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要懂得什么是实用型和趣味型阅读

 昵称32056126 2016-05-23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意义毋庸赘言,但是读书如果不懂区分,就会收效甚微,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今天天鹅君就来教你如何摆脱囫囵吞枣读书状态

本文节选自《超级阅读术》,作者斋藤孝。


█ 区分实用型阅读与趣味型阅读,向高性价比的读书目标迈进

也许有人认为我对所有书采取的都是快读的方法,其实不然,有时候我也会花些时间慢慢品味。

书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种类。比如小说与新书类图书,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但我觉得你还是将它们理解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为好。在日本,一年仅是新出版的书就超过8万册,那种场面,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各种不同生物在里面游泳的水族馆。

为此,我们需要按照书的不同种类来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另外,读书还能分成“实用型读书”和“趣味型读书”。所以,我在读书的时候,会按照不同的目的来调整阅读方式。

实用型读书,指的是以能从书中获得可以实际应用的信息与知识为目的的读书。例如报纸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新闻报道以准确传达事实为本质,无论你怎么读,都不会产生误解。

换句话说,报纸是“单义性的文章”,不需要品味和解释,快速读报可以提高效率。那些实用型的书也是如此,我们只要了解自己该怎么做就行了,不需要花时间来咀嚼文章。

另外,新书类图书中,也有不少属于“单义性的文章”,它们大多是围绕某个主题写成的。尽管每本书在难易度上有些差异,但大体上容易理解,主题明确,这是新书类图书的特点。它的写作方法与那些从不同角度来读便会产生不同理解的书不一样,所以很适合快读。

另一方面,趣味型读书,例如读文学类著作,是以品味为目的的读书。接触文学,意味着渗透到作者的世界观中去,在作者营造的世界里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说到底是一种享乐。由于它以玩味世界为目的,如果快读的话,就好比你用十分钟的时间去吃一套满汉全席,这该有多么浪?费。

例如,在读到以19世纪的俄国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时,或者在读以平安时代的日本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时,你是否进入了那个世界,并感知了生活在那里面的主人公的情感?进入那个作品里的世界,你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这是衡量读书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

尽管有时只是单篇,但也能从多角度来进行解读,这就是“多义性文章”,“多义性”也可称得上是文学的生命。人们围绕夏目漱石、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文学作品,写出了数不胜数的论文。例如,俄国思想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所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运用了复调音乐、狂欢节等概念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读完这本书后,你又想再去读一遍已经读过的作品了。而事实上,在你重读了之后,又有了与前一次读书不同的玩味。

毫无疑问,读这一类作品不适合用快读的方法。我们应该对文学作品加以细读,用自己的理解去揣摩其意义,并让它变得丰满起来,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

另外,还存在着介于“实用型读书”与“趣味型读书”之间的读书。例如,读起来很轻松的推理小说。尽管这类作品不存在多义性,一本书中没有那么多可用来品味的东西,但是,故事的展开十分有趣。它们中既有很厚的书,也有用飞快的速度一晚上就能全部读完的书。无论厚薄,读完后你都会觉得“啊,很有意思”,你一定能感受到某种充实感。也就是说,这是一本也能快读的书。

我经常带着慢慢玩味的感觉花两周时间来读一本推理小说。也许你觉得用两周时间来读完一本书速度相当慢,那是因为我制定的方针是只在乘坐电车时读它。

另一方面,在一本体积不大的新书类图书中却存储着足够大的信息量,因此,用30分钟或一小时读完就是效率极高的读书。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每天都过得非常忙碌,用于读书的时间十分有限。如果每本书都用来细读的话,能读的书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为了能读更多的书,我们需要仔细甄别应该快读和应该细读的书,以此提高读书效率。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你本身需要掌握两种模式,即在短时间内把握内容的“快读模式”和放慢速度的“细读模式”。

只具备“细读模式”的人,一旦需要加快速度时也加速不了;而仅具备“快速模式”的人,即便他想要慢慢品味小说里的世界,但还是会在很短时间内读完书,令他无法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也就意味着,能用快读和细读两种模式读书的人,才能拥有高性价比的读书生活。

本书中,我将各用一整章来详细阐述快读和细读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书,掌握读书的两种模式。


█ 实用书无法锻炼刻苦精神和思考能力,寻找从背后推动你前进的书 

我一直认为,仅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总有一天会不再被人所需?要。

互联网使用起来如此方便,信息量如此巨大,在网上总是能搜索到最新的信息,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变化,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手段将成为必然。

当然,比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他们通过电视和互联网了解运动员的赛况,有时会激发起“我也来试一下”的冲动。但是,通过读书被激发起来的热情和通过互联网被激发起来的热情还是有着轻重、深浅的差别。它们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一过性和持续性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可以说从各种实用型的书中获得信息与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没有多大差异。当下,大量的书中写的是实用性很强的信息,它们告诉你“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书店里陈列着那么多的实用型书籍,充分证明了有很多人需要它们,大家自然会竞相购买。

当然,读实用型的书也没什么不好,有时我们按照书上所写的去做,的确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没能做好的话,只要心里想着“哦,书中说得不对”,不再去看它就行了。不过,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记,无论你读了多少那样的实用型书,都无法锻炼你的思考能力。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现代社会中几乎不存在不用动脑筋的工作,干什么都要发挥思考能力。比方说销售工作,现在已经不存在不需要动脑子的商业活动了。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上最便宜的渠道来购物,不动脑子的商家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完成工作的人,一定是在工作上狠下苦功的人,也就是会思考的人。愿意在工作上狠下苦功这件事本身缺少自发的动力是无法付诸行动的。

显然,无论你读了多少只能从中获得信息的书,都无法让你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找到这样的书,即在读完它的瞬间,你能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强劲的电流穿过你整个身体,又或者犹如一股巨大的冲击力从背后推了你一把。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时代信息泛滥,有人说A的话,必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说B。例如有关癌症治疗的问题,既有主张手术治疗的医生,也有主张不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医生;既有人倡导一天只吃一餐,也有人说一天两餐好,也有说三餐好的。大家各执一词,就连医学界那种观点分明的领域,也常常被各种莫衷一是的信息笼罩。

因此,囫囵吞枣地接受偶尔入手的一本书中的信息,是十分危险的事。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读更多的书,从形形色色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可靠的东西,并从中获益。其中,值得信赖的、能让大家来分享的书,毫无疑问可以举出自古以来就不断被一代代人阅读的古典名著。


█ 关于本书

《超级阅读术》


用阅读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表达力,练就职场和生活所需的强劲大脑,作者斋藤孝是日本最为活跃的教育家,对于阅读、沟通等都有非常深厚的研究。本书中他从选书、速读、精读、输出四个版块,全方位且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创的最强的读书技能。可以帮助读者读得更多,读得更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