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盛行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明清家具,只要是品相完好,一把椅子就是上百万元,大件家具更是贵到可以买一栋豪宅别墅。 巴黎Musée Guimet 横向来看,英国,欧洲,美国……几乎全世界著名的大博物馆都有收藏中国家具,在美国加州还有一个老外开设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巴黎Musée Guimet 很多外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家具都超过了中国现有的博物馆之价值。作为中国的家具人,应该很自豪的告诉全世界,我们的家具历史是被全世界发达国家肯定的。 可惜,我们把自己的家具弄丢了…… 可惜,非常可惜的现象是,每次在舞台上讲中国家具历史的时候,无论拿出哪一件家具,问下面:请问这件家具的名称叫什么?沉默,胡乱猜测,但,那可是咱们的家底啊,是在咱们家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居然不知道它叫什么,干什么用。 更可惜的是,从十几年前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开始看到,我们的家具业从生产到销售,卖的是和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产品,所谓的欧式,美式,法式,你去问问欧洲人或者美国人这是他们的风格么? 我们把自己的家具弄丢了,却拣起连老外都觉得莫名其妙的所谓风格家具,这些产品的存活周期有多长,如何传承,又基于什么去创新? 举一个例子,100年前,我们的家里用的家具首先是实用的器物,比如架子床用来睡觉;八仙桌用来吃饭,还可以拜神;太师椅是尊者长辈坐的…… 摆设的物件也是体现文化性又兼顾实用的容器,有钱人家的中堂案子上会有一个计时的自鸣钟,有一个插鸡毛掸的花瓶,还有一个小座屏,屏芯可以是大理石,瓷片,也可以是镜子,清朝时期也叫做帽镜,因为如果家里有为官者,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帽子双手摘下,架在帽镜上,这三件摆设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钟声瓶镜(终生平静)。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家具和摆设是中国家文化的传承那些年,我们的住宅无论是乔迁还是新装修,家具和摆设是不可能扔掉的,那是中国家文化的传承。 看看近50年以来,我们的家具,家里的摆设,用过了,到乔迁新房子,基本上都更新了,有多少家具和摆设是重复利用而保存下来的呢?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各种文化的交流,生活方式的融合,那些传统的家具如果不是作为艺术陈设,很难变成我们的主流家居,那需要创新,需要融合,这是所有家具人都明白的。 但是偏偏在展会上看到有人打着发髻,留着山羊胡子,穿着汉服,装腔作势的摆出古人的生活状态,展示中国明清家具的创新样式(我认为那只是换汤不换药),显然和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产品如何被大众接受? 你说你是做小众的高端群体,我不知道家具业定位的高端是个什么概念,有钱的高端你说是土豪,有文化有品位的群体你说舍不得买太贵的。 我们中国每年有超过3000亿的家居产值,家具人应该提供什么产品去满足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宜家家居在中国每年的产值从2014年开始就突破了100亿元,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 宜家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一直是坚持北欧风格,参考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很实用,价格很适中,最大的魅力是可以DIY。 我陆续买了很多宜家的产品做地产样板房,都经过了重新组合和改装,比如我给墙柜安装了后现代的不锈钢镂花脚,白的玻璃柜重新描绘图案,效果都非常好。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自己的文化去哪里了?300年前,经过了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开始向往神秘东方天国般优雅的生活,那时候正好是我们中国的康乾盛世,无论是建筑,家具,服饰和艺术都达到了顶峰,令西方人仰慕。 Chinoiserie 于是西方出现了一个词,叫Chinoiserie,这个词起源于法语,意思也是融合的,包括了东方,浪漫,神秘,高贵,典雅,宫廷生活…… 现在我们都把意思翻译为中国风,是不够全面的,Chinoiserie其实还包括了日本风格,中东的伊斯坦布尔风格,只是以中国风格为主。 我们可以看到: 他们利用自己的家具器形,只是在表面绘画了中国的图案; 他们还利用中国绘画图案印在墙壁纸上,但是还是他们自己的色调; 一把欧洲传统的椅子造型,却使用中国图案的面料。 屏风是欧洲人最爱的,各种中国漆器屏风被他们用来上墙或者隔断;中国的瓷器被她们拿去做陈设……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喜欢并利用了中国文化,但是却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无论建筑形式,室内格局还是家具器形。 中国现状正好相反的是,近30年以来,中国的建筑,室内装修,家具风格,饰品摆设,我们自己的东西已经快没有了。 中国的家具人没有去研究自己的文化,没有去研究更好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你是做法式家具的,你应该是在法国原住居民家里生活了多年,或者是你的设计师是专门研究法国人生活方式的,但是没有! 中国的家具人在意的更多是如何销售,如何搞定客户,如何挣钱,如何拔高业绩,这些是家具产业的未来么!? 很高兴的是,最近看了一个展会,有一个家具企业在研究如何让中国传统家具体现现代的气质,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融合了现代的艺术形式。销售过程中只是低调优雅的讲述生活方式,关注客户提出的问题并在产品细节上解决,展厅里的人满满的,这样的企业会没有业绩么? 我从事家居业几十年,应出版社的要求写了很多文章,但是现在看书的人太少,所以经常在各类家具论坛做分享,也在家具企业内部做交流。 中国家具业的未来,路还很长,市场潜力非常大。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让中国家具业更加健康,家具人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文作者简介: 旅欧设计师林启,生于60年代 高级室内建筑师 软装设计师 多个大学的客席讲师 八十年代初从事中国古家具修复工作 健康的生活方式,阳光的生活态度 一直坚信设计的魅力源自于各种艺术的综合,曾兼任导演,场景师,摄影师,服装设计师,主持人,男模… 来源:林启家文化陈设设计工作室 原标题:中国家具人,你把自己卖没了 声明: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与我方取得联系。欢迎各媒体合并投稿,QQ:935785802。 ▼点击“阅读原文”,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欧式家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