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1121)麟游 唐九成宫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九成宫,"九成"者"九重"或"九层"之意,言其高大,在麟游县城内。原是隋文帝时建的,名仁寿宫。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http://image97.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5/2419/72511324_1)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更名九成宫。唐高宗时一度改名万年宫,后又恢复原名。周垣1800步,并置禁苑武库存及宫寺。规模宏伟,景色壮丽,为隋唐离宫之冠。
麟游县县城的山脚下,杜水潺潺东流,被一个由北向南伸入河中的小山嘴拦住,名石嘴湾。山背旧有凌虚阁,阁虽毁而基址依稀可辨。经东北沟、梳妆台、水漫岭、天台寺到西北沟,即九成宫的遗址。在东西两沟之间有山叫天台山。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http://image97.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5/2419/72511324_2)
天台山上面的主峰叫九龙殿,也叫水漫岭。岭上的九龙殿就是九成官的排云殿。周围平坦约九亩。在荆棘从中,遗有柱础、古块、残砖、破瓦,两旁并有土阙遗址各一。正南面临悬崖,深约百丈。北面连接一条北来南去的山脊,再北端有圆丘陵式的山峰。
九龙殿下东面的平地上,遗有一个夯筑长宽18米的土台,当地群众叫梳妆台。西面是连续的土山,山头西南两面是峥嵘的石崖,上有唐代的福昌院,亦名天台寺。
天台寺西北山坡上,有贞观六年立的"九成宫醋泉铭"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书法秀劲,圆润,一丝不苟,为欧书中的上品。现建碑亭,附唐高宗撰"万年宫铭并序"碑。
从九成宫遗址正南跨过杜水,便是凤台,相传因隋文帝时落过凤凰,故名。凤台西南面还有一处土台,传说是唐王点过兵将的点将台。再南下到栗川村,有冬日不结冰的"御泉"。"御泉"对面东南方有一所叫宫坪的村庄,传说是唐宫官府所在地。
1980年5月,在遗址内发现一座唐代石砌水井。井台呈方形,每边长6.52米,井台上部用边长0.25米的方块素面石板和长方形石条砌成。井口为圆形,直径1.06米,周围雕有八瓣葵花形图案。井口外边有四个相距为3米的柱础石,直径为0.28米,中间有圆形小孔,孔直径为0.14米,孔深0.3米。井台上的砌石、柱础石和井口的图案都磨研、雕刻得异常精致。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http://image97.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5/2419/72511324_3)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http://image97.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5/2419/72511324_4)
九成宫遗址上的唐井至今还保存得相当完好。从这眼井的形制就可以窥见一些盛唐气象,制作一丝不苟,严丝合缝,既美观又实用,井沿四周雕刻的葵花图案不光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有防滑的功能。![[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 [转载]陕西麟游 <wbr>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国保)](http://image97.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5/2419/72511324_5)
这就是《九成宫醴泉铭》碑,大概是中国书法史上除了已失传的《兰亭序》外最著名的作品了,学书法的人大概有一半是从临摹此碑入手的。碑面因历代摹拓太多已光滑照人,字迹也相当模糊。如今为了保护文物,外面用玻璃罩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