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商”那“商”,懒才是硬伤

 凌晨五点的木鱼 2016-05-25

作者 :沐沐

之前所在的单位为了提高青年员工汇报方案的能力,每年举行方案推介比赛。在初赛之前,会有在这方面很突出的领导做培训。

刚入职那一年,做经验分享的是A总。他是公司很多人的职业偶像,做出的方案获奖无数,方案汇报颇有心得。

A总深入简出的分享他二十几年工作汇报中积累的经验和小技巧,包括汇报框架,切入点,提问环节的应对技巧等,也提到了着装礼仪,眼神交流等。

当时参加培训的有几百人。一周之后初赛,第一天安排四十位参赛者。

我旁听了那天上午二十位同事的推介。发现之前的培训,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无效的。A总强调的禁忌,还是有不少人去触碰。

抛开方案能力和演讲能力,最简单直接的着装方面,至少有十位参赛者,只顾着彰显“个性”,有穿皮裤马丁靴的,有穿运动衫拉链一直拉到头整个过程中没露出下巴的,有一身花花绿绿像染色盘的,还有胸前挂着墨镜的。

比赛规定每个人八分钟演讲时间,只有一位建筑师控制到了七分半钟。其他都是拖延到十分钟然后被强行停止。

所选方案的合理性、汇报结构,肢体语言及其他软性的技巧,就更不用说了,彻彻底底的“做自己”。

当时所在办公室的何工代表所里参加了比赛。抽到的次序是下午的中间时段。他得了最高分,也是当天唯一一个90分以上的成绩。

何工刚参加工作两年,即使方案表现能力和自身的演讲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他的表现得到了二十位评委的一致好评。

这结果在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由于那几天正在做投标项目,何工到比赛前一天晚上才开始选方案,找我一起帮忙做PPT。

何工说,当时他还没有一次实际的方案汇报经验,只是把自己认为A总说的有道理的部分,能用的都用了。包括选一个规模合理、理念清晰的方案,清晰的汇报逻辑,也包括肢体语言、着装礼仪和时间控制。

A总培训中讲的汇报经验和小技巧,其他人听过就忘了,何工都用了。包括在主持人介绍与会评委时,自己画图示意每位评委的位置和头衔,提问环节回答问题时,何工给每个提问者合理的称呼,L总,M处长,P所长……

初赛结束,A总做了很长的总结发言:“你们不是方案做得不好,也不是学不会怎么汇报,你们就是懒,懒得提高自己方案推介的能力。这种思想上的懒惰,是硬伤……”

的确,在通往优秀的路上,最怕的不是情商低,也不是智商低,而是理所当然的懒惰。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想变得优秀,谈论智商和情商,没有意义。

曾经朋友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个智商情商双高的聪明人,为什么一事无成?

朋友说的是他亲戚家的孩子:从小就很聪明,头脑很好用,一路绿灯考上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人缘极好,人际关系上是他的强项,好朋友很多。但就是什么事都不想做。大学差一点没有毕业,毕业后也不工作,两年了,整天除了在家睡觉就是外面跟朋友胡吃海喝。爸妈都快被逼疯了。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不懂得把控自己生活、整个人生处于无力和失控状态的人,怎么也不能说是高情商高智商,更谈不上聪明人。

当我们谈论智商和情商的时候,在谈论什么?

高情商不仅包括善于跟他人相处,更重要的是懂得自我管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

一个懒得做自我管理、自控力不够的人,才会抛开对生活的探索,丢掉责任,恣意妄为——“把爸妈都快逼疯了”。

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这种能力的人,从来不会拿自己人生开玩笑。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就算自己实在是怕“麻烦”,想偷懒,也会考虑这样下去的成本。不然,会先努力找出一系列办法来弥补“懒”带来的损失,而不是妥协和逃避。

所以,对自己生活完全没有掌控力,还能心安理得的人,绝对不能汁聪明人。有能力把控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才是真正的智慧。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似乎是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没有人否定他是聪明人,一个很勤快的聪明人。且不说他在自己热爱的科学和游戏、动漫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努力和一丝不苟,在生活中也离“懒”远远的。

谢尔顿用自己的一套生活智慧管理自己的生活,哪怕牺牲掉很多时间来捍卫。比如花一夜时间写下来一摞逻辑性极强的室友协议,或者花费很多口舌来保证自己的专属座位不被别人占用。

谢尔顿不会恋爱,他情商不高。在他的观念里,并不怀疑自己的爱情观和处事哲学。这个聪明又招人讨厌、善良又得罪人无数、职位不高又贡献杰出的科学家,对自己的人生指向有明确的把控力,让周围的人又爱又恨,形象立体,生活丰富。

再高的情商,智商,财商,逆商,乐商……终究要落到实处。认真想来,懒是硬伤。

有时候,我们会把思想上的“懒”叫做别的什么,比如“不屑”,就是不屑于认真,就是不屑于跟别人一样;或者是“不值得”,不值得活这么累,不值得花费精力学一门外语;或者是“不想”,就不想过有意义没意思的人生,就不想按时起床……

智商不够,经验来弥补。情商不够,实力来弥补。懒,没有什么能弥补,就算换一千一万种说话,也还是致命伤。

古时候有一个故事。

有一家的孩子特别懒,吃什么东西都要喂到嘴里。一次大人要出门几天,就给自己孩子烙了一张大饼挂在脖子上。大人返回家中,孩子活活饿死了。不是大饼不够大,而是孩子根本懒得去转动一下脖子上的大饼。

这个故事里,再谈论故事里的孩子聪明不聪明,情商高不高,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有没有人列出来世界上各行各业需要的智商和情商底线。我想除了在科研和竞技领域的高端玩家,政治和金融领域的第一梯队,大部分人的智商和情商都是远远超过底线。高智商和高情商,扮演的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越高自然越好。但是前提是,愿意勤奋地把自己变成一块锦。

近代“控制论”奠基人,大数学家维纳在自传中说,和他幼年同时被称为神童的三四个人,由于不勤奋上进,以及其他条件等多种关系,长大后都无所作为;相反,有些人幼年时表现平凡,但由于后来的勤奋和环境的熏陶,最终成为科技史上的伟人。

今年退役的科比,是NBA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篮球运动员之一。他说天赋并不是他功成名就的最大依仗。还记得那个著名的问答吗——

记者:记者问:“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记者摇摇头:“不知道,那你说说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究竟什么样儿?”

科比挠挠头,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

“究竟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但这没有关系,你说是吗?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这个问答让不少人颇为触动。

最悲哀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你还自以为只是怀才不遇。不努力,再好的天赋也不过只是一种存在而已,并不能影响什么。

生活中,没有人会单纯地为智商买单,只有把智商转化为实际的价值,才会得到尊重。比如解决了科学上的技术难题,比如写出了一份好的文案,或者,在其他人都迷路时判断了东西南北。

上文提到的谢尔顿,得罪了那么多人,离开南加州理工的时候校方还是会挽留,不是因为他的智商指数,而是他踏踏实实做学术,做出了可观的科研贡献。

也没有人会单纯地为情商买单,只有用高情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才会让人称赞。比如关键时候巧妙地化解了尴尬,比如说服了一个难缠的客户,或者,只是给身边人带来了愉悦感。

《欢乐颂》里的“资深HR”樊胜美,可以帮小关和小邱解决生活、工作、情感的问题,是她们口中高情商的“樊姐”。她一心想找一个有钱人一劳永逸,没有把所谓的高情商用在提升自我上,工作也只是应付,于是混了那么多年依然是“中游荡荡”。

当我们说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时候,不是他完成情商、智商测试时候的那一个数字,而是在现实中,对自己、对别人积极地使用了多少,并且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把自己的生活过的井然有序,给周围的人提供更多的方便,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所有价值的实现,都需要努力。只不过,有人付出的汗水多一点,有人付出的辛苦少一点,有人在潮湿的群租房里奋斗,有人在温暖明亮的高级公寓里努力。

所以,窝在沙发上鼓吹这个“商”,或者鄙视那个“商”,懒才是硬伤。

没有这个硬伤,就算其他“商”不够高,命运也不会亏待一个一直奔跑的人。

《阿甘正传》是我看了几十遍的一部电影。智商75的阿甘一直奔跑到自己人生最高点。它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励志故事,而是对生命意义的审视和思考。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生命如羽毛般轻盈,也有着无限的力量,也有无限多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都靠自己创造。迎风时,必须坚持,才能飞得更远;逆风时,必须尽力,才能有转机。唯有生生不息,才能优雅地划出最优美的弧度,阳光下,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