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2日晚上10点45分,塞尔维亚著名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贝尔格莱德圣萨瓦医院病逝,享年83岁。
是的,巴塔,对于所有中国观众就是瓦尔特。以至于另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上映后,我们把巴塔扮演的游击队长“老虎”还叫瓦尔特。 是的,打动我们的,是勇猛无敌,是足智多谋,是瓦尔特,那个端着冲锋枪突突邪恶势力的正义化身。而且,潇洒无比! 55年银幕生涯中,巴塔总共出演了30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他参与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是二战故事——南斯拉夫人民力战德寇,宁死不屈。 时光如果倒流,我们可能还会在电影《游击飞行中队》再度发现瓦尔特,他化身为足智多谋同时自由散漫的飞行员付克,偷得德寇战机,与敌人展开一场空中的殊死较量! 为了拍摄《游击飞行中队》,制作方当时还借用了属于人民军空军的部分飞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南斯拉夫国产Soko 522型双座攻击教练机被涂上了黄鼻子,充当德国的Me 109或者Fw 190战斗机。Soko 522飞机诞生于1955年,粗大的机头适配美式星形发动机普惠R-1340。 ▼ 付克在空中击落德寇Ju 52运输机。 电影中,付克与同伴偷机出发,投奔革命,也是有真实历史背景参照的。1942年5月23日,曾供职于克罗地亚“乌斯塔沙”伪政权的两名飞行员弗兰约·克鲁茨、鲁迪·萨亚维奇分别驾驶法制包台斯25和布雷盖19飞机投奔游击队,成为南斯拉夫人民军空军建军的源头。两名飞行员在日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扮演起义飞机的美制PT-17教练机 ▲弗兰约·克鲁茨 ▲鲁迪·萨亚维奇
电影实际是历史真实的艺术化再现。当一个个战友血洒疆场,为自由捐躯,当片尾“瓦尔特”带着仅存的两个战友向首长报到,那一句“只剩下我们”,让人心痛不已。仅南斯拉夫人民军,在抗击德寇的战争中就牺牲了30万人。整个战争期间南斯拉夫牺牲军民占人口总数的11%。别忘了,这是一个东南欧的小国家。 回首二战及稍后的艰难岁月,南斯拉夫人民军的空军装备五花八门,英系、德系、苏系、美系,扮演了关键角色。
▲英系喷火,装备于南斯拉夫人民军,以及在巴尔干战场的英国皇家空军。
冷战开始后,南斯拉夫又拒绝向斯大林低头,铁托元帅作为政治强人,像铁一样维持着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美制F-86飞机一度又成为人民军空军的主战装备。苏联老大哥第一次在不愿意屈服的兄弟面前灰头土脸。之后,南苏关系正常化,苏系米格-21等飞机又进入人民军服役。 ▲南斯拉夫人民军空军F-86飞机 南斯拉夫是在二战废墟上造化重生的国家。在东方集团中,南斯拉夫人民富足,也较少像苏联、东德那样受到普遍的监控,社会十分宽松。然而造化弄人,铁托去世后,靠个人权威树立的国家领导核心轰然崩塌。国家债务缠身,多年来靠强力压制的民族矛盾凸显出来。昔日的战友们为了各自利益反目成仇,不惜打起极端民族主义旗帜,刀兵相见。南斯拉夫迅速成为种族仇杀的人间地狱,最终在战火中四分五裂。 南斯拉夫没有了。巴塔却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名南斯拉夫人。 也许只有作为瓦尔特、作为老虎,作为游击队战士的时候,他才会找到南斯拉夫作为祖国的光辉岁月。 再见,瓦尔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微信ID:hkzs1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