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玉芬:两个故乡,一样深情

 茂林之家 2016-05-24

  1996年的8月4日,赵玉芬和曹培生在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上,用严密的理论和大量的实验结果,从化学模型、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三个方面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

赵玉芬:两个故乡,一样深情

  海峡两岸都是故乡

  人们耳熟能详的台湾歌曲《橄榄树》中有句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当我见到中科院院士赵玉芬教授的时候,心中不禁浮现出这首感人的歌曲。赵玉芬女士1948年出生在大陆,1949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她被父母带到了台湾。赵玉芬的老家在河南淇县,她说,小时候妈妈常常给她讲家乡那条清澈的淇河和岸边密密的杨树林,还有远在故乡多年未见的外祖父母。年轻的赵玉芬的心里有一个愿望:有机会一定要回河南淇县去看看外祖父母。

  1971年她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拿到入学通知书时,家境贫寒的她却因没有足够的钱买机票而为难。有人给她出了一个主意,用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证书作证明,向航空公司赊钱买机票,以后每月偿还航空公司30美元。临别时,母亲含着眼泪对她说:“妈妈养了你20多年,你这一走是不是就不回来了?”她安慰母亲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然而,人生的许多景况是无法预测的。1978年她从美国去河南淇县探望外祖父母,台湾当局因此禁止她回到台湾。“我的故乡在远方”,又成了赵玉芬对母亲思念的寄托。而当1996年赵玉芬功成名就再次回到台湾,已是离台25年以后,母亲已不在人世。1971年与母亲的惜别,竟成了天人永隔的最后诀别。

  回到大陆开创事业

  赵玉芬刚到美国的时候,杨振宁教授回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作了一次有关中国见闻的演讲。他介绍了祖国的情况,谈到了大陆的科学家还在进行着科学研究工作,还介绍中国的最新考古发现,展示了一枚出土的铜镜。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来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赵玉芬作为台湾留学生的代表向中国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献花。赵玉芬经过几年时间多方打听和联系,在1978年终于得到了老家河南淇县的消息,与外祖父母取得了联系。这一年的夏天,赵玉芬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时年90多岁的外公是前清的秀才,见到外孙女回来高兴得当场挥毫泼墨。忆起那时的历历往事,赵玉芬说:“我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以前在台湾,我对自己来自哪里,我的祖先是谁都很茫然。没有根,人好飘浮啊”

  这次的故乡之行,改变了她的人生之路。她访问了北京、上海、天津的化学研究机构,发现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当得知赵玉芬1975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并正在纽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柳大纲先生热情地对她说:“欢迎你到我们这里来工作。”

  1979年,赵玉芬告别了纽约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夏皮洛教授,回到了祖国,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1986年,她的研究论文《有机磷试剂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赵玉芬转赴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1990年,她的研究成果《N―磷酰化氨基酸的新性质》获中科院三等奖。1991年,赵玉芬以大量实验结果和严密的理论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并提出磷元素是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的学说,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91年赵玉芬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女院士。1993年赵玉芬任清华大学有机磷开放实验室主任,并于当年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5年,赵玉芬当选为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由于眷恋着台湾那温暖湿润的气候,赵玉芬来到了与台湾有着相同气候条件的福建厦门,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促进两岸学术和亲情交流

  回到大陆多年来,赵玉芬一直希望能为海峡两岸的同胞做点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2002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赵玉芬提出以厦门市为中心,建设“海峡化学生物科技带”的提案。提案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以及台湾化学生物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响应。

  赵玉芬认为,福建的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大多数是从事化学生物研究的。福州的微生物技术走在全国的前列,厦门大学有化学化工学院这样一流的学科群体,有生命科学、海洋科学、医学科学等生物科技资源。与厦门仅一水之隔的台湾也拥有一批化学生物领域里的科研精英,有丰厚的科技、产业、资金资源。如能很好地利用厦门的地域优势,将两岸的科研力量团结起来,吸引投资,带动产业,就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并促进东南沿海经济和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各界的支持下,这一构想正在一步步向前推进。赵玉芬向福建省和教育部申办了两个有关化学生物及医药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培养着一批化学生物领域的博士和硕士科研人才;承担了福建省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及抗病毒抗肿瘤药物设计研究等两个重点科研项目。赵玉芬带领她在厦门大学的科研小组经过3年的攻关,成功地完成了生物医药――“丙谷二肽”合成的中试过程,为这一全新的合成方法申请了中国和国际专利,并以该项目为核心技术注册成立了“厦门厦大肽谷药业有限公司”,全力推进该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丙谷二肽是一种营养药物,对处于生命危急时刻的病人起着重要作用,及时补充丙谷二肽,可以显著缩短病人治疗和恢复的时间。丙谷二肽在欧美等国已经普遍应用,而目前在中国只能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赵玉芬研制成功的新的合成方法,其市场价值不可限量。

  1996年以来,赵玉芬多次回到台湾,凭借师生和学术的联系,促成了厦门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成功大学结为姐妹学校;并成功地举办了4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研讨会”。今年4月,第四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研讨会”召开,吸引了台湾产业界参加,使两岸在生物技术与医药方面的合作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生命起源新说

  生命从哪里来?赵玉芬和曹培生在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上,用严密的理论和大量的实验结果,从化学模型、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三个方面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揭开了生命起源这个和进化史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类似的千古之谜的谜底。

  长期以来,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大派别。蛋白派认为蛋白是生命的起源,先有蛋白后有核酸;核酸派 则认为先有核酸后有蛋白。

  赵玉芬和她领导的实验室,在从事磷化学的研究中,不仅发现磷元素在生命化学过程中起 着主导作用,磷是生命化学过程的调控中心,而且在大量实验中发现磷酰化氨基酸具有自我催化作用,即磷上酯交换、磷酰基 转位及自身长大现象。

  自1991年起,赵玉芬和合作者、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曹培生共同提出:磷酰化氨基酸是蛋 白和核酸的井同起源。作为最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磷酰化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它既可以自身组装成蛋白,同时可以与核苷合成核酸。

  赵玉芬等人的研究在国内外生命起源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执行委员拉茨卡诺·安东尼奥等权威科学 家认为,赵玉芬的报告是一项“激动人心的重要成果,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很有价值”。瑞士的路易斯教授从事生命起源研究数十年,他对赵玉芬说:“我花了30年的时间寻找能自我进化的分子,但没找到。现在你们找到了,你们成功了,我向你们祝 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成都计算所研究员张景中也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根据实验结果而归纳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公式,用高度简洁的数学形式,概括地阐述了磷与核糖和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公式在数学 上是合理的,在化学上有丰富的内容。”据悉,这项研究成果在生物工程、基因治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人物百科

  赵玉芬,1948年在大陆出生,1949年随父母去台湾。1971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1975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博士学位。1979年回到大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88年至2004年,任北京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0年起任厦门大学教授。1988年以来,任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