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刺|高考语句衔接题训练

 山湖微波 2016-05-24



冲刺|高考语句衔接题训练

 

 

作者:山东淄博 任峰

编审:赵怀兵

发布:公众号yuwenyuekan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于是,中国人在循环中找到了对抗死亡的力量,因为所有流逝的生命和记忆都在循环中得以再生

②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对于时态的变化非常敏感

③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时间则更像一个哲学的概念

④中文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那是因为在中国人的精神结构里,时间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⑤对他们来说,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将来是将来

⑥过去、现代、未来的关系,有如流水,很难被斩断;所有的过去,都可能在现实中翻版,而所有的现实,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未来的模版

(祝勇《永和九年那场醉》)

答案:④⑥②⑤③①

 

2.选择最恰当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3分)

人有优良的品质,__________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__________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__________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__________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答案:(1)又有/也有/还有(2)好比/如同/就像(3)才(4)如要/要想/如果要

 

3.选择最恰当关联词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3分)

这次江南之行呢,苏堤柳色,玄武波光,____怡神悦目;而更让我动情的,____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的美。啊,那船舱内胶东少年的片言之礼,那古寺前江南少女的半伞之助,____,这山路上关中小伙子的一杖之谊,究竟该如何估量?我心头的感受,_____该怎样描摹呢?

(韩少华《温馨的风》)

答案:(1)固然(2)则是/却是(3)还有(4)又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_______________-;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并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发生障碍。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又不陷于孤独,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尽管注定孤独,仍然会感觉到孤独的可怕和难以忍受。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悲剧性之所在。

(周国平《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答案: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

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历史宛如一条流淌的大河,下游宽阔浩渺,上游狭窄曲折,若要一直往上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及至源头,往往发现几同游丝,甚或变得模糊不清了。所以古人对华夏大地上最重要的一条大河——黄河的源流,就争论不休,多有歧义。小国的历史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来,越古老的距离今天越遥远,也就越混沌。 (陈峰《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

答案:便越发感觉到河道的细小;泱泱大国的历史也差不多这般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可以让你与众不同,“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贴切的一种表达。文史子集外加科学一类,读之与不读有天壤之别。书多读之士,知恐惧,知羞耻,知艰难,古人以为有此三知方可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惜,今天这类躯壳充斥视野。

读书的作用为了不成为躯壳而已。读科学书,让你多一分理智,多一分逻辑,继而让你的分析更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哲学书,让你多一分思辨,多一分智慧,继而让你的思想更深刻……

 

答案:无此三知仅有人之躯壳而已;读文学书,让你多一分情感,多一分形象,继而让你的情感更细腻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大家最爱引用来赞誉徽州漂亮的诗词。白墙黑瓦、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目光看哪儿,哪儿都美。山是青黛一抹,水是碧绿一缕,水绕山盘,构成一尊盆景。道不尽徽州的古典,说不完徽州的诗情画意。正如一副对联所说:水声勾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徽州之美,不仅在山水,更在楹联之上,正如“漫研竹露裁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一副副楹联,陶冶着徽州人的性情,涵养着徽州人的人格,导引着他们人生的航程。

答案:山色诵画情;

细嚼梅花读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