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朝去除

 天长_地久 2016-05-24

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朝去除

2016-01-06 10:37:35 来源: 网易健康综合(北京)

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在颈肩部、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广泛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的治疗。

(原标题: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消退以后,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属于带状疱疹的后遗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灼痛、刺痛、跳痛或刀割样痛,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有极大的杀伤力。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发病率为1.4‰-4.8‰,约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患者的75%左右。该病是疼痛学界的巨大挑战,被“誉”为“不死的癌症”,是中老年人健康的潜在杀手。近日,我院疼痛科采用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技术成功为一位被上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了15年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黑龙江患者马某某,女,58岁,因右上肢疼痛15年,加重3个月入院。既往有明确带状疱疹病史,之后出现右上肢内侧、右颈肩部刀割样疼痛。3个月前,患者右上肢内侧、右颈肩部疼痛加重,为阵发性刀割样、过电样、针刺样疼痛,约5-10min一次,发作时伴右上肢大幅度抽动。由于疼痛程度剧烈,连穿脱衣服都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夜间常常无法入睡。患者曾辗转全国多家医院治疗,但疗效甚微。入院时患者托着右上肢,不敢触碰,满脸痛苦面容。

考虑到患者长期重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史,疼痛科医生拟定择期行右侧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方案。2015年12月21日在局麻下行右侧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后仰,C形臂置于患侧,影像增强器向患侧旋转45°,在斜位相上找到C6-7钩椎关节,靶点位于钩椎关节略下方(图1)。局麻后,采用“射线引导法”,用5cm长射频针沿射线方向刺入,直至骨质。正侧位相显示穿刺针位于C7椎体外侧缘略偏内处,位置正确。给予脉冲射频治疗,脉宽20ms,频率2Hz,温度42℃,时间600秒。脉冲射频结束后,注射造影剂1ml,见造影剂沿C6~T1椎体前外侧上下扩散,造影剂显像清晰,椎管内未见造影剂扩散(图2),排除血管内注射和椎管内注射可能,缓慢注射0.25%罗哌卡因6ml,拔除穿刺针,术区压迫止血10min,结束手术。

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图1)星状神经节射频的靶点

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图2)穿刺针位置及造影剂扩散情况(斜位)

术后患者右面部即刻出现明显霍纳氏症(Horner征):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证明星状神经节定位非常准确。同时,患者右上肢内侧、右颈肩部疼痛完全缓解,不自主抽动完全消失。“我终于可以回家过一个无痛的新年,太感谢你们了!”两天后患者带着满意的笑容踏上了返程。

星状神经节星状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并发出分支经灰交通支连接第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随之分布至头颈及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还发出分支至邻近的动脉,沿动脉分支分布在头、颈和上肢的平滑肌及腺体。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在颈肩部、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广泛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的治疗。

本例患者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后右上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完全消失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1)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星状神经节阻滞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血管舒张,可改善颈神经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2)抑制疼痛传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后,交感神经被阻断,颈神经的痛觉传导受到抑制,从而缓解疼痛;(3)通过下丘脑机制,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作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除阻断交感神经发挥作用外,还可通过下丘脑机制,调节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系统,有助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链接: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蛇盘疮 ”等。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约有10%的患者会遗留有神经痛。而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最高,可达50%-75%,且随年龄增长带状疱疹转变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几率明显增加。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容易罹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身体的免疫下降有关,一般是在老年人或是体质较弱的患者身上出现,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图3)带状疱疹,皮疹位于胸背部沿肋间神经分布

如果带状疱疹已经消退,但仍遗留有皮肤的色素沉着和剧烈的疼痛,那就意味着疾病已经转变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水痘和带状疱疹都是急性发作的疾病,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则是属于慢性疼痛的范畴。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图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部位位于颈肩部沿颈丛神经分布区域

沿受累神经分布的疼痛感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可伴有麻木、感觉过敏、感觉异常如蚁走感,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这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继续发展上行侵犯脊髓背根神经节,造成疼痛信号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一些病人由于剧烈疼痛连衣服都不敢触碰,这就是痛觉过敏现象产生。

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

(图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见疼痛类型

那么怎样有效的防治癌症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呢?

(1)出现带状疱疹后,要早期应用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改善循环等综合性治疗手段。对于抗病毒治疗,大多数人可以理解,毕竟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那为什么还需要进行镇痛治疗呢?因为,尽早进行疼痛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疼痛的恶性循环。根据相关研究,在状疱疹早期进行镇痛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不能等到已经有明显的神经痛出现后,才考虑进行镇痛治疗,往往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如果发现疱疹已经消退,皮肤恢复正常或遗留色素沉着,但仍有剧烈的疼痛,包括自发痛和触诱发痛,则说明已经进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阶段,这时必须尽快到疼痛专科进行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进行神经阻滞、神经根射频、硬膜外镇痛乃至脊髓电刺激等治疗方式。研究表明,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个月内,进行积极的镇痛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疼痛的程度,减少疼痛的病程;如果在6个月以后再进行镇痛治疗,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

文/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毛鹏 司马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