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论教||教育是什么?

 我执室 2016-05-22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世代基业。有关教育的话题,总能牵出人们或议论、或回忆、或赞美、或抨击……的兴趣。我们以往的教育怎么样?现时的教育怎么了?


明天的教育该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撷取了《东莞教育》“我的教育观”主题系列短文,分享我市校长、老师、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希望能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或共鸣,欢迎积极留言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教育是什么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夏辉辉


观点一:教育就是一件良心的事情。


有人请教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玛格利特·米蒂教授:“发掘出一个原始部落的遗址后,您怎么判断这个部落是不是已经进入早期文明阶段了?”


一般人猜测正确答案可能是在遗址中发现了陶罐或者鱼钩,再不就是发现了碾米的石臼。但米蒂教授的回答却是:“受伤后又愈合的股骨。”她接着解释说在一个完全野蛮的部落里,个体的生死纯粹取决于残酷的丛林守则:优胜劣汰。除了少数特例,多数受伤的个体都无法生存下去,更别说等到骨伤痊愈了。


如果在一个部落的遗址中出现了大量的愈合的股骨,就说明这些原始人在受伤后得到了同伴的保护和照顾,有人跟他们分享火堆、水和食物,直到他们的骨伤愈合。米蒂教授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标志着原始人类开始懂得‘怜悯’,而‘怜悯’正是文明与野蛮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美] R·韦恩·威利斯荣素礼译,愈合的股骨,意林,2011 第8期)


教育,说复杂,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说简单,也是可以的,就是一件凭良心的事。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普遍的弱者,教师能否用悲悯的人性来对待,是对人性的考量。


教育就是良心,一种悲悯的人性。


观点二:教育就是思想塑造。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思想之旅也是人确立自身尊严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价值尊严,在于用价值“服务人生”,即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更多地而言就是思想塑造。


在学习中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追问把学生的思维从一个微小的坐标点上提升起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坐标上观察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看自己的理想与未来,形成的不只是超功利的价值取向,还有对人类共同美的追求、共同价值的追求。


然而,我们很多人几乎忘记了什么是教育,忘记了用“价值”找回教育的尊严。我们所见的教学,往往只强调“知识”与“效益”,而把“价值”抛在九霄云外。知识与效益,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倘没有价值引领,没有把知识和效益升华为服务人生、塑造思想的智慧,那也不能称为教育了。


教育会因精神缺失、价值缺位而沦落为一门不成器的技术工作,教师也无法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一种高尚的事业,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学生因精神的缺失而失去了人生前进的恒久动力。


观点三:教育的过程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认为,知识本身和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具有生命性的。


教育的内容是人类思想的沉淀,当人类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科技成就转化文字载于教科书的那一刻起,就凝固了。


但实际上,这些凝固的历史或藏于我们的生活,或置于我们的性格与情操,或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不为我们所知,静静地等着我们去发现———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人类文化知识的积淀是鲜活的而有生命的,而教育,便是要把这些看似凝固了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从生活中、从我们的性格中、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


通过对这些人类思想的感知,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课堂超时空地演绎着,从而获得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与灵感。


知识的获取其实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交流、认知上切磋、感情上交融的过程,亦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因此,知识的获取过程也具有生命性,学生学习知识的课堂也必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它有着充分的准备与预设,但绝不预设所有答案,它的答案在每个同学心底,千姿百态地呈现出来;它有赖教师的开启与引导,但绝不“一言堂”灌输,而是平等地探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是平等的,不只是人格平等,还包括了智慧的平等;


它有赖于优秀学生的引领,但绝不只是优秀学生的独舞剧,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与众相同、与众不同的看法;它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但绝不沉闷,发现的喜悦、成功的嘉许、合作的愉快都会随时出现……


熊培云说,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让我们给理想一点时间,让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与尊严。

(来源:《东莞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