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讲道德经:不信因果的人,就是不信自己!

 曾仕强 2020-10-21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一连三个“乐得之”,体现出了老子最高的境界,也告诉了我们自然的因果法则。这三个乐得之分别是: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这个“乐”字用得太好了。“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这个还不觉得怎么样。第三句话更怪了,“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失怎么会乐呢?这很有意思。失道不得,失道不得那怎么样?很简单,失也是道的一部分,它也很高兴地欢迎你。

这其实很简单,当你修炼到得道高人的时候,你就发现了,很多得道的高人,在那里欢迎你说,我们同道啊,等你好久了,赶快来呀。可是你走火入魔的时候,你也会看到很多魔,也在那里等你,哎呀 我们都是魔啊,你比较新,我们比较老旧,我们也欢迎你,这也是快乐。

所以快乐其实也是挺危险的。比如天天在那儿赌博的人,他也很快乐。天天吸毒的人,他也很快乐,一天到晚要征服高山峻岭,他也很快乐。因而大家不要以为,快乐只有一个标准,老子已经告诉我们,名可名非常名。你一听到快乐,十个人对快乐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同于道者,道也乐得跟你同在。西方人常常讲,上帝与你同在,我们讲的是道与你同在,不一样的。因果的动力,它是来自大自然它不是来自外在的上帝。但是现在很多人,因为找不到道了,就失落了,然后失也乐得之,最后走到另外一个境界去,我们也不必责怪他,为什么?还是那四个字,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就是心想事成,也就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也就是因果。所以我们有时候讲,梦想成真、心想事成、有因必有果,都是你自己搞出来的。跟自作自受,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万物本身的发展,所产生的动力,就是因果的依据。你二十年来,所作所为,就造成你今天这个样子。从现在开始,再给你二十年的时间,看你是同于道,还是同于德,还是同于失,你看着办,你自己做主。但是二十年以后,那个结果,你想推给别人是没有办法的,也是推不掉的,只有你自己承受。这个因果,到底信不信,那是你的事。为什么我们讲心诚则灵,就是这么个意思。

对因果不信的人,就是对自己不信。因为因果是自然的,叫自然的因果,你对自然不信,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老天不敬。可以看得出来,因果是老子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现在科学就是在证明因果,热的它一定胀,没有例外的。冷的一定缩。水烧到一百度,它就沸腾,火一熄,它就停了,这不叫因果叫什么?一个东西平平的,然后就开始有很多虫,去揪它、去咬它,然后啃啃啃啃,最后烂掉了。这不是因果是什么,难道是人为的破坏吗?难道是天灾吗?

所以,人一定要遵从因果,这样才能合乎天道,然后你就能够与道同行,叫做同于道,而道就是我们的信仰。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