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张经典碟---罗森曼·《巴里·林登电影音乐原声大碟》

 佛家图书馆 2016-05-23
一人一张经典碟——罗森曼·《巴里·林登电影音乐原声大碟》
专辑名称:巴里·林登 / 乱世儿女 电影音乐原声大碟(Barry Lyndon)
专辑艺人:伦纳德·罗森曼(Leonard Rosenman )
唱片公司:Warner Bros.
发行时间:1975年12月18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极度繁忙的间歇,好似大战的间隙,能放松一秒也是好的。正好撞见库布里克的巨作《巴瑞.林登》,结果搭进了的不仅是看电影的3个小时,还费了不少时间查找电影的配乐资料——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所有的十八世纪古装电影中,最好的一部。不说电影本身,摄影、服装、场景,无一不令人折服,配乐,更是。甚至网上有人说,它是一部超级MV。巴瑞.林登的故事,是一个18世纪的爱尔兰凤凰男悲剧性的奋斗史。电影所跨越的年代大致是1750-1789年,从他的童年到中年,音乐上正是洛可可后期、古典主义前期到中期的演变阶段。整部电影的配乐虽然大部分取材于古典音乐,但是并不完全限于这个时期;而是来自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二世、莫扎特乃至到舒伯特等等,以及一些民间音乐。音乐与剧情、极具油画感的画面配合十分恰当而自然,所以,“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古典乐听众的高度评价”。不过,我还是觉得,如果配乐,全部是“本真演奏”(作为电影配乐应该是困难的)的当时的作品多好!那么就会有配合主人公奋斗史的,早期古典到中期古典的演变了。
    相对来说,最配合场景所在时代的配乐可能是著名的Hohenfriedberger进行曲。这部军乐据称是1745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为表彰Bayreuther龙骑兵团在Strzegom(德语: Striegau)附近的Hohenfriedberg(今属波兰)的英勇作战,弗雷德里克二世亲自作曲赐予军团的。Hohenfriedberg战役和欧洲近代史许多涉及到哈布斯堡的战役一样,战史上的光辉(这次战役之后,弗雷德里克二世被时人称为“弗雷德里克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都是建立在奥地利的斑斑血泪基础上。在影片的七年战争时期它已经成为普鲁士的军乐,后来更是成为第二、三帝国的军乐,有的资料说二战后它在德国还被禁演过数十年。进行曲很短小,二部式,电影配乐的配器效果非常好,相当雄壮辉煌,和当时军乐队木管+鼓的效果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虽然有亨德尔的萨拉班德,可由于口味浅薄,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其中的一部小夜曲。它在电影中第一次出现的场景,是作为侍从,巴瑞.林登服侍爱尔兰老贵族和图宾根的王子玩纸牌。夜晚、城堡内的房间、暖橙色的烛光、1760S的洛可可服饰、一老一少两个骗子、红酒、帅呆的曼陀铃、大提琴与乐队……,当即倾倒。当我查到这部小夜曲是帕伊谢洛的作品后,大为兴趣,因为帕伊谢洛正是我十分喜爱的古典时期作曲家之一。帕伊谢洛主要是一位歌剧作曲家,从1764年24岁的第1部歌剧到1808年的第96部,著作何止等身。他的器乐作品,有明显的歌剧的影响,据说对位复杂程度、动机的发展程度逊于海顿、莫扎特,我所听过他的室内乐,乐队作品,确乎如此,但是都很流畅、令人愉悦,所以只好被今人划入二流,一流半作曲家的范畴,也就是音乐会上用来点缀海顿莫扎特的范畴。
    这部小夜曲根据网上的意大利语翻译,大概意思应该是“知道如何渴望”具有浓郁的十八世纪中后期风格,取自帕伊谢洛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里第一幕中费加罗以曼陀林伴奏下,伯爵对罗西娜所唱的短歌。这部歌剧1782年于圣彼得堡首演,在1816年罗西尼的同名歌剧上演前一直受到欢迎,而罗西尼的作品后来则完全压倒了帕伊谢洛的这部。根据维基百科,同题材歌剧还有 1796年 Nicolas Isouard 和1816年 Francesco Morlacchi 的作品。这是帕伊谢洛的这部歌剧的序曲。这是歌剧中该歌谣出现的场景。歌剧中小夜曲应用的场景大多类同,这里也不例外,伯爵唱完了,罗西娜也出来对歌了,可惜大煞风景,才唱了一句,狗就叫了……不过电影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在影片中,光线,构图,配乐,剧情,极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尤其它首次出现时,简直想不到还有比这部小夜曲更适合的配乐了!音乐结构简单,节奏舒缓,没有什么发展。曼陀铃拨出的主题出现在简单的长音伴奏和拨奏伴奏音型之上,恬美之极,而旋律走向,完全符合人的期望,却毫不腻味。之后只是略有简单变化的主题重现,但是这位以旋律见长的作曲家写下的旋律实在是甜极了,令人不能罢耳。它第二次出现,还是在夜晚的城堡(这次是在夜色下的山顶了),小牌桌换成了簇拥着纨绔子弟的牌场,大提琴换成了男高音——甜美少了一一点点,堕落多了一点点。
    这样的旋律,在整个古典主义时期的意大利风格歌剧作曲家那里,是不计其数的,而且,极大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世俗音乐。可惜,绝大部分今天都湮没在莫扎特等少数幸运者的光辉下了,如果不是库布里克的这部伟大的电影和电影作曲家Leonard Rosenman的编配(就这部小夜曲而言,几乎是直接采用。1976年,电影配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或改编配乐奖),恐怕难得会有多少人记得它。然而,这样的音乐,如何没有资格和曾经被误认为海顿所作的,霍夫斯塔特的那部“小夜曲”相提并论呢?联想到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在今天得到的待遇,不免令人嗟叹。音乐,承载了人类无穷的情感。就算在这妩媚的音乐里,伯爵骗心,他们骗钱,这样的音乐自身的美,也是情感海洋的一部分,实在不应该永远地被人忘怀。
    《乱世儿女》是十八世纪欧洲社会的完美展示,一部注定无法超越的杰作!整部电影的配乐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对于那个时代那个人的一生的精彩诠释!
 

  曲目:
  
   1. Sarabande Main Title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 Women Of Ireland The Cheiftains (Sean O'Riada) - Paddy Moloney/Sean Potts
  3. Piper's Maggot Jig(Traditional) - Paddy Moloney/Sean Potts
  4. The Sea-Maiden The Chieftains - Paddy Moloney/Sean Potts
  5. Tin Whistles - Paddy Moloney/Sean Potts(Sean O'Riada)
  6. British Grenadiers(Traditional) - Fifes And Drums
  7. Hohenfriedberger March (Frederick the Great) - Fifes And Drums
  8. Lilliburlero (Traditional) - Fifes And Drums
  9. Women Of Ireland (Traditional) - Derek Bell
  10. March From Indomeneo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1. Sarabande-Duel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2. Lilliburlero (Traditional) - Leslie Pearson
  13. German Dance No.1 In C-Major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4. Sarabande-Duel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5.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Film Adaptation Of The Cavatina (Giovanni Paisiello)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6. Cello Concerto E-Minor (Third Movement) (Antonio Vivaldi)- Pierre Fournier/Festival Strings Lucerne/Rudolf Baumgartner
  17. Concerto For Two Harpsichords And Orchestra In C-Minor: Adagio - Karl Richter/Hedwig Bilgram/The Munich Bach-Orchestra
  18. Piano Trio In E-Flat, Op.100 (Second Movement): Film Adaptation(Johann Sebastian Bach) - Ralph Holmes/Moray Welsh/Anthony Goldstone
  19. Sarabande End-Title (Franz Schubert) -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