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此词写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 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词的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道出缅怀之情——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这正如当下许多人所说,“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更有甚者说,“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却没用完”,等等。 诚然,这样的说法很实在,也很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超脱,灵魂上的解脱;但是,事实上有许多人,一边说着这些消极的话,一边在努力地工作,拼命地挣钱,积极地追求着那些所谓身外的名和利,所谓为了子孙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孜孜不倦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这大概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可爱之处吧,尤其是受了几千年儒家思想浸润的中国人的可爱之处。 “休言万事转头空”,就连大雁飞过了,都会留下几声鸣叫,更何况我们这些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呢?所以,珍惜拥有的一切,包括亲情、友情乃至擦肩而过的缘分,这样,我们更为可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