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对中国神话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蚩尤感到陌生。相传他和黄帝在涿鹿之野爆发过一场神魔大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魉等无数山精妖怪,还有风伯、雨师前来助阵;黄帝那边亦有熊、罴、貔、貅、貙、虎各路猛兽,兼应龙、旱魃壮威,并有九天玄女秘授兵法。双方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最后蚩尤战败被诛,黄帝也因此奠定了华夏领袖的地位。 既然蚩尤是反抗黄帝的乱臣,按照道理来讲,应该受万人唾弃,遗臭万年才对,古代史料里也确实充满了对蚩尤的口诛笔伐,然而,其中却意外的不乏赞扬蚩尤的声音。比如:汉高祖刘邦曾将蚩尤供奉为军队的守护神,还有苗人至今仍将蚩尤视为伟大的祖先,可见蚩尤之功过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 一、蚩尤和九黎联盟 首先,蚩尤是什么人?这个在史料上记载得很简略。《国语·楚语》注曰:“九黎,蚩尤之徒。”《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曰:“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孔安国语:“九黎君号蚩尤是也。”由此可知,蚩尤是古代九黎部落的领袖。 一些学者认为九黎指的是由九个部落组成的联盟,蚩尤正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领袖。《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述异记》卷上记载:“蚩尤兄弟七十二人”,无论八十一人还是七十二人,这两个数字都正好是九的倍数,他们或许就是各个部落推举出来的代表,而蚩尤正是他们的首领。至今贵州苗族人口头相传的《蚩尤神话》亦将蚩尤居住的寨子称为“阿吾八十一寨”或“阿吾十八寨”。 二、蚩尤作兵 《龙鱼河图》还讲到,蚩尤和他的兄弟们“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俗云,(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食铁石。”且不论蚩尤长相和性情如何怪异,有一个特点非常突出,那就是蚩尤和金属关系格外密切。不仅长得一副铜头铁额或耳鬓如剑戟的样子,还喜欢吃沙石铁块。可以大胆的推测,蚩尤和他的部落联盟或许精于冶炼金属。 史料也证实了此点,《中华古今注》引《河图》云:“(蚩尤)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蚩尤,遂不敌。”传说蚩尤铜头铁额、耳鬓如剑戟,说不定就是因为他戴了铜制的头盔。《蚩尤神话》也讲诉了也讲述了蚩尤带领苗民上山挖铜矿,冶炼铸造生产工具和武器。苗民们用铜制的工具生产,用铜制的武器防敌人侵犯等等。 上面说,蚩尤造出了兵器,然后烂杀无辜,黄帝想要行仁义禁止蚩尤杀戮,蚩尤不听,所以导致后来的战争。然而这种说法只是穿凿附会,春秋时期的《管子》记载:“(黄帝)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蚩尤和黄帝的关系一开始还是不错的,多亏了蚩尤制造的兵器,黄帝才能顺利的收复二十一路诸侯。 《太平御览》卷十五引《黄帝玄女战法》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可能正是因为蚩尤方面掌握了高超的铜冶炼和兵器铸造技术。《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按《吕氏春秋·荡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胜者为长。” 因为蚩尤擅长铸造兵器,又和黄帝之间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争,所以蚩尤便成了后人心目中的战神。《史记·封禅书》谈到八大主神,其中一位就是蚩尤:“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汉书·郊祀志第五上》:“及高祖祷丰枌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祀蚩尤,衅鼓旗。”“后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治枌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令祝立蚩尤之祠于长安。” 三、蚩尤制刑法存疑 《尚书·周书·吕刑》引周穆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旧时一般把这句话理解成:蚩尤犯上作乱带坏了社会风气,使老百姓中也出现了许多不义之举,所以蚩尤发明了刑法来约束他们。 “制以刑”前面主语缺失,谁定制了刑法不得而知。以前的学者把这个人默认为蚩尤,因为前一句中谈到了他,按照古文中通常的主语顺延的规律,后一句的主语也应该是他。而且蚩尤是苗族的领袖,也具备立法资格。第三,蚩尤擅长冶金和铸造兵器,而兵器多用于杀戮,金主刑杀,所以把蚩尤和刑法联系起来,也符合联想律。 这里面存在一个矛盾,就是蚩尤被认为是首先扰乱社会秩序的人,然后他又是规定刑法重整秩序的人,于理上有些说不通。袁珂把蚩尤制刑法说成是为了强迫苗民协助他作乱,但从《尚书》中也看不出这层意思,只是袁珂为了弥合上述矛盾而强行曲解。且蚩尤作乱在前,战败后就被黄帝所杀,他又是在什么时候制定出刑法的呢?最后,严格说来,在“制以刑”的前一句中蚩尤也不是整句话的主语,因此主语顺延的规律也不适用。所以蚩尤制刑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我认为这里制定刑法最有可能的还是黄帝。因为有了蚩尤的前车之鉴,黄帝要杜绝下一次叛变的可能,所以制定了严峻的刑法来威吓百姓。《尚书》特别提到了这项举措是比较针对苗民的,因为苗民是蚩尤的遗民,自然要严加防范。 四、蚩尤造历法和文字 上文谈到的都是蚩尤在铸造兵器和打仗方面的事迹,加上他豪迈的外形,让人很容易把蚩尤想象成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但其实蚩尤也很有文化,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不比军工方面少。《管子·五行》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这里说的“明于天道”,听起来神乎其神,其实指的是蚩尤精于天文历法运算。贵族安顺关岭的苗族人相信是蚩尤首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并分别用动物为每个月命名,依次称为:“兔月”“龙月”“蛇月”“马月”“羊月”“猴月”“鸡月”“狗月”“猪月”“鼠月”“牛月”“虎月”。这十二种动物正好十二生肖,显然有附会的嫌疑在里面。但是撇开这点不谈,准确的计算岁时能够帮助人民确定耕收的时间,许多社会事务也因此得以展开,无论是对生产还是生活都发挥着重大的意义,所以《管子》将蚩尤列为黄帝的“六相”之首。 同时,安顺关岭的苗族人还认为蚩尤曾经发明了文字,他把这些文字写在竹片上串了起来,称为“蚩书”或者“串书”,上面记载了生产、医学以及战争方面的知识。可惜现在,无论是蚩书,还是蚩尤创造的文字,都已经佚亡不见了。 五、小结 综上所述,蚩尤曾经是黄帝身边得利的助手,两个集团在实际历史长可能有过一段合作期。蚩尤武可以冶炼金属锻造兵器,帮助黄帝征服各路诸侯,文可以明于天道制定历法,以正时岁。那么蚩尤和黄帝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致双方最终走到了涿鹿战场?蚩尤死后,九黎人的命运又将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
来自: 亖拾一 > 《十五言·宗教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