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宗商品市场2015年回顾暨2016年展望

 遥远的雷音 2016-05-23

大宗商品市场2015年回顾暨2016年展望

 
发布时间:2016-01-27

金融市场聚焦  市场回顾与展望(年终盘点)    

 

原油市场

    原油反弹延续性不足,全年先扬后抑

2015年初,国际原油承接2014年下半年快速下跌走势,1月份继续下探新低,至45美元/桶左右。1月末至5月份,油价展开一波中级反弹,最高至65美元/桶上方。但供大于需的基本面压力没有改善,反弹延续性不足,7月起加速下跌,刷新新低位置,接近40美元/桶。9-10月窄幅盘整,年末再度下滑至35美元/桶,以接近年内最低点位报收。(图1

1 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呈字形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全年WTI原油下跌31%,布伦特原油下跌34.7%,上半年反弹期间,Brent-WTI价差拉宽至10美元/桶之上,年末随着美国市场基本面改善、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除,价差收窄至0.5美元以下。

    成品油领域,国际汽油、柴油、煤油价格跟随原油下跌。美国汽油因上年跌幅较大、基数较低,跌幅相对较小;柴油、航空煤油价格跌幅均大于原油。

    国内市场,发改委全年调整汽柴油定价19次,7次上调、12次下调,特别需要关注的是,12月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但发改委中止了跟随调价制度;据推算,若不中止这一机制,年末国内成品油价应再下调500元左右。

原油市场基本面分析

需求增速超预期

    2014年下半年原油大幅下跌后,市场普遍预期2015年原油需求受益于低价加速增长,预测增长值多在120-150万桶/日。2015年,根据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全球需求增长192万桶/日;四季度油价进一步下跌,增量应不低于前三季度水平,全年原油总需求增速远超预期。需求主要贡献力量来自中美两国——中国增量超过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总和,美国增量是其他所有发达国家总和的两倍以上;特别是美国的需求增长自2014年四季度以来陡然加速,除了经济逐渐复苏作用以外,低油价刺激作用是主要原因。

    2016年,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延续,中国增速放缓但不会发生断崖式危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2014年末多次上调消费税,2015年末取消油价下调机制,不鼓励利用低油价扩大油品消费,虽然2015年末出台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利好政策,但主要目的是提振基础工业和居民大宗消费,对原油消费作用较小。所以,我们判断,低价格边际效果递减现象明显,当前价格已经激发了大量潜在油品消费,即使价格再降,可供挖掘的消费力量不多,预计全年需求将增长150万桶/日,至总量9625万桶/日,需求增速不可能超过2015年。

    供给增长接力进行

虽然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大涨约两百万桶,但供给增长近三百万桶,导致供大于需缺口继续扩大。供给结构特点是:增长的主力棒在二季度后由美国移交至OPEC——美国原油产量增速自二季度下滑,7月份之后周产量逐渐下滑,与此同时OPEC产量明细扩大;非美国、非OPEC以外地区微增,且增幅稳定,主要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墨西哥等国。(表1

1 全球原油供给继续大幅扩张

 

数据来源:IEA, DOE,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本轮供大于求局面始自2014年一季度,至今已延续八个季度,缺口值平均为126万桶/日。尽管需求已加倍增长,但2015年缺口值并未缩窄,反而在上半年大幅扩大,最多时日均过剩约230万桶原油,是油价反弹的主要压力。(图2

2 供大于求缺口2015年并未弥补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美国库存积压,压制WTI油价

    近两年,全球供给过剩量按日均126万桶计算,约有9.2亿桶的总过剩量。按IEA口径下的全球原油库存数据,2014-2015两年间原油总库存增长约5亿桶。

    在此背景下,美国商业原油库存20154月达4.9亿桶历史峰值,此后由于进口输入量减少,原油库存逐步回落,至四季度再次回升至4.87亿桶。WTI原油期货交割地库欣当地的原油库存波动巨大,从年初不足3千万桶,到4月已有6千万桶以上,年末达到6300万桶最高纪录。显然库欣原油库存与WTI油价有显著的同步关系——3-4月、年末时段库欣原油库存快速攀升时,WTI油价也加速下跌。

    另外,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美国油品存储设备总利用率近两年由53%升至57%,余量尚属宽松。2016年因存储设施容量不足,逼迫多头出清的担忧并不存在。所以,美国原油库存仍有进一步增加可能。

    交易市场

    1.期限价差:远期升水年末走低,生产商套保功效将减弱。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进入下跌通道,由于近端价格下跌过猛、远端价格较为坚挺,市场价格结构由远期贴水转为远期升水(contango)。利用较高远期价格卖出套保,是下跌过程中生产商的重要生存手段,特别是北美生产商运用比例较大。

近一年半来,远期升水的特点是下跌速度越快,升水幅度越大。但这一特征在2015年末弱化。1月、7月、12月油价均加速下跌,观察6个月期限的远期升水(6个月后的合约减即期价),1月份最多达5美元/桶,7月份达7美元以上,但12月基本在3美元左右。远端价格不再强势,一方面说明市场对价格迅速反弹期待已减弱,预期油价将低位徘徊较长时间;另一方面,远端卖出收益减弱,生产商套保效果打折,也会加速高成本生产商出局。从空头套保头寸来看,2015年二季度是反弹高峰期,也是多数空头套保头寸建仓之时,年末套保头寸已下降了近一半。(图3

3 套保头寸主要建立在价格反弹时段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2.品种价差:轻油溢价有望走高。

    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跌后,OPEC逆势增产以保持市场地位,特别是2015Q2之后,接替美国成为全球原油供给增长的主力,目前其原油产量已稳定在3200万桶/日之上。争夺市场时,官方出口调整价不断走低,特别是对亚洲地区出口作为重点,被大幅下调。(图4

4 中东对亚洲的出口官方调整价差逐渐走低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我们预计,2016年原油供应市场上,美国非传统原油供给由于成本高、投资后继不足而逐渐挤出,因此美国轻质油需求更为迫切;中东保持高水平产出,特别是伊朗供给重回市场后,重质油供给更为充足。因此,近两年,中东不同油品间的价差变化一直具有轻油较重油(以沙特的轻油品种和伊拉克的重油品种为例)溢价逐渐走低的特征,直到2015年下半年后走高,驱动因素在于美国的供给(轻油)和中东的供给(重油)之间的结构变化。

    2016年展望——供给过剩难以消化,看空基调下关注底部机会

    我们预计,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降至150万桶/日左右;假设中东不出现重大乱局,供给增量将由2015年的300万桶下降至130万桶/日;供给过剩量小幅收窄,约保持120万桶/日水平。

    基于供大于求、库存历史高位的分析,我们建议,以看空态度应对2016年。考虑到原油是消耗型资源,多数油井边际成本的支撑作用,以及30美元/桶(计入通胀调整因素)是原油历史上一贯的大底部,我们预计2016年油价在30美元/桶下方的空间不大。若做多须关注油价反弹的主要机遇,包括中东的政治情况、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北美高成本生产企业的出清速度等因素。

    预计布伦特和WTI原油全年波动区间为[2550]美元/桶。策略上,推荐多WTI、空布伦特的价差策略;推荐在1年期或半年期远期价差较窄时,多远月、空近月的价差策略。

铜市场

    2015年铜价震荡下行

2015年,伦铜市场开于6273.5美元/吨,收于4689美元/吨,最高价6481美元/吨,最低价4443.5美元/吨,下跌25.38%。沪铜走势大体与之一致,下半年价格较伦铜坚挺,开于45500/吨,收于36560/吨,最高价46390/吨,最低价33220/吨,下跌19.86%。(图5

5 LME三月期铜和沪期铜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年初以来,铜市场除个别旺季月份外,基本供过于求,市场空头氛围浓厚,具体走势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1月份,铜价连续暴跌。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已较前期高点腰斩,大宗商品市场整体空头氛围浓厚,对冲基金大量抛空基本金属,铜价连续阴跌,月中瑞士央行放弃汇率上限承诺,月末欧央行宣布推出每月600亿欧元购债的宽松举措,美元指数快速推升,铜价创出短期低点。

    第二阶段为2月初至5月初,铜价拾阶而上。经历长达半年阴跌后,铜市场迎来重大利好,全球最大铜消费国中国进入货币宽松周期,降准降息调控措施接踵而来。同期,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铜矿供给国出现洪涝等灾害情况,供给端出现短缺冲击,并且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反弹近20%,提振了商品市场做多人气,铜价5月初创出反弹高点。

    第三阶段为5月中旬以后,铜市场基本面的明显恶化,铜价震荡下行。下半年伊始,中国公布数据全线疲软,实体消费需求预期趋淡,同期中国发生股灾,铜价随之大跌。8月,随着人民币汇改大幅贬值,套利窗口开启,铜进口大幅增加,境内铜价较为坚挺,随后市场预期的金九银十并未出现,10月开启新一轮下跌,11月底在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联合减产行动下,铜价趋稳。

铜供给稳定增长

精炼铜供过于求

2015年,铜市场基本面恶化,供过于求较明显。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的数据,前9个月供给过剩12.2万吨,去年同期为供给不足37.5万吨。(图6

6 供给平衡情况(过剩/缺口)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铜矿产能高速扩张,支撑精炼铜产量稳定增长

    2010年后,全球铜矿产能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2015年前9个月全球铜矿产能增速为5.0%,全球精炼铜产能较去年同期增长1.9%2054.1万吨,虽然产能利用率有所下滑,精炼铜产量仍较去年同期增长1.4%1684.5万吨。

    铜矿产能利用率在2013年到2014年间达到高位,并在近一年多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铜价下跌大幅侵蚀矿企利润,造成部分高成本的矿企减产、停产。然而,铜价距平均现金成本仍有距离,大部分企业愿意维持生产,保证企业运营现金流。

冶炼费用逐年上涨,使冶炼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保持上升。由于铜矿生产保持较高增速,冶炼企业近年来一直处于较强势谈判地位,较高冶炼费用使冶炼企业减产承诺乏力。(图7

7 铜生产成本与现价

 

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铜需求疲软

全球铜消费零增速

    根据WBMS统计数据,前10月全球铜消费量为1879.8万吨,2014年同期为1879.6万吨,几乎零增长。主要消费国中国的消费总量占比巨大,一旦需求增速疲软,全球其他经济体增量难以抵消这种不利冲击,零增速已是不易。

    中国精炼铜中游消费回暖

    2015年,铜材产量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态势,铜材生产历来有年底冲量情况,由于加工行业利润率下滑,部分企业为了生存,下半年仍新增投产,年底产量增速回暖。但随着铜市场进入挤产能阶段,预计2016年整体增速水平会进一步下滑。

    中国铜终端需求增速下滑

    1.电力行业新增投资没有明显拉动铜消费。中国精炼铜消费下游行业中,电力行业的需求量占到半壁江山。近几年的电力建设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增长。从结构上看,2015年上半年电源投资增速较快,下半年则是出现电网的集中投资,其中2015年前11个月电源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079.1亿元,同比上升6.67%,电网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851.5亿元,同比增长11.31%

    虽然电力建设投资在年底出现较为明显增加,但对电力电缆生产刺激却并不明显。2015年前10个月电力电缆产量为447.5亿米,同比下降2.69%。由于电力电缆等装备耗铜较大,若其产量增速不增加,电力行业投资对铜需求的贡献将打折。

    2.家电行业整体增速仍在趋势性下滑,目前降至零附近。彩电和冷柜产量保持正增长,2015年前11个月累计生产彩电和冷柜14604.3万台和2027万台,分别同比增长7.11%3.93%。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皆负增长。

    3.汽车行业今年产量增速呈现明显V字形,然而全年仍不及去年同期。2015年前三季度车市低迷,101日国家出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对市场起到了明显刺激作用,四季度单月销量创新高。2015年前11个月全国累计生产汽车2183.1万辆,同比下降5.16%

    4.房地产行业铜需求低迷。房地产行业铜消费占总量不足10%,但其牵涉面广,对整体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对铜消费的间接影响要比直接消费大。2014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进一步下滑,前11个月累计新开工面积14.06亿平面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4.7%

    总体来看,国内下游行业实际消耗的精炼铜增速几乎停滞,不及中游行业精炼铜消费量增速,预计未来终端消费的不足将逐渐传导至中游产品,进一步影响中国精炼铜的表观消费量。

    交易所库存上升,保税区库存大幅下滑

    LME铜库存从17.7万吨升至23.6万吨,沪铜库存从11.2万吨增至17.8万吨,与此同时,保税区库存从年初60万降至44万吨。整体看库存水平保持稳定。

    下半年,境内现货紧缺,升水高企,扣除人民币贬值因素后,企业进口仍有盈利,进口商积极性大增,同期保税仓库库存明显下降,LME库存水平也下滑,而境内期货交易所库存水平明显上升,大量进口铜涌入市场,考虑市场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这种现象将持续一段时间。

    废铜新政利好有限,进口进一步缩减

    虽然20157月国家对再生铜的利废企业增值税退税30%,但利好有限,难以显著提高废铜供给。另外,出于环保考虑,海关对废料的检查严苛,废铜进口较去年进一步下滑,前11个月进口废铜327.8万吨,同比下降6.6%

    2016年展望——基本面难以改善,后市不容乐观

    需求方面,全球精炼铜消费零增长。各大经济体难见大的需求增量,即使考虑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增速,明年需求也难现增长。

    供给方面,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速难有大改变,目前冶炼加工的费用仍较高,企业有开工生产动力。主要矿产国对美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矿企大量减产短期难实现,因此供给端预计仍将保持小幅正增长。

    从全球宏观层面看,欧美货币政策仍处分化,美元指数有继续走强的环境,虽然幅度不会太大,但仍将压制铜价。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一年铜价仍存下行空间,考虑价格逐渐接近生产成本,减产能消息容易对短期价格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下行走势可能较过去两年更为曲折。伦铜波动区间[2800,5200]美元/吨,沪铜波动区间为[22000,41000]/吨。

铁矿石市场

    铁矿石市场延续熊市

    2015年,铁矿石市场继续维持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整体走势延续了2014年下跌趋势,但走势特征较2014年有明显区别:一是下跌幅度较2014年有所放缓,全年跌幅在35-40%2014年跌幅达到50%;二是下跌过程震荡幅度加大,一波三折;三是受宏观经济政策、股市波动等市场风险性因素影响,铁矿石走势在一段时间内脱离供求基本面,跟随A股走出上涨和暴跌行情。

国际市场方面,铁矿石价格指数TSI开于70.8美元/吨,收于42.9美元/吨,全年下跌39.75%。期间分别于4-6月、7-9月和12月中下旬有所反弹。国内市场方面,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活跃合约开于505/吨,收于322/吨,全年下跌36.74%。钢材市场方面,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活跃合约开于2550/吨,最高于年初触及2647/吨,最低于12月初跌至1618/吨,年底有所反弹,收于1784/吨,全年下跌31.23%。(图8

8 2015年铁矿石价格走势一波三折

 

数据来源:Reuters, Wind,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产业链整体需求进一步萎缩

    终端需求持续不足,房地产行业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从年度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来看,2013年后,房地产行业已经连续两年内录得负增长,且降幅有加大趋势。数据显示,2013年,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2012.08百万平方米,20141795.93百万平方米,降幅10.7%20151-11月累计达到1405.69百万平方米,同比降幅14.7%

    全球粗钢产量再度下滑,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是钢铁行业由扩张转向收缩,首次年度负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162,744万吨,较2013年增长3.1%20151-11月产量146,687万吨,同比下降1.8%。另一方面,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并在下半年跌至70%的下方,显示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未来钢铁行业去产能如箭上弦、蓄势待发。

    铁矿石进口增幅下降至0附近

受终端需求不足倒逼,中国铁矿石进口增幅逼近零。铁矿石价格从2013年初开始大熊市,2013年和201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随价格下跌而扩大。然而,终端需求不足及钢铁产能过剩最终倒逼至原材料需求端,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增幅首次降至零,111月中,5个月的月度进口量同比负增长。(图9

9 全球钢铁产量转为年度负增长

 

数据来源:Wind,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供给保持宽松格局

    铁矿石供给有增无减,四矿商力拼市场份额

中国钢铁企业进入寒冬,全行业近乎全部亏损。在钢企需求不足情况下,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仍保持了较大的铁矿石产能。各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力拓三季度销售9134.6万吨,同比增长15.9%;必和必拓三季度销量6533万吨,同比增长4.6%;淡水河谷三季度销售9073.9万吨,同比仅增长2.6%。这三家矿企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数据分别为2.45亿吨、2.57亿吨、1.97亿吨。另外,排名第四的矿企FMG前三季累计产量也超过亿吨,达到1.25亿吨。从数据可以看出,力拓为增长幅度最大的矿企。(表2

2 近三年四大矿商产量均有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中国铁矿石港口库存再度高企

    2014年以来,面临巨大的铁矿石库存压力,中国持续降低库存,该趋势一直持续至2015年三季度末,港口库存最低跌至8000万吨附近。四季度开始,港口库存出现回升趋势,深层次原因是钢铁企业去产能步伐即将迈出,钢产量下滑,铁矿石进口却没有同步下滑。预计未来铁矿石库存还将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

    航运市场波动加大铁矿石价格振幅

    今年航运市场波动较大,并影响了铁矿石到岸价格。二季度,航运市场走牛,在一定程度上推升铁矿石价格上涨。然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各类商品需求不足的格局未变,全球航运业面临的运力过剩问题亦没有得到解决。航运景气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上半年大幅飙升后,下半年再度回归弱势,并且创下历史新低。航运市场的波动亦对铁矿石价格上涨下跌推波助澜。

    2016年展望——矿石供给过剩,漫漫寻底之路还将继续

    钢材和铁矿石市场基本面预计仍然保持供过于求格局。需求方面,房地产下行周期延续,终端需求难以好转;钢铁行业面临调结构、去产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势必导致钢产量进入下降周期,从而降低铁矿石的直接需求;供给方面,国际四大矿商在目前的价格下,仍存在一定利润空间,保持市场份额是各寡头目前的基本竞争策略,2016年预计四大矿商不会保价限产,根据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2016目标产量(3.45亿吨、3.60亿吨、2.7亿吨、1.65亿吨)判断,淡水河谷和力拓的铁矿石产量预计均有进一步提升,供给过剩压力犹存。

    基于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我们对2016年铁矿石和钢铁价格维持下跌预期,钢、矿价格寻底之路还将延续。从波动性来看,铁矿石已经从高点下跌三分之二有余,未来市场下跌空间有限、波动加剧,在耐心等待市场反转时点的同时,做空也需更加谨慎。预计国际铁矿石价格指数TSI全年波动区间分别为[30 50]美元/吨,国内铁矿石期货活跃合约区间为[250, 450]/吨。

    执笔人:左其龙、张航、袁匡济

     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