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披露】史上最全海昏侯玉器辑录

 1234qinr 2016-05-24


海昏侯墓出土玉器概述


丁哲

2016年3月2日上午,考古工作者在首都博物馆内举办的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布举世瞩目的海昏侯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海昏侯墓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自2011年发掘以来,海昏侯墓已出土玉器、金器、青铜器、铁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其形象再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海昏侯墓出土玉器共计500余件,包括玉璧、玉环、玉珩、韘形佩、玉带钩、玉盒、玉耳杯、玉舞人、龙形玉饰、凤形玉饰、玉熊、玉兽、玉剑珌、玉剑璏、玉剑格、玉剑首、玉牌饰、箍形玉饰、玉管及宝石、玛瑙、琥珀等。其中不少为早期旧玉遗留。以下在分类的基础上,对现发表的资料进行断代并择要简单点评。


一、玉熊,西汉


二、龙形玉饰

龙首前探,体两侧各伸一尖钩状触须,龙身瘦长,逶迤弯曲,呈螺旋形盘旋,头、身、触须处于多个平面之上,整体蟠蜷作立体筒形。表面满饰浮雕龙首纹。器体有一横置的三棱柱形钮,上钻有孔供穿系。

原系史前或商代玉琮,在春秋晚期偏晚至战国早期改制成龙形并雕琢纹饰,后又流传至西汉中期为海昏侯所收藏。


三、玉耳杯,战国末期



四、双熊噬野猪纹玉牌饰,西汉

风格明显受到北方草原民族鄂尔多斯动物纹饰的影响。


五、玉兽,战国晚期?



六、玉舞人,战国末期

造型具象,质感较强。其眼眶斜削,眼球凸出,浮雕直鼻;发型复杂,在两耳侧各有一绺飘扬的卷发,脑后有一细辫,以细密的阴线雕琢头发;着交领宽袖曲裾长裙,衣袖在肘部最宽,腕部收紧,衣袖下部为绹索状,袖口作马蹄形,领口、袖口、曲裾边沿装饰几何纹样,腰带略宽,表面雕有弧线纹,衣褶较多,用斜刀雕琢,颇写实;一袖甩至头顶,另一袖横置腹部。

此造型流行于战国末期,而与西汉玉舞人风格迥异。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玉舞人,当为墓主人生前所藏旧玉。



七、透雕龙、螭纹韘形佩,西汉中晚期


八、透雕龙、凤、螭纹韘形佩,西汉中期


九、“刘贺”玉印,西汉中期


十、龟钮“大刘记印”玉印,西汉中期


十一、龟钮无字玉印,西汉


十二、凤形玉饰,战国末期西汉早期


十三、双龙首玉珩,战国末期


十四、玉箍形饰,西汉



十五、玉环


战国晚期


战国晚期

西汉,未完工,表面保留浅细阴线起稿的痕迹,纹饰似为流云纹


十六、玉璧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十七、虫珀,西汉



十八、玉剑珌

战国末期,左螭首部残断,故在其颈部改雕出一螭首


战国末期,表面浅浮雕一龙


战国末期


战国末期至西汉


战国末期至西汉


战国末期至西汉


战国末期至西汉


西汉中晚期


西汉


战国末期至西汉


十九、玉剑璏,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


二十、玉剑格,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


二十一、玉剑首,战国末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