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证监拟识别每笔交易投资者 业界担忧大户跑了

 天道酬勤YXJ1 2016-05-24

讯 5月24日消息,据香港商报报道,消息指香港金融监管机构正在进行研究实时识别每一笔交易背后投资者的身份,以代码计划更了解市场参与者的活动对市场的影响。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券商正讨论草拟买卖系统的代码设计和信息披露事宜,或对市场公众咨询,时间或定于今年下半年内,如果实施的话,最快一至两年内将引进新系统。代码的目的是加强促市场高透明度的监管,使监管机构更容易追查经纪背后谁是资金提供者。这将有助更有效地制止市场操纵,证监会目前只能向券商提出要求了解现场交易的情况,时间需时,而新系统希望将来能够更快速地回应市场突如其来的波动和混乱。

国企指数两分钟大幅波动

最近,5月16日国企指数午后曾于短短两分钟内突然急挫百点,大市由升转跌,国指当日下午2时15分左右,成交激增,多只中资金融股沽压加剧,在两分钟内突然急插2.4%,多只国企成分股包括青啤(168)及中石油(857)等亦跟随急挫,虽然随后国指又极速回稳至微升,而港交所最终表示没收到任何错盘报告。但已令很多投资者觉得有人为造市象。

翻查当天期货交易,5月份期指在这两分钟内突录得超过5000张成交,与大幅波动前相比,远超于平均成交量的每分钟200张。有人归咎是现时程式买卖的操控,所谓程式买卖,是指利用电脑根据市场情况和技术趋势,波动性和成交量等指标,来代替人脑定下买卖指令。所有指令执行时就由于一早定下,所以减少了人为情绪上的考虑,而且交易时作出买卖落单的速度可以更快更狠。

作出买卖决定的模型可以很复杂,不但会参考以往历史数据去计算相关因素对指数或股票和其他资产,如黄金和外币对其的价格构成影响的幅度,才作出买卖指令。它也可以用一组指标因应市场情况来预期大市升跌,再推测波幅率和不同资产之间的关联性等。甚至乎细致到以不同交易策略在不同市场情况,去选择最有机会胜出的买卖策略。

像5月16日的两分钟大插事件,因大市突然下滑跌穿当日重要支持位,一众以程式买卖的系统在数秒内跟随沽出期货,引致大市急跌和成交激增,可见程式买卖对现今市况的影响力。香港市面上较为投资者熟悉的英仕曼AHL多元化期货基金就是以程式买卖的对冲基金,它主要以期货和期权投资不同的市场,包括股价、指数、外币和商品等。

业界担心大户选择低监管市场

提高透明度对监管机构当然是好事,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金融市场,如内陆A股,但券商担心监管机构太容易识别投资者身份和动态,可引致大户选择转到其较低监管要求的市场交易,以保持他们仓底和买卖策略的神秘感。一些经纪更担心过度调控可能会损害香港投资市场的自由度和地位。

不惧行情!跟着主力这样吃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