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苏轼53:佳人犹唱醉翁词

 江山携手 2016-05-24

读苏轼53:佳人犹唱醉翁词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该词一方面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感慨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深秋时节,淮河就失去了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只听到水声潺潺,那大概是颍河的幽咽悲切吧。您虽远去,但歌女们至今仍在传唱着您的“醉翁词”。转眼间四十三年过去了,真如电光一闪而过

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人生如草头秋露,明澈圆润,流转似珠,却倏忽而逝;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而到了十六,月轮就要缺一分了。当年识翁之人,存者亦已无多,眼前者,只有自己,以及西湖波底之月而已。

“佳人犹唱醉翁词”,“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的词,如组词《采桑子》等。数十年之后,歌女们仍在传唱,足见颍人思公。这不光是思其文采风流,更重要欧阳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此人民一直怀念他,传唱他的词,立祠祭祀,就是最好的说明。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自然难以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宏愿,也无法得到“佳人犹唱醉翁词”的怀念,但有一句话,我们却可以作为你我人生追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即在某个区域,或某个系统,给自己留下一个好的口碑。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我想大概有如下三个途径。

一是为人正直。为人处世,不损人,不偏颇,不做昧良心之事。所谓“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二是与人为善。待人接物,宽容为本,不争强,不好胜。所谓“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三是精通业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个职场人,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有专业特长。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但愿你我某一天也有这样的人生际遇——

“自己去意已决,观众恋恋不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