分析同一批数据。比如说上个月的总营收到底是多少。
各做各的没什么,但事后经常会彼此校对,交叉检验。因为高管会上,所有人都会关心核心数据,假如各部门的核心数据居然不一样,就糗大了。 在那家公司工作一年多,我在数据分析的结果呈现上从来没错过,一次也没有。 不管是什么部门的什么人,只要对方提供的数据和我的对不上,最后一定会发现,是对方错了。完全是小学数学老师拿我的试卷当标准答案来批阅其他人试卷的既视感。 现在打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居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但更现实的收获是,开高管会时,我的 leader 在所有有关数据的 PK 上从来没有「服过软」,因为背后的数据人员(也就是我)实力太过硬了。 那一年,我在公司内部连续涨薪两次,从10k 到20k ,涨幅50%。 我并不觉得是自己变得不粗心了,其实我仍然经常会算错。我只是发现,人是靠不住的,一定要用流程来管控「人的风险」。所以每次数据算出来之后,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别验算,直到确认没有问题为止。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不停地验算数据,其实是基于一种「内疚感」。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言必信,行必果」,我的第一个 mentor 经常这样教育我,「这是你自己的声誉,你要自己去维护」。 好了,故事都讲完了,好像也没什么可总结的。 或许就这一句吧: 这世界上存在「粗心」这回事么?或许有吧,可和我无关。 在我看来,只有「干得漂亮」和「能力不足」两种。 用结果说话,别的,都是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