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屠魔战士》普及西方恶魔学

 亖拾一 2016-05-24

文/梦见乌鸦

  

   哥特电影一直以来是好莱坞特效电影中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从早期《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开始,西方奇幻文学作品中的大名鼎鼎角色在大银幕上总会焕发着自己光彩,并且在孤僻疏离,阴沉的气质和异国色彩的背景中不断变换着自己身位,从恐怖片到爱情片再到添油加醋的魔幻片。《屠魔战士》称得上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式魔幻片。


 该片最大的看点有二:其一就是电影的特效非常唬人,以荒原、极端的天气、残破的古堡、地下室、墓穴等充满视觉冲击感的哥特氛围,配合CG效果生成的打斗场面,恶魔与石像鬼之间的团战扑面而来,科学怪人与纳贝流士结局的大战,还有最后来自地狱的无数恶灵附身驱壳的场面都非常养眼。电影片长只有80多分钟,几乎是从头打到尾,对于喜欢热闹的中国观众来说该片可以说非常对胃口。

其二看点就是电影的世界观设定,《屠魔战士》属于妖怪大乱斗式作品,与《范海辛》集合木乃伊、吸血鬼、科学怪人这样环球三大怪物乱斗的电影类似,片中出现了三方势力,科学怪人、石像鬼与恶魔,这三方势力在西方奇幻作品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那种,但本片来了一个大集合,这样的混战方式恰好也是当代快餐文化所推崇的那种简单直接的直观表现方式。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些耳熟能详的角色互相PK相当符合其胃口,毕竟他们都是出现与自身文化的产物,就像我们这边白娘子和孙悟空打了起来的感觉一样。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些角色大多比较陌生,只是代表了一个银幕角色而已,并没有那种文化情结。

因此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片中这三方势力的背景和设定,他们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的了解该片的看点。

  

   因此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片中这三方势力的背景和设定,他们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的了解该片。

  

  一、科学怪人

大家比较熟悉,简单说下。

   艾伦·艾克哈特饰演的角色叫做亚当,这个名字是电影原创的,原本这个用八个尸体缝合的家伙没有名字,只是被称为怪物,来自于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很多人容易把怪物叫做弗兰肯斯坦,这其实是后期演化的结果,弗兰肯斯坦是制造怪物的科学家,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这本小说名声太大了,后期Frankenstein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指“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电影中的描述还算正确,弗兰肯斯坦追踪怪物到了北极,受尽折磨后病逝,原著中怪物自焚而死,电影中开辟了一条群P的新路线。


  

   而我们在这里将这个怪物叫做中译版的另一个名字“科学怪人”,也是大多数作品对其的称呼。

  

  1、技术恐惧的起源

   《弗兰肯斯坦》可以算作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说了,英国悍妇玛丽·雪莱其实也挺重口味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死人器官拼凑出一个怪物,用电流激活,可以看作是“生化机器人”的雏形。这部作品的问世也给机器人在早期科幻作品中的命运定了个调子:越像人的机器人,越危险,其结局越悲催(可以参考机器人“恐怖谷”概念日本现代仿真机器人教父森政弘于1970年提出:当机器人的外表和动作像真实人类,但又不是完美拟合时,作为观察者的人类会产生厌恶反应。可想而知如哆啦a梦、阿拉蕾、霹雳五号这些可爱型机器人为什么不像人了吧)


  

   联系其该书完成正值工业革命时期,乃至后期人类在生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忧虑,科学怪人诞生之初就把“科技恐惧”的调子定下了。故事悲剧性的结局预示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忧虑,当然该书主要还是从宗教,即人类是否可以替代上帝创造生命的角度出发(也是人工智能方向的起源之一)。该书号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应该保持一种敬畏,不能无限制地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

  

  2、善良的躯壳

   其实原著中科学怪人本性是非常善良的,而且天生就掌握了学雷锋的技能,无奈由于出身过于诡异,而且丑的一逼,被社会视为怪物,当作巨大的威胁,处处碰壁。最终导致却发展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该作品在1931年被第一次搬上大银幕,波利斯·卡洛夫饰演的科学怪人形象名垂青史。

  

   片中被称为亚当的科学怪人最终有了灵魂,大概是对科学怪人其身份认知理想化寄托,就像很多人工智能电影中机器人有了灵魂一样。

  

   影史上,关于科学怪人的电影很多,其中就包括罗伯特·德尼罗的《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卷福主演、来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另外推荐一下日本恐怖漫画之王伊藤润二的同名漫画。

  

  

  二、石像鬼

  

   电影里的石像鬼大家都熟悉,最起码从当年的动画片《夜行神龙》中就能get到这种怪物,在一些RPG游戏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可以变成飞龙,变成石头后可以回血,而且魔免。

  

  1、滴水嘴兽的传说

   石像鬼真正的名字叫做滴水嘴兽,英文名gargoyle,来源于法语gargouille,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翼魔”、“喉妖”。说起这种怪物,还有一段传说。

  

   翼魔早年间栖息在塞纳河畔的一个洞穴里,传说里长得不是这样,而是跟海龟差不多,细长的脖子,灰绿色的甲胄,眼睛如月光石一般夜晚能都发出闪烁的光芒。公元520年,翼魔出现在了诺曼底大区首府鲁昂一带,口吐大水祸害四方(一说口吐烈火)。当时的鲁昂主教圣罗马努斯闯入洞穴,身边只带了一名死刑犯当做帮手。在死刑犯的帮助下圣罗马努斯用十字架圣印驯服了怪兽,把它带回鲁昂,翼魔被施以火刑,骨灰被洒进了塞纳河,但它的头和脖子没有被烧掉,而是被装在新建的教堂上,为了纪念那名帮助主教而获释的死刑犯,后来用来吓退恶灵避邪,所以成了石像鬼。

  

   随着后世的演化,石像鬼逐渐脱离了原来的龟形,变成了如今这份狮子头、飞龙体的样子,恶魔般的形象更加深刻,以至于到了现在还有传说石像鬼体内藏着恶灵。

  

   就像我国房檐上的螭吻(龙生九子之一)那样,石像鬼的作用也是喷水,并且有的地方还有被用来喷洗神圣的器皿。美国奇幻作家皮尔斯·安东尼在《魔法王国仙斯》中描述到,站在石像鬼水柱下的战士可以无敌,也是祈福一说。但石像鬼没有我们螭吻那样高贵的出身,首先它的起源是恶魔,而且是被征服的恶魔。因此石像鬼在西方奇幻文学中的地位很低,全部都是杂兵级别,就像《屠魔战士》中是天使在人间的守卫一样,除了女王之外,其余小兵都没有机会跟天使交流。

  

  

  2、区域守卫

   因此这种杂兵级的石像鬼在人间的作用有二,除了能喷水之外,另外就是用它月光石一般的眼睛,当做守卫。

  

   在两部著名奇幻文学中,石像鬼都有过出场,托尔金的《指环王》中,石像鬼被雕刻在魔多西境的蜘蛛隘口前方,三个头分别冲着大门前后和门前的大路,在石像鬼身边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结界,任何人无法通过,只有意志坚定,可以凌驾于凝视者邪念之上的人才可以通过。我忘了电影里有没有出场,但原著里有,最终被拿着魔戒和精灵玻璃瓶的霍比特人给破了。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哈利·波特》,石像鬼在霍格沃茨中的一面墙上,只有念出正确的咒语,石像鬼会让开一条路,其身后是通往邓布利多寝室的一道阶梯,这里石像鬼是校长的保镖。

  

   由此可以看出,石像鬼不分善恶,只是为了守护一片区域,属于依照命令办事的小弟。在现实中教堂上的石像鬼也被赋予不同的概念,有的认为他们是邪恶的象征,用来警告人们世界末日将近,有的则被认为是圣物,是天使在凡间的代表。

  

   石像鬼在影视作品和游戏中屡见不鲜,但几乎都是配角,以主角身份出场的除了本片和《夜行神龙》之外,还有一部《妖夜传说》,三个故事中最后一个,故事翻版了日本传说《雪女》。讲一个屌丝在大半夜看见活的石像鬼,为了活命像它发誓,永不把这件事说出去,后来他娶妻生子,有一天不小心把遭遇石像鬼的事说给妻子听,结果妻子变成了一只石像鬼,孩子们也都是小妖怪,妻子带着孩子都飞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屌丝永远是屌丝。

  

  三、西方恶魔学

  

   下面来说说电影中的反派,也是我最喜欢的环节,他们在片中被称为恶魔,也是西方奇幻作品常出现的万年反面角色。比尔·奈伊饰演的那名角色叫做纳贝流士(Naberius)。当然外国名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都差不多,但这些名字并不是随便起的,都是有来头的。比如杰·科特尼饰演的那名石像鬼战士叫基甸Gideon,在《圣经》中是著名的犹太勇士,后来指代“强大的战士”。

  

   同样Naberius在西方恶魔学中也是有名有姓的一位。

  

  1、所罗门王七十二柱魔神

   说道纳贝流士,首先要提到一本叫做《所罗门之匙》的魔法书,是西方一本重要的恶魔学文献,相传是以色列国王所罗门所著(真实历史情况其实跟所罗门王没什么关系),是一名优秀的恶魔召唤师。传说所罗门王曾和恶魔之王贝利尔(Berial)订立契约,得到了指挥所有地狱恶魔的力量,作为回报,他将在死后把自己的灵魂献给贝利尔。据说在这些恶魔是七十二名地狱的王公贵族。他把魔神之名刻在七十二根柱子,并将召唤的咒文上都写下来,称为《所罗门之钥》。

  

   书中称他们为“所罗门之英灵”所罗门把他们封在瓶中,在有用的时候召唤来,驱使他们做事,为以色列帝国增添荣耀。但是,所罗门死了之后,巴比伦人入侵,他们看到封印恶魔的瓶子,以为是宝物,便打开瓶子,于是这些大恶魔就被放跑到人世之中。——后世称这72个恶魔为——所罗门王七十二柱魔神。

  

   所罗门王七十二柱魔神是西方奇幻作品中最常见的角色,比如他们当中位列第一的巴尔(Baal),玩过《暗黑破坏神2》都恐怕都认识这货。第37位的菲尼克斯 (Phenex),正是大名鼎鼎的不死鸟。

  

   电影中出现的纳贝流士,在 所罗门王七十二柱魔神中位列第24位,形象是一个挥动翅膀的黑鹤,他擅长所有的艺术和科学,尤其精通修辞。正好与片中比尔·奈伊的形象定位非常符合。不过相对来说,纳贝流士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大概可以出于电影设定中,他的对手是杂兵级的石像鬼而考虑。不过当片中他变身的时候,纳贝流士那个形象却非常著名,羊头人身,这是西方著名的恶魔形象,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形象,这个形象属于地狱七魔王之一的阿撒兹勒(Azael)。

  

   因此电影中的纳贝流士,用的其实就是Azael的形象和定位,从他可以召唤地狱军团的设定上就能看出。

  

  2、地狱七魔王

   地狱七魔王是一种后人编出来的定位,有的指路西法堕落之前地狱的七位统治者,有的指七大堕落天使,基本上是为了与七宗罪相对,与“所罗门王七十二柱魔神”这样起源纯正的恶魔学分类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其实可以联系起来。

  

   首先地狱七魔王,职能代表着七宗罪,人选有好几种,最常见的组合就是以下七位

  

  路西法(Lucifer)——骄傲,撒旦之首,一般而言,撒旦就是路西法,但广义上认为,地狱魔君都可以叫做撒旦

  

  萨麦尔(Samael)——暴躁,种下智慧树,与引诱亚当吃苹果蛇的不是同一位

  

  别西卜(Beelzubub)——饕餮,恶魔学里认为他是地狱的最高统帅

  

  阿撒兹勒(Azazel)——贪色,羊头恶魔,撒旦最典型的形象

  

  利维坦(Abadon)——嫉妒

  

  贝利尔(Berial)——懒惰,最早被称为撒旦的天使,与所罗门王签订契约的那位,也是所罗门王七十二柱魔神之一

  

  玛门(Mastema)——贪婪

  

   由此可以看出,《屠魔战士》中的纳贝流士其实等同于西方宗教神话中的撒旦,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而且其形象也是有据可考。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dreamcrowfil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