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苏轼38:人间有味是清欢

 江山携手 2016-05-24

读苏轼38:人间有味是清欢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人间有味是清欢”,在苏轼看来,人世间最耐人寻味的,是“清欢”。比如那细雨斜风的晓寒,那淡烟疏柳的晴滩,那雪沫乳花的午盏,那蓼茸蒿笋的春盘。“清欢”,即是那些寻常的景物、寻常的茶蔬,仅此而已。

其时,年近半百的苏轼,出任汝州“自卫队长”,可谓仕途多舛。然而在一路上体察着清淡而雅致的人间真味,足见苏轼的豁达与超越。

“人间有味是清欢”,正如流行歌所唱:“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绚烂至极,复归平淡”,想必说的也是这个理。

诸葛亮有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更是一种境界,一种至高的思想境界。大概也只有在澹泊和宁静的景况下,才能体悟到“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哲理和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