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言万事转头空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9-05-19

(2019-05-08 19:10:04)


我来,远山来与此堂平;我走,远山来与此堂平。世间万事不因我之来去有丝毫更易,九陌红尘里,我乃百代一过客。人一生不过雪泥鸿爪,何况瞬间羁旅所之。

春夏之交,繁花渐息,草木际天,池中绿竹清风高逸。眼前这高门深院,古茂堂皇的平山堂,堂后那个千年前顶戴峨冠之人,几乎让我泪眼婆娑。与此堂渊源颇深的两位古圣文贤,我对他们膜拜已久,与之神交已久。物因人贵,堂以人名,虽不能再睹先贤真容,而来此堂前,见之亦可解忧。

          休言万事转头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是,此一时期谪守的不止滕子京一人。宋仁宗庆历三年,以范仲淹、韩琦、富弼为首倡导的“庆历新政”,欧阳修亦参与其中,欲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革新自然触犯了既得利益者,就连宋朝最好的皇帝仁宗皇帝也未能保住革新派。改革仅一年余的庆历五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韩琦、富弼被贬,欧阳修上书为其分辨,于是贬滁州,政途不幸诗途幸,文学史上多了一篇人人歌之的不朽之作《醉翁亭记》,“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他颓然其间,假装醉得开心潇洒。这不朽的名篇,我今再诵,虽不免黯然感慨,却觉久历弥新。

 不久欧公改知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眼中的娉娉袅袅,楚腰纤细,姜夔目中的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此时已是庆历八年,扬州的秀逸风光及文化气息,让这位文章家略解贬抑之劳。他于大明寺西侧,仙人旧馆内建平山堂,作为与从人宴游之所。堂木古奥深雅,堂筑堂皇气派,“平山堂”三个大字,端然居中。堂前古藤盘根,下有石砌平台,台前围栏,栏下深池,修竹于池中,因风摇曳。平山堂后便是东坡因敬仰恩师续建的“谷林堂”。堂高处可驰目远山,息止亦幽静清凉。高人择佳处,丝毫不错。那年夏天,这位风流儒雅的文章太守,与群儒宴游,以荷花为信,击鼓畅饮,千盅不醉。

            休言万事转头空
  
 政事之余,又于堂前植柳一株,时人敬他勤政爱民,称为“欧公柳”。一年后,欧公改任颍州,年年欧公柳色新,却再不见扬州人。1056年欧阳修已离开扬州数年,过从甚密的好友刘敞欲知扬州,欧阳修含情为其践行,作《朝中措。平山堂》,既是酬赠友人,又追忆自己过往的扬州生活。他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亲建的平山堂,堂前手植垂柳,虽是柔婉深情,格调却不失轩昂豪迈。我无数次诵读他的诗篇,感慨于如斯境遇中,文人鼓荡心胸的不折之气,与悠悠自解之情。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垂柳本是无情物,牵动伊人万古情。人间万事转眼老,不如记取樽前。

        休言万事转头空
刘敞,博学多识,忠直耿介之人,与其弟刘合称“北宋二刘”。兄弟二人与苏轼皆相交好,熙宁七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最后一年,一日与兄弟二人游孤山竹阁,西湖中划来彩舟,舟上美女数人,其中一弹筝者尤为美丽,风韵闲雅,曲未终,翩然而去。二刘目送之,苏轼便写下《江城子》,“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颇有调侃刘氏二人之趣。而弟弟刘与刘恕又共同协佐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北宋诸多笔记中皆有二人事迹记载,而刘恕与苏子瞻交游甚笃,子瞻第一次知杭州,眼前所见皆沉浮利禄者,星夜灯下,寂寞无人语,常与刘恕诗歌往来。北宋诸公,任其一个,皆令人高山仰止。)

第二年即1057年嘉佑二年,轰动朝野的一次礼部考试,“唐宋八大家”中一大家欧阳修为主考官,三大家同榜进士及第,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至交梅尧臣是试卷点阅官——创造千古佳话,须有名垂千古之人及旷世之才!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位列第二,不,应是第一,为避嫌,被后来成为其恩师的欧阳修点为第二。苏轼以布衣之身,幸得大贤青眼,成为欧阳修赏识的青年才俊,一时文名动京城,欧阳修甚至对自己儿子说:老夫当让此人出一头地,三十年后无人识得老夫。

然而,事有机变,此后二十多年,他不断自请外调。二十三年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同年年底,当他还在院子里晾晒那些古画,对着文与可的墨竹图流泪时(静厚的与可已于是年二月去世),皇令已到,乌台诗案暗波涌起】,平生第三次途经平山堂,瞻望恩师的龙蛇之迹,感慨良多,于是抚今追昔,作《西江月‘平山堂’》,凭吊恩师兼感慨自身。此时距恩师欧阳修去世已八载,距二人最终一次悟见已时隔九年。流光容易把人抛,贤愚不措。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休言万事转头空

“弹指”、“转头”乃佛家用语。欧公已逝,一切成空,而活在世上的人,何尝不是在梦中。而“梦”为何物?正如他于西湖畔遇到的和尚云闍黎,十五年来闭户读书,不发一言,死后,苏轼所云:“却疑此室中,尝有斯人不。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人生仿佛一场大梦,也如云闍黎的僧舍,转眼成空。

自1071年他知杭州,多与僧人往来,尝及佛家教义,至此,他习惯于用佛家的色空观看世间。此词末句翻用白居易“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诗句,而更进一层。白雨斋词话云:“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更是深婉。

  这种空幻、淡然的禅意玄思,或许只是他人生偶然的感喟,却成其独特的人生态度。他欲从佛老中寻求一点慰藉,以求自我解脱。苏轼一生仰慕陶潜,陶潜最终羁鸟归林,从政途归于田园,归于宁静。而东坡所追求的并非从政治中,而是要从整个人生、宇宙中解脱,他似乎一直在伤感,既要求解脱而又根本无从解脱,这种无法排解的矛盾才使他的苍凉、感伤较他人更深一层。休言万事转头空,为转头时皆梦,人生既是梦幻空花,那么,波折失意便无须在意,可优游卒岁。

我自读大学始,受其诗文感染,四海八荒之中,终成了清静之人,践行着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境,亦希望具备清响出疏桐的格调。

平山堂,我念及扬州的唯一所在——润州的南山,子瞻羁旅所到之处——西湖畔,孤山寺,子瞻与惠勤惠思纸窗竹屋盘桓之所。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我一路踏着他的足迹,行行重行行......)

                    己亥三月初一日 子衿匆匆记于南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