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惜啊!能读懂「三国」的人实在太少了!

 东方竹马 2016-05-24


(图)项羽与刘邦,剧照


秦朝末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项羽、刘邦就是两支重要的力量。但在当时,刘邦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和项羽不在一个等量级,我们先把楚汉之争前的两人情况比较一下。


首先看人脉。“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出身贵族,在楚国是大名鼎鼎,影响深远。项羽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项氏世世代代出任楚国将领,由于封地在项这个地方,因此姓项。出身高贵并不说明就能干大事业,方言道“高山出鹰鹞,寒门育英才”,但是,在当时,项氏无疑是反抗暴秦方面的一块金字招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当时民间的话语。陈胜吴广起义也是“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号称“大楚”。其他的起义军更是如此。《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陈婴)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陈婴也是秦末的一只起义队伍,当时手中有两万多人的队伍,他听了老母亲的分析,项氏时代当大将,在楚国很有名气,现在要举行起义,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依靠项氏这一名门望族,这样就一定能灭亡秦朝了。反观刘邦:刘邦农民出身,可又不爱干农活,通过考学,当上了一个小小的亭长。当了个小公务员,可还很不正经,喜欢戏耍亭里的小吏,喜欢调戏美女,喜欢喝酒,没有钱,还老赊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史记.项羽本纪》)。刘邦不敢说是五毒俱全,但也是占到了好几样,按照今天的标准,他绝对不是合格的公务员,还是一个有“四风问题”的家伙。


其次看志向。人无志不立,当时刘邦项羽二人的志向也是很有差别的。先看项羽:秦始皇巡游江南,有一次项羽看见了,说道:“那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小小年纪,就有了君临天下的雄才大略了。再看刘邦:刘邦年轻时到咸阳游玩,一次见到秦始皇出行时壮观的队伍,喟然长叹说:“大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呀!”一副羡慕嫉妒恨的神态。


再次看势力。刘邦沛县起事时,收得沛县兵卒、父老一共不过两三千人,后来投奔项梁,项梁分给他五六千人,成为项梁手下的一位战将。刘邦一路西进,打到咸阳,还军霸上的时候,手下也只不过是十万军队,号称二十万。但当时项羽的军队已经有四十万人了。刘邦虽然先入关中,打入秦朝的心脏——咸阳,接受了秦朝统治者的投降。但刘邦心里非常清楚:他抵不过项羽。因此很快退回到霸上。当得知项羽到来,要找他算账时,刘邦惊慌失措,连连向谋士张良问道:“为之奈何?”演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鸿门宴大戏。鸿门宴之后,项羽就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一派君临天下的架势。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封地是汉中地区和秦巴山区,北面还分封三名原秦朝降将,以阻止刘邦北上。


以上三点,足可以看出,当时的刘邦怎么也不是项羽的对手,谁也不会相信刘帮会夺取天下。但是,五年的楚汉之争,刘邦以弱胜强,打败了强大的项羽,夺取天下,建立汉朝,并且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刘邦能战胜项羽呢?翻阅历史,品读历史,我们会找到答案。


得失民心是根本。刘邦战胜项羽,民心向背是根本。从史料上看,刘邦宽厚爱民,很得民心。项羽却是凶残爱杀,百姓惧怕。刘邦攻破咸阳,没有大肆烧杀抢掠,而是安民告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大道至简,十几个字就废除了秦朝繁琐的严刑峻法。与暴秦两相对比,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于是,“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史记.高祖本纪》)。相反,来看看项羽的表现:“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后来到咸阳,他施行的是屠城政策,杀死秦朝已经投降的皇帝子婴,一把火烧了三个月,天下最为繁华昌盛之地,叫他付之一炬。普通的老百姓,他也不饶过,财宝、美女席卷一空。项羽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一片残破景象。“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项羽好杀,一生都是这样。这样的人老百姓会欢迎吗?“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不爱百姓的人或者政党,你压服了老百姓,百姓也是身服而心不服。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老百姓可不想再回到秦朝,可惜项羽想不到这一点,或者是做不到这一点。


用人纳谏是关键。刘邦君临天下以后曾经和大臣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张良、萧何、韩信,史称“汉初三杰”,都是非常之人,皆被刘邦所用。刘邦布衣出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选人用人,从谏如流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刘邦不但从自己的阵营里识人选人用人,还能接受从敌方阵营中过来的人才,韩信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韩信早年投奔项梁,项梁死后,他继续为项羽出生入死,但并不得到重用,他多次向项羽提出建议,但是项羽并不采用,韩信后来投奔刘邦,刘邦重用了他,韩信不负重托,为大汉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反观项羽,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就是他尊称亚父范增的话,也是愿听不听,鸿门宴上不听范增的话,气的范增骂他:“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后来项羽还中了刘邦的反间计,唯一杰出的谋士,也从他的身边走了。在利用对方阵营为我服务的同志方面,刘项二人也是天壤之别。鸿门宴前后,刘邦充分利用项伯,从而保护了自己。鸿门宴上,项羽脱口而出说出了给他传递信息的曹无伤,让刘邦迅速的找到了内鬼,清除了异己。


文韬武略是重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夺取天下,武力是重要因素。但是还要讲究谋略。楚怀王熊心曾向各位诸侯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迂回推进,打不赢的就走,硬骨头留给项羽去啃,于是先入关中,推翻秦王朝,在舆论上赢得了先机。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但是他还是去了汉地,并且烧毁了一路上的栈道,表面上告诉项羽:我刘邦无意北上东进。但是后来项羽忙于平息东边战事时,刘邦悄然“暗度陈仓”,一举荡平关中,为楚汉之争赢得重要条件。再看项羽:当楚汉之争进入拉锯战的时候,项羽幼稚的向刘邦说道:“战争打了这几年了,生灵涂炭都是为了我们俩人,我愿意和你单挑,决一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受苦了。”刘邦微微一笑,说道:“我宁肯和你斗智,不愿意和你斗力!”。没有军队,没有枪杆子是不行的,但只是崇尚武力,一位蛮干,更是幼稚可笑。


利用团队是核心。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战败前作了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至死他都相信:我能拔山扛鼎,盖世英雄,天下一定是我的呀,只是时运不济,宝马呀、美女呀,你们说怎么办呢?项羽很自负,自负得相信只凭他个人一己之力就可以平定天下,只凭个人拔山扛鼎的力气就可以威服天下。到了乌江边,乌江亭长欲渡他过江,劝他卷土重来,他还是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相信上天,相信命运,高度自负,不会利用团队的力量,至死也没有反思自己失误的原因。


刘邦也作过一首诗,《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这时候的刘邦已君临天下,满朝文臣武将如云。刘邦已经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祖坟上已经是青烟至冒了,于是,他衣锦还乡,在乡亲们的山呼海啸中,在浓浓的乡音乡情包围中,刘邦品味着家乡的美味佳肴,畅饮着家乡的烧酒,他已经是头重脚轻、面红耳赤了;应该心花怒放、心旷神怡了。但他没有忘乎所以,没有忘记招揽人才,没有忘记固国安邦,而是流下数行眼泪,忧国忧民。再大的一条河,也没有海洋有气势。如果把项羽比作奔腾不息的亚马逊河,而刘邦应该就是浩瀚的太平洋了。


原标题: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


*作者:李昌宝,鱼羊秘史特邀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