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节 《文赋》

 JwwooLIB 2017-06-17


一、陆机简介

陆机,生于魏陈留王景元三年(261),死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祖父陆逊为东吴丞相,父陆抗为大司马,从伯父陆绩则是汉末著名的经学大师,世代簪缨,家学深湛。《晋书·陆机传》云:“(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陆士衡一生遭际多舛,二十岁时,北魏楼船破吴,其兄多被戮,陆机与弟陆云“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约有十载,世称“二陆”。晋武帝太康末年,与弟同赴洛阳,拜谒当时名流张华,张对其非常推重,一时颇有文名,钟嵘《诗品》称其为“太康之英”。诗作与潘岳齐名,有“陆海潘江”之名。后陆机曾官拜太子洗马、著作郎、尚书中兵郎、殿中郎。八王之乱时,投奔成都王颖,为参大将军军事,又为平原内史,因此后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为王颖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鹿苑,被诬遭害,弟云及两子一并被杀,时年四十三岁。

二、《文赋》简介

《文赋》写作年代,颇多争议。杜甫《醉歌行》云:“陆机二十作《文赋》”,后人疑之。近人逯钦立根据陆云《与兄平原书》第八提到《文赋》,断定《文赋》作于公元301年。现在基本认为《文赋》作于吴亡后隐遁时期。

《文赋》是中国古代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其中的很多内容是后代文论非常宝贵的理论资源,比如清代的章学诚就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本于《文赋》,“刘勰氏出,本陆机说而昌论文心。”(《文史通义·文德》)像《文赋》这样几种讨论文学问题的作品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在陆机时代,一整套文学问题已经被提出,在士人当中被广泛讨论,而且也确定了一系列专门论述文学问题的术语范畴。陆机自己提出了若干新问题,他用以讨论这些问题的术语来自于不同领域,把这些术语应用于文学批评。在《典论·论文》中,曹丕讨论的文学问题固然有了一种新的表达,可仍然是被限制在汉代的理论表达中。陆机虽然讨论了一些传统的问题,可是他第一次提出了一种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表达,这一点是前无古人的。

《文赋》既是文学理论也是文学作品,《文赋》的独创性部分来自于它形式上的这一特点,这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理论表达形式,既然谈的是文学,讨论本身也必须是文学性的,这种讨论内容与讨论方式的同一性,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的真正完成。在《文赋》中首先将所讨论的文学问题放置在一定的宇宙论前提下,其次又是使用了传统的铺排技巧,形成了统一的文本格局。

陆机摆脱了以往的文学问题,诸如文学的道德追求、社会背景、伦理关怀以及个性表现等等,《文赋》显示了一种新型的理论兴趣:在创作中表现出的作家心理以及这种特殊心理的宇宙论基础。整个文学创作过程被有序地呈现为一种整体模式,从宇宙论到个体心理活动的细节被整体性地包括在对文学的论述中。以《乐记》为代表的陆机以前的文学理论认为,心理活动受到外物的扰动而不能自己控制,对文学本质的捕捉是在一种完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得到的。而在《文赋》中,作家的心理活动在不断地寻找某种特殊的契合点,而这里就是新的文学观念的开始。

三、缘情说

《文选》李善注云:“诗以言志,故曰‘缘情’。”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表达固然根植于传统的理论表达,但他用“情”代替“志”,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表达。“诗言志”作为早期诗学的经典定义,其中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非常明显,经过汉代经学的阐释,“诗言志”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的理论表达。在陆机那里,通过以“情”代“志”,扩展了“诗”的源初意义,以便更精确的说明诗歌的真正范围。“绮”本来意义指丝织品上的花纹,在陆机那里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风格。这种风格是纤细、“轻浮”的美,描述色彩鲜亮,复杂而诱人的特点。沈德潜在《说诗粹语》中认为陆机的“缘情”说使得“言志章教,惟资涂泽,先失诗人之旨”。纪昀《云林诗钞序》:“知‘发乎情’而不必‘止乎礼义’,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陆机在曹丕“辞赋欲丽”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绮靡”的主张,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到了一种整体改造的时代,对于早期的儒家礼教教条进行了自主的理论改造。同时,陆机和曹丕一样,将每一文体与某一特征联系在一起。各种文体之间彼此区别的原因是方式或者样态。而在这里又有一种更深刻的理论结果:把作家的特征和文学效果的特征杂糅在一起,体现出了今后在古代文论中重要的理论倾向,即文学就是要把作家的内心状态充分传达给读者。

例题解析

论述题

简论《文赋》的理论意义。

《文赋》是中国古代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其中的很多内容是后代文论非常宝贵的理论资源,比如清代的章学诚就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本于《文赋》,“刘勰氏出,本陆机说而昌论文心。”(《文史通义·文德》)像《文赋》这样几种讨论文学问题的作品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在陆机时代,一整套文学问题已经被提出,在士人当中被广泛讨论,而且也确定了一系列专门论述文学问题的术语范畴。陆机自己提出了若干新问题,他用以讨论这些问题的术语来自于不同领域,把这些术语应用于文学批评。在《典论·论文》中,曹丕讨论的文学问题固然有了一种新的表达,可仍然是被限制在汉代的理论表达中。陆机虽然讨论了一些传统的问题,可是他第一次提出了一种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表达,这一点是前无古人的。

《文赋》既是文学理论也是文学作品,《文赋》的独创性至少部分来自于它形式上的这一特点,这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理论表达形式,既然谈的是文学,讨论本身也必须是文学性的,这种讨论内容与讨论方式的同一性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的真正完成。在《文赋》中首先将所讨论的文学问题放置在一定的宇宙论前提下,其次又是使用了传统的铺排技巧,形成了统一的文本格局。

陆机摆脱了以往的文学问题,诸如文学的道德追求、社会背景、伦理关怀以及个性表现等等,《文赋》显示了一种新型的理论兴趣:在创作中表现出的作家心理以及这种特殊心理的宇宙论基础。整个文学创作过程被有序地呈现为一种整体模式,从宇宙论到个体心理活动的细节被整体性地包括在对文学的论述中。以《乐记》为代表的陆机以前的文学理论认为,心理活动受到外物的扰动而不能自己控制,对文学本质的捕捉是在一种完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得到的。而在《文赋》中,作家的心理活动在不断地寻找某种特殊的契合点,而这里就是新的文学观念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