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是如何挥刀自宫的?西安档子告诉你!

 gs老张 2016-05-22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君”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不说大事,只言小事。刨根西安,问底长安,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明末清初,关外旗人上马为兵、下马为农,整合为八旗,挥师入关、定鼎北京之后,除少部分留驻北京外,余皆分派驻防各省重要城镇。顺治2年1月清军攻克西安城后,康熙皇帝老爸清世祖福临即明确指出,西安作为“根本之地,应留满洲重臣重兵镇守”,同年即开始在西安城内东北隅兴建满城,共辖官兵6468人。18万对战120万,满清八旗凭啥横扫天下?西安满城告诉你!这些八旗将士,勇猛异常,清军为与李自成农民军争夺先机,从北京至西安,途中换马不换人,急行5天多即到西安。可见开始的八旗雄兵哪真不是泥捏的。

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是如何挥刀自宫的?西安档子告诉你!

在清代雍正朝之前,全国八旗驻防地中设有将军一职共10处,有清一代,八旗驻防虽变动较大,但西安、江宁、杭州三处驻防却最为稳固。康熙22年设南城之后,满汉八旗官兵人数骤增,雍正年间为8229名官兵。西安八旗军兵不仅数量多,而且战斗力和军容等在各八旗驻防城中也居于首位。康熙42年,康熙帝在西安阅兵后即盛赞西安官兵“人才壮健,骑射精练”。前来西安朝见康熙的藩部官员也称西安八旗官兵“禁卒精练,天下无敌”。乾隆二十二年,原明秦王府内城改建为八旗教场,每月上旬的1、4、7日,中旬的2、5、8日和下旬的3、6、9日,八旗驻防兵在此进行操练。此时的八旗依然是一只雄风依在的劲旅。

康熙时候,天下大定,旗人彻底脱离农业生产成为职业军人,可见八旗雄兵天生就是为了打仗而生,西安八旗兵不满万人,加上家眷合计有3万多人。这些旗人是优越的贵族阶层,不从事农工劳作,也不屑于商业经营,总之什么事都不干,就是等着打仗。一切由政府供养,每月定时领取官银、奉米。

敬禄仓在于陕西布政司东南部,是清西安府的正仓,现在西安人称为东仓,是为旗人提供钱、粮、油的地方,这里存放的是俸米,也就是大白米。旁边就是八旗兵的军火库,旗人每月18日到东仓领“关米”。相对不远处就是永丰仓,现在西安人称为西仓,西仓是存储老仓米和战马草料的地方。

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是如何挥刀自宫的?西安档子告诉你!

八旗军人均三匹半马,每甲编制为125名马甲,每甲有战马500余匹,每月领取的草料名曰:马干。旗人每月由西安将军出具领结,向陕西藩台藩库领取饷银以及马干,连同马干每人能领到四两多银子。每人每月领老仓米一石,约合市斗五斗。到了道光以后旗人多吸食鸦片,因而生活越来越困顿。这时旗人想到了卖战马,卖了马还能省下草料钱。所以到了光绪年间,旗人每甲战马从500匹变成了30余匹。每月领了大米和马干,出了西仓门,直接就卖了。久而久之这里竟然形成了一个市场,就是现在西安的西仓档子。

这汉人也十分聪明,投其所好,卖鸟的、卖兔子的、卖鸽子的、卖狗的、卖鱼的、卖蛐蛐,一应俱全。挣得全是旗人的马料钱,旗人每月要定期进行军事操练,旗人爱玩鸟玩蝈蝈,当他们进入校场后,他们的跟班就帮各自主人提着鸟笼、揣着蝈蝈筒,在校场外等着,训练完毕,提笼架鸟,扬长而去,至此八旗雄兵彻底沦落为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天天打败仗,割地赔款,八旗子弟的俸银也经常欠发,只剩下每月按时发粮勉强度日。

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是如何挥刀自宫的?西安档子告诉你!

战马卖了,军粮卖了,大烟抽上了,也不训练了,能打仗的也剩下2000人了,西安城军事力量全靠新军维持。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新军西安起义,八旗兵不堪一击,西安光复,3万旗人剩下3千人。满城拆除了,旗人不见了,只留下西仓档子这个地名,今天依旧是西安城最红火的花鸟鱼虫市场。

作者: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头条号 / 睁眼看西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号:zxw513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