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基 本 知 识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三大分支是: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 2.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风度”,“魏晋精神”即是彼此影响的产物。 3.南北朝时,玄学与佛学合流。 4.魏晋是文学自觉和文学独立的时代。 5.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主要在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6.品评才性的风气,直接影响到魏晋南北朝对作家的品评。 7.两汉时期,第一个著文品评作家才性的是司马迁。 8.汉代文学理论的作家论主要体现在对屈原的品评上。 9.《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鉴赏论”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知音》。 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用的两种文学鉴赏方法是:味诗法和意象法。 13.魏晋南北朝文体论研究的成就与当时文学创作中的拟古风气密切相关。 1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周详地讨论文体问题的是刘勰,他的《文心雕龙》从《明诗》到《书记》,以20篇的篇幅集中探讨各种文体问题。 15.曹丕文学理论的文章除了《典论·论文》之外,还有《与吴质书》等。 16.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才性和作品的风格三点。 17.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年轻时在洛阳得到文坛领袖张华的赏识。官至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18.陆机《文赋》大约作于他40岁左右。这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19.陆机撰写《文赋》的目的是想通过论文学创作中物、意、辞三者的关系,来说明“作文利害之所由”。 20.陆机的审美理想是:应、和、悲、雅、艳。 21.陆机用比喻的方式论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22.陆机《文赋》中的“体”是体裁与风格的总称。 23.陆机《文赋》共分析了十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风格特征。这十种文体是: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24.葛洪非常推崇王充的《论衡》,称王充为“冠伦大才”。葛洪著有《抱朴子》,其中的“文”主要指学术著作。 25.“立言者贵于助教”是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出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