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饮食器的造型之美

 天宇楼33 2016-05-25


宋代历时三百余年,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太祖赵匡胤一开始就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着眼于全国的长治久安。这种安定而“不谙干戈”的政治局面,无论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还是文化艺术的进步,都是有利的积极因素。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形式由此有了新的变化,并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出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艺术尤其是实用艺术的发展植根于时代进步的土壤,宋代特殊的艺术环境必然会成就不同以往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及与之相应的设计产品。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和介入,宋代器物多呈现清秀淡雅的风格。其造型特点,顺应当时的审美风尚,趋向实用、质朴,强调造型线条的流畅、秀美,使得器物的造型既灵活多变,又富有舒适、大方的整体美感。




饮食器主要器形有碗、盘、杯、豆、壶、勺等,在日用器物中品类最多,数量也最大。民以食为天,从人类最初的“茹毛饮血”开始用火加工食物,到后来的满汉全席,无论怎样吃都离不开饮食器。正如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中所言“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 


中国古代饮食器中的种类很多,其中有许多现在已不用,但后来饮食器的发展无不与其保持着或显或隐的承继关系。而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民族中,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使用的餐具的材料、造型及工艺也有所不同。古人曾云“美食不如美器”,一件精美的饮食器具令人赏心悦目,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它所盛装的美味佳肴。




南梁时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表明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会不断改变。宋代饮食器的造型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必然植根于它那个时代。宋代的城镇经济发达,商业贸易繁荣,大批的拥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进入城市谋生、定居,使市民阶层得以补充。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使饮食器与社会群众建立了较前代更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扩展了饮食器的表现范围,题材、风格更为多样。同时皇室贵族对饮食器需求量的增长,统治阶级对饮食器造型艺术的爱好和重视,士大夫文人对饮食器的欣赏与改革,也造就了宋代饮食器造型的独特性、广泛性。下面作者将从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四个层面具体分析宋代社会环境对其饮食器造型设计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文治”的前提下,宋代统治者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或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宋代饮食器造型设计风格的形成。宋代历代统治者都注重艺术的发展,其中有些还在有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宋徽宗赵佶能书善画,自创“瘦金体”,办画院,编画谱,为中国艺术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统治阶层的爱好直接影响了工艺的发展,官府中所设手工业管理机构(如宋的少府监、文思院中所设众多的作坊)更为庞大,并有细致的分工,所制产品,大多不惜工本,精美异常。


另外还有许多生产厂家专门为皇家制作饮食器皿,如官窑、汝窑等。徽宗年间,蔡京逢迎上意,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主办花石,号称“花石纲”。当时运河之上,运送“花石纲”之船首尾相衔,昼夜不绝,这种艺术氛围注定了宋饮食器造型精致、大方、美观的特性和品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的高消费风气越来越浓烈。占有高级消费品的居民,慢慢超过了高官豪富的范围。古人说:“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可见风俗对封建统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宋代统治者深有体会,由此纷纷策划治理之策,移风易俗。政府对于百姓的饮食,主张 “斥奢汰,革风俗”,并以皇室、大臣为表率。如《宋会要辑稿?舆服四?臣庶服》《续长篇》卷199言,宋仁宗曾颁布奢侈禁止令,曰:“三品以上,宗室戚里以外禁止使用金棱器,禁用银棱器,镀金玳瑁。宫禁以外禁用纯金酒食器。”宋晚年,宋徽宗举行宴会,拿出一套高级的玉制酒器酒爵对蔡京说:“朕很喜欢者套器具,只是担心群下们议论过于奢华。”(宋史卷472)。可见宋代提倡简朴、实用,而这正是宋代饮食器造型始终如一追求和表现的意境之一。 



虽然宋人崇尚简朴,其统治者也三令五申地“斥奢汰,革风俗”宋代的宫廷饮食,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至北宋末,徽宗在“丰亨豫大”思想作崇下,在饮食上生活上追求奢侈奢华,对饮食器皿更是讲究非凡。据史载,政和二年(1112),宋徽宗在太清楼宴请蔡京等九名大臣,宴后,蔡京作纪云:“出内府酒尊、宝器、琉璃、玛瑙、水晶、玻璃、翡翠、玉,曰:‘以此加爵,致四方美味。’官僚士大夫也多以奢靡为尚,司马光说:“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二三《论财利疏》)又曰:“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司马光卷六九《训俭示康》) 




宋代的饮料,主要有酒、茶、汤和乳酪,其中,酒和茶是宋代消费量最大的饮料。当时饮酒习俗在唐代的基础上愈益普及。此外,赵宋统治者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获取丰厚的酒利,也极为鼓励人们饮酒。宋人饮酒方式和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有所谓的囚饮、巢饮、鳖饮、了饮、鹤饮、鬼饮、牛饮等。宋人饮酒颇为讲究环境的选择,良辰美景,歌舞音乐等都是他们极力追求的。宋代饮茶之风十分盛行,斗茶习俗就是随着当时的饮茶风尚而产生的。所谓斗茶,就是审评茶叶质量和比试点茶技艺高下的一种茶食活动。这种茶事活动是在唐代“煎茶”饮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浓厚的审美趣味。因此,它一经产生以来便成为人们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中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被称之为“盛世之清尚”。(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在宋代盛行的斗茶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名家高手,宋徽宗赵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斗茶对茶盏,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大观茶论?盏》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边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得击拂。染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小大。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少,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建州窑所出的建盏,是宋代最好的斗茶用盏。 



宋代是以“郁郁乎文载”著称的,其文化极为发达,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臣,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大绅,构成了一个较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诗意的追求是基本符合这个阶级在“太平盛世”中发展起来的审美趣味的,但这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优雅而精细的趣味。从形似中求神似,由有限(造型)中出无限(诗情),日益成为艺术高度发展的形式、技巧和手法,讲究的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这种“有意无意,若淡若疏”极为简洁的造型中,构成一种思想情感的美。宋代对诗意的提倡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从而反映在艺术创造的每个环节,饮食器的造型设计自然不可避免。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