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手拉前冲弧圈球技术要领_江南

 雨林的图书馆 2016-05-25

正手拉前冲弧圈球技术要领

2007-10-11 10:23阅读:
转载一篇好文章:
前冲弧圈是弧圈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具有飞行弧线较低,速度较快,上旋较强,冲力大及球着台后急剧滑落的特点。因而可以起到扣杀的作用。本人在接这种球时,失误率很大,现将其技术要领介绍一下,希望想我这样的初学着们在领会掌握这一技术的同时,赐教俺对付的良方,让我们既有锋利的矛也有坚硬的盾:
动作要领(右手拍):
1、准备动作与拉加转弧圈(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微屈,身体略向右扭转,左肩略低于右肩,微收腹。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后引的幅度较小,球拍低于来球。)大体相似,但不同的是,拉前冲弧圈要向右后方引拍,球拍与来球同高。身体重心比拉加转弧圈稍高。派面前倾,重心在右脚。
2、挥拍击球时,身体重心及上臂带动前臂由右后方向左前方挥拍,击球的中上部,击球点在高点期或在下降前期。击球时,以向前发力为主。此外,像我们直拍选手拉前冲发力时,中指可在拍后有一顶拍动作,横排选手食指应有一向前甩的动作。
3、球离拍后,迅速放松,顺势挥拍至头部左侧,在眉或额位置,并用跳步使身体重心还原。
易犯的错误及改正方法:
1、拍面过于前倾,造成击球位置过高,不是要求的中上位置,易下网。
改正方法:掌握适宜的派面角度,注意发力方向,强调触球部位在中上部,不要触球顶部。
2、引拍低,身体重心低,拉球易出界。
改正方法:及时判断对方来球的旋转和落点情况,准确作出相应的拉球动作,在台上练习时,有意提高引拍位置。
3、撞球多。拉球旋转步强,没有弧线,失误多。
改正方法:多做徒手和多球练习,着重体会拍触球时,手腕发力击球时的感觉。
1、所谓的暴冲,就是以摩擦球的板型将球“打”出去。换句话说,也就是将球“深强度地打进带斜角度的海棉和胶皮里直至底板,然后要借助底板的弹力再弹出来”。因此“暴冲”看起来和听声音更像是在“打”击球。注意:只转不冲的弧圈(如高吊弧圈)是球只“吃进到胶皮表面”。而一般的前冲弧圈是球只“吃进到胶皮和浅吃进到海绵”。而暴冲的弧圈是球“一定要深度吃进到胶皮、海棉里,直到底板上”。所以您的弧圈暴不暴,还要看您的球板的底板海绵胶皮的弹性是否配合,如果它们配搭不好,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您再怎么打,也拉不出很暴的弧圈来。
2、判断你的前冲是否有杀伤力:一是要带“响”。二是有落点变化。三是要带左、右側转变化。注意不能仅仅是只有上旋哟!
关于前冲的到底是打击还是摩擦这一有争议的说法我本人可以说花了一年的时间去了观察,也请教过很多业余的前冲好手。在这里就这个问题发表下我自己的看法。
在我学会加转后,我就一直想练好前冲可一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前冲是拉出来了,转也够转就是没有什么暴力,在弧线方面也比较平。老是到不了又暴又很下滑的感觉,有段时间曾为这个问题感到十分困惑。于是我一直在找原因,是摩擦不够还是力量问题?结果都不是!我的力量在和我一起打球的朋友中算是不错的了,在摩擦方面我自己用过一些容易在胶面留下摩擦痕迹的涂胶做过实验。结果发现拉球后留下的摩擦痕迹也不短,这就说明我拉前冲的摩擦是没什么问题了。那为什么我拉的前冲老是到不了又转又暴弧线又很下滑的境界呢?在观察了许多拉暴很厉害的动作朋友后,我才发觉在这对于拉暴的概念上我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以前我老以为拉前冲球一般摩擦好的话是没什么声音的,或者是声音不是很大。声音较大的就变成纯属打球或攻球了。这个概念用在加转上很管用!拉出的球是没的说的。可我把它用在前冲上,就只能做到转,其他的效果老出不来!就这点害了我走了几年的弯路!痛啊!
在很多次向高手请教及自己的观察,发现拉暴厉害的在击球后的声音都是比较大的!不认真看,看上去象是在“打”,认真发现他们的手法和挥拍弧线绝对是摩擦!在他们挥拍前期拍面有点象向前迎击的的感觉,就是大家常说的“打”,要是真的是打的话那为什么球在他们的拍面也一样会留下较长的摩擦痕迹呢?因该是原点痕迹才对的啊?!我每次去问他们的暴冲到底是打还是摩擦出来的?他们每次都说是摩擦!最后在遇到一个市里面打球比较厉害的物理老师时这个问题也终于破解了!
他的解释是:暴冲给人留下的错觉,即人们所说的“打”,其实不过是球在拍面上强行摩擦中所产生的“击打效应”,由于拍面以前倾的斜面在迎球摩擦时的较大的正压力让球使胶皮和海绵产生了很大的内凹形变,使球吃的很深就成了人们说的厚摩擦!这个形变是在瞬间完成的,最后球在底板的反作用力下迅速向前弹开,而胶皮的形变也在瞬间复原了,这就是强摩擦所产生的“击打效应”!而这一瞬间肉眼是看不到的,太快了!这里用球棍斑竹所说的外弧手法去想象就不难理解了。
在搞清这个概念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我拉的球有旋转,就是没有很大的冲击力。因为我以前的那个概念影响到我老以为打过去的球声音才大,纯摩擦的球声音不是很大。搞到我拉球吃球过薄,没有给球以充分的正压力,所以拉的前冲难暴的起来!后来我自己又改变了下拍型对来球硬是象“撞”似的压着向拉过去——结果我一直想要的前冲那一板暴的,就出来了!
以上是我学前冲“暴”的那一板的过程和心得及对“暴冲”到底是打还是摩的看法。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正。
你说得很对,我也是跟你一样的经历。不过,看来我的理论要比你好很多,国家队的教科书我都有。要想拉出前冲,必须要有较大的正向的压力,也就是要迎前。唉,这话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的情况下,我经过了大概3年,才逐渐找到了拉前冲的感觉。一言难尽。总之,就像你所说的,在接触球以前直到接触球,你的挥臂的方向是一条撞击球的直线,实实在在撞到球以后,迅速转为对球的包裹,并尽可能地随球挥臂。
我喜欢暴冲,我对暴冲的理解是:整个身体的发力全是迎前撞击,只有触球前手腕有一个向前弹擦的动作,我知道一点,那就是前冲用的是摩擦,而暴冲用的是弹擦,小臂的摆速越快,撞击的力量也就越大,在触球前的一瞬间,手腕有一个弹的动作,手指的区别:横板选手有抓板的动作
,直板选手有拇指按,食指扣,中指顶的动作!关键是发力的合理性,引拍也是关键,暴冲球的击球点是在台面以上,所以引拍不是向下,而是以向后为主,撞击是关键,摩擦是内涵!
我个人认为把前冲弧圈看的简单点就好掌握了,迎球(击打)收小臂(磨擦)同时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