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印”螭虎钮玉印

 悦乎学习 2022-06-19 发布于北京
“帝印”螭虎钮玉印

文字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黄巧好

图/南越王博物院提供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中,还有一种“虎”。与直接采用老虎造型的虎纹不同,这种纹饰糅合了虎与龙的形象,称之为“螭虎”。所谓的“螭”,是一种想象中的神兽,多指没有角的龙,将螭与虎结合便形成了一种虎头螭身的神兽,战国至秦汉的玉器常见以螭虎为造型或纹饰。

在古代的印玺制度中,螭虎更是彰显着王者的赫赫威仪,是帝王的象征。蔡邕《独断》:“天子玺以玉螭虎纽。”相传秦始皇确立了“天子六玺”的用印制度,规定帝后之玺以白玉为印、螭虎为钮,帝玺又分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皇帝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等六种,而皇后玺只有“皇后之玺”一种。汉人崇尚螭虎,班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1986年发现于咸阳的“皇后之玺”为西汉早期玺印,为阴刻篆书、白玉螭虎钮,实证了秦汉的印玺制度。

南越王墓出土螭虎钮玉印出自墓主腹部,边长2.3厘米、印台高0.9厘米,通高1.7厘米,为螭虎钮白玉印。螭虎钮周围刻云气纹烘托,螭虎盘踞于云纹之上,作隆起状,螭虎首与虎头近似,张嘴露出獠牙,体现了王者威严。印面阴刻小篆,书“帝印”二字。此印应为南越文王赵眜之印,其形制与记载的帝印一致,但直书“帝印”二字尚属首见,可见该印是借鉴了玺印制度后由南越王私制的印章,也从侧面反映了岭南地区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延展。

秦以后,螭虎这种造型和纹饰应用得更为广泛。除了帝印以螭虎为钮,在南越王墓出土的许多玉器上也可见螭虎的身影,如:兽首衔璧玉佩为装饰性玉器,青玉雕成,由一兽首和一谷纹璧组成,兽首左侧透雕一螭虎,虎尾向上卷曲,右侧无装饰,由此形成不对称布局;此外,墓中出土的玉剑饰中也常见螭虎主题纹饰,这些剑饰运用了透雕、线雕、浮雕等技法,雕刻出螭虎、瑞兽、凤鸟等纹饰,将质地、造型、寓意完美地结合起来。与其它瑞兽在装饰玉器中的大量使用相比,螭虎是作为一种寓意吉祥、象征力量的瑞兽存在于秦汉时期的社会认知中的。

来源: 羊城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