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对真空会被高电压击穿吗?

 pgl147258 2016-05-24

【初级跳虫的回答(332票)】: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确什么叫做真空。

真空,从字面看,就是把容器中的气体分子抽光,近乎为宇宙深空的空间性质。但我们知道,即使是宇宙深空,也未必能有所谓的理想真空。真空里就算没有物质粒子,但也存在电磁波,以及所谓暗能量之类的东西。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真空不空,真空是垃圾箱。笑!

既然理想真空不存在,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就从一般的大气条件开始,直到真空管内的准真空,一起来探讨一番。

我们把题主的主题改为:从大气到真空,气体介质电气击穿的条件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条著名的曲线——巴申曲线,如下:

这条曲线的纵坐标就是铜电极的击穿电压,横坐标是真空度p与电极间隙长度l的乘积。曲线中,实线部分为实测值,虚线为理论计算值。我们看到它们十分接近。这条曲线的纵坐标就是铜电极的击穿电压,横坐标是真空度p与电极间隙长度l的乘积。曲线中,实线部分为实测值,虚线为理论计算值。我们看到它们十分接近。

我们看到,曲线存在最低点,此点对应的条件就是最容易击穿之处。

另外,曲线的左侧对应于低气压或者高真空。在大气条件下,曲线左侧对应的间隙长度l已经到达微米级了,在此条件下会产生高电场发射,使得击穿电压极大地降低。

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强低,在同样的电极间隙距离条件下,pl的值比较小,所以击穿电压比海平面要小。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表达式:

这里的T是温度,A和B是系数。由此式中我们看到,pl是不能分开的整体。

那么这个表达式和曲线背后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

设电路如下:

现在我们把电路放在空气中并且接通电路,慢慢地调小电阻R,我们会发现电路中有极其微小的电流流过。现在我们把电路放在空气中并且接通电路,慢慢地调小电阻R,我们会发现电路中有极其微小的电流流过。

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空间中存在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击中气体原子(或者气体分子),使原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中性气体原子也由此变成正离子。电子和正离子试图向两极运动,但由于电场还很低,所以它们很快地又复合了。只有将电阻R调到一定值时,电场已经足够强,电子终于能够到达阳极,电路中也就出现了电流。

电子在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会碰撞大量中性气体分子,从而制造出大量新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这里的负离子指的不是电子,而是吸附了电子的中性气体原子或者气体分子。于是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构成了一种特殊集合,叫做电子崩。

在电子崩中,电子大多集中在指向阳极的崩头区域,正离子则集中在指向负极的崩尾区域。

我们继续调小电阻而加大电场强度,于是电子崩会向阳极运动。由于崩头和崩尾削弱了电子崩内部的电场强度,于是在电子崩内部出现了复合。而复合会放出光子,这些光子又会使得附近区域的中性气体被电离,并构建出新的电子崩。如此发展下去,会出现一系列的电子崩。最后的结果是:电极间隙被击穿。

现在我们把电路放到真空中,其中当然还残余了一些气体,那么上述现象是否还会发生?答案是肯定的。但由于电子在奔向阳极的途中能够碰撞的气体分子少了,因此电极间隙的击穿特性当然也不一样了。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气体击穿后的美丽景象,这就是辉光放电。

气体击穿后,首先登场的是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特点是,放电区域充满整个空间,并且放出蓝色的艳丽光芒。

当然,也要看气体介质是什么,例如氖气放出的光是橙色的。

若弧隙电流不断加大,则辉光放电就演变为弧光放电。这时放电区域的直径急剧缩小,变成一根细长的弧柱,温度也不断上升。若弧隙电流不断加大,则辉光放电就演变为弧光放电。这时放电区域的直径急剧缩小,变成一根细长的弧柱,温度也不断上升。

辉光放电和电弧放电不在题主的讨论范围之内,我们就此终止它们的讨论吧。

回到真空击穿电压的讨论。

我们已经知道,现在气隙中几乎没有气体分子了,气体的电离当然也不可能了。但这时会有几个现象出现:

热发射:当金属的温度升高时,其表面的自由电子可能获得足够的动能,以超越金属表面晶格电场造成的势垒而逸出。一个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能量叫做逸出功,单位是电子伏特。例如银的逸出功是4.74,铜的逸出功是4.4,而钨的逸出功是7.49,。显见,逸出功与金属的熔点有关,熔点越高的金属,逸出功也越高。

场致发射(高电场发射):当金属表面存在较高的电场强度(大于

V/m)时,金属表面势垒厚度减小,自由电子可能在常温下穿过势垒(所谓的隧道效应),逸出金属。这种现象叫做场致发射,也称为高电场发射。

光发射:当光线和射线照到金属表面时,引起电子逸出的现象。光波越短,引起的光发射作用越强,并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速度越快。波长较长的光量子,虽然能量不足以直接引起电子发射,但是,却能够被金属吸收,改变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运动速度,使动能超过逸出功的电子逸出金属。

以上三条中,热发射与金属材料有关,光发射与光线照射有关,而场致发射则与金属材料的表面状况和结构有关,特别是尖端放电。注意:尖端放电有极性。

对于电极间隙,由于真空中已经不存在气体,因此普通气体已经不在我们的谈论范围之内。我们知道,金属受热熔化后会出现金属蒸气,而金属蒸汽的电离能比一般气体的小很多。因此在任一温度下,当气体中含有金属蒸气时,其电离度比纯气体时高,即电导率比较大。对于电极间隙,由于真空中已经不存在气体,因此普通气体已经不在我们的谈论范围之内。我们知道,金属受热熔化后会出现金属蒸气,而金属蒸汽的电离能比一般气体的小很多。因此在任一温度下,当气体中含有金属蒸气时,其电离度比纯气体时高,即电导率比较大。

因此,在高真空下,电极间隙中由于热发射和场致发射的原因会出现电子,电子在高电场的作用下撞击电极,造成二次发射和光发射。这些效应的结果就是出现了电流。因此,在高真空下,电极间隙中由于热发射和场致发射的原因会出现电子,电子在高电场的作用下撞击电极,造成二次发射和光发射。这些效应的结果就是出现了电流。

也许,这就是题主所期望的答复吧。

================

最后,按惯例,我给各位知友们提个问题:

我们将开关的触头密闭地封闭在一个真空管中,它当然也就具有了优良的开断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良工作特性能继续保持吗?如果不能,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子禾的回答(2票)】:

链接:真空的绝缘性能

【没有人的回答(6票)】:

有个东西叫场致发射,导体本身也是会发射电子的,即便是绝对真空也无法绝对绝缘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