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说西方遍刮中国风,你知道到底中国风从哪年就有了吗?

 杰夫Rose 2017-11-23

中国风的单词“Chinoiserie”其实是来自法语——没错,西方对于中国风的迷恋和诠释,最早就是从法国开始的。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现在乌泱乌泱的国人在国外爆买血拼,追逐欧美大牌。可在几百年前的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横扫欧洲,成为主流风尚,尤其被王公贵族们所迷恋的,则是来自东方的中国风。

其中最热衷的就是“太阳王”路易十四,这位哥一向以有钱著称,他为宠妃修了一个中国宫,两人平时上班穿汉服,下班养金鱼,没事就举办中国式party,为了装逼,还常常坐着八抬大轿出场。

这应该就是“Chinoiserie”的发端,原因无他,早在此之前,来自东方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就已经掳获了西方人的心。在清朝之前,中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水平,乃至文化发展程度与西方相比一直都是遥遥领先。

中国风通过瓷器、丝绸等传递到西方世界的生活中——这个名词背后所蕴藏的是芬芳的茶叶、自然主义的园林还有富饶的东方宝藏,以及西方对中国这个遥远而发达的东方文明的向往。

乔凡尼·贝利尼名作《诸神的宴会》,中国瓷器是画中亮点

可以说“Chinoiserie”整整影响了西方100多年的审美倾向,因为其风格的鼎盛是18世纪,是年为满清执政,中间很长一段还正好是那位以繁复艳丽的“农家乐”审美著称的乾隆帝主政。

理所当然的,那种富丽的色彩,繁复的设计也就影响到了当时欧洲的服饰、家具、室内装饰、刺绣、染织图案和欧洲本土产的瓷器上,不仅贵族争相以“中国风”风格露面为荣,许多外国设计师和工匠也都在模仿来自东方的设计。


比利时画家Jan Frans VERHAS画中的Chinoiserie。图中可见中国元素的服饰、家具等


“Chinoiserie”,西方人的梦境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模仿(或者说山寨)是并不纯粹的……“Chinoiserie”,这个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风”更像是一个梦境——她瑰丽、诱惑而又神秘,但却从来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而是汇集了许许多多关于对东方的憧憬、想象,以及各种浪漫和传说的聚合体。

——顶多,这里面有一些中国元素罢了。

《中国周制婚礼》,弗朗索瓦·布歇作品,典型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

1765年玛丽·安·耶茨夫人出演《中国孤儿》的肖像, Tilly Kettle 作品

这些欧洲的设计师和工匠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奇特的东方style——

比如欧洲本土的瓷器生产者就把中国瓷器上的石榴“借(山)鉴(寨)”成他们喜闻乐见的洋葱……而一些日式的,甚至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和印度的风格也被杂糅其中,最后呈现出一种中国人也看不懂的“中国风”。

Chinoiserie暴击一波——

18世纪40年代,英国萨尔特伦宅邸 (Saltram House)中张贴的大量中国风壁纸

荷兰胡桃木玳瑁柜放着中国瓷器,Dyrham Park,英国格洛斯特郡

库尔城堡,19世纪的中国风厨柜,最早是用来做书柜

克莱顿楼 (Claydon House)里的“中国风”家具, 英国白金汉郡

18~19世纪,奥拉宁鲍姆宫殿(Schloss Oranienbaum)中国沙龙室细节

巴黎克劳德酒店,中国漆面装饰的大厅

杜奎特的花园

弗吉尼亚雪松楼梯,下面是中国摆设

意大利都灵皇家宫殿-中国室


什么才是真正的China Style?

几百年过去了,当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再度成为被憧憬的掘金之地时,Chinoiserie又再次被欧美大牌们重新提及,并被奉为占领市场的捷径,所以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连串画风清奇的“中国风”新品。

而讽刺的是,许多腰缠万贯的东方新贵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却对出自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臆想,并且杂糅了东瀛风、伊斯坦布尔风、甚至印度风的Chinoiserie顶礼膜拜。

对此,微博历史博主@洛梅笙有过这样的论断:

▍“China style和Chinoiserie差远了,前者是你做本土的设计,后者是你做西方人眼中的本土设计,前者是你作为一个带有文化血缘印迹的人的思维方式,后者是西方文化的寄生虫,如果你没办法突破后者,找到前者,那根本不要谈文化势力以及文化话语权。”

说的一点没错。

老话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文化相差甚远或者只是皮毛之物——他们师法的有清一代那种繁复俗艳的审美风格,本就是从宋至清,中国审美断崖式下降后的低谷。

瓷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宋瓷的含蓄儒雅,自然而又暗含力量的美感,到了清代,已经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如大妈花被面式的张扬浓烈。尤其是在乾隆那里,就已经不是断崖了,简直是负海拔的死海嘛。

好素雅的宋瓷,好俗艳的清瓷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你是中国人就必定懂中国文化——尤其处于今天这种西方文化殖民世界的时代,没有文化自信,不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学习传承,或许你也搞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文明不是书本

文明是代代相传的薪火

是潜移默化的自尊自信

是辉煌的艺术和文学

真正的中国风

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惊艳

自然天成的色彩与和谐

北宋汝窑盘(图:动脉影)

是汉服的服章之美,礼仪教化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是抚琴者静心拨弦,聆听者恭听出神

“一壶酒,一盏茶,一席字,一柱香,时光悠悠,心野无涯。”

赵佶《听琴图》

是“渔樵”的自在与出世

是“耕读”的内敛与入世

是如梅花般的孤独、柔软

却又坚不可摧,韧性十足

只要中国人自己记得

中国风始终是中国的魂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