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具备这两个能力,再多的鸡汤也枉然

 天地人和w 2016-05-25

主要内容

毕业五年,每天专职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再也没上过人人,再也没登录过MSN,微博用了一段时间也基本没有再更新了,忙忙碌碌的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连大学期间的收入来源之一-写作这个爱好都没有再坚持了,最多也就在公司的微信平台上发表一些对行业发展的见解和看法。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推荐下,抱着猎奇的心态,进入简书,出于职业习惯,想看看这个做的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写作平台是如何运作的,我曾经也是榕树下和豆瓣的粉丝,当然也好久没去了。

(一)原来很多人都需要一碗鸡汤

作为资深的文学粉,我觉得可能是对简书的期望太高,所以失望也越大吧,我以为我看到的是文辞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的小说、抑或是情绪饱满用词精准细腻的诗歌,还有可能是书评影评杂文评论之类,然而我在首页在热门上看到的只有鸡汤。

我跟朋友抱怨说这不是文学网站,朋友说:我也从来没说过这是文学性质的网站啊!是啊,他是没说过,只是我用我习惯性的想法先给简书定性了。这是西式的快餐,不是中餐,即时速消化,外表还很诱人,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流程化标准化,满足了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要,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一大批粉丝。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鸡汤吧。

最吸引我的一篇鸡汤是《别错把平台当做你的本事》,为什么我如此关注,因为我的一个人大博士生朋友转发了,继而我又看到人民日报转发了,其实人民日报转发倒没什么,因为它的夜读版块每天都会发一篇鸡汤。但是我的博士生朋友的转发让我大吃一惊,她对生活对工作乃至对这个社会的看法都是非常理智的,她考虑问题的逻辑也是非常严谨的,在我印象中她就是那种非常傲娇且有资本傲娇的新时代女强人,她自己都经历都可以作为无数鸡汤的原材料,她为什么在意并转发了呢?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我询问了一下她的近况,原来这背后还真有故事:她最近刚换了工作,刚开始老员工对她各种议论,但是面对新工作的各种挑战,她都一一克服,用事实证明了她的能力,也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我说那你更没必要转发那篇文章啊,因为你自己优秀,配得上这个平台。她说我转发并不代表我认同,我只是转发给别人看的。我很惊讶,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言外之意,你一向是个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为什么要转发给别人看了?她笑了笑,非常坦然的说:因为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很感慨,也想感恩,感恩每一个给我提供机会的平台,尽管我自认为我配得上每一个我选择的平台。

我沉默了,其实她不是需要这种鸡汤,也不是赞同鸡汤中所说的,她只要需要一个发声器,替她传递出她的声音。在她的转发下面,有很多留言,大致内容都是:你的本事配得上你的平台,也只有更优秀的平台才配得上你的本事。这些她都没有回复,她都微信朋友圈很少更新,她觉得发或者看朋友圈都是浪费时间的一种。她傲娇得眼中只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和她关注的那个精英圈子,她只是偶尔把她伸伸懒腰,接触一下她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关注的事情。

原来,大家都需要鸡汤,迷茫时、困惑时需鸡汤来答疑解惑,被否定时需要鸡汤来认同自己,遇到挫折时需要鸡汤来鼓励自己,有所成绩时也需要鸡汤来提醒自己,闲暇时也需要鸡汤来打发时间,繁忙时也需要鸡汤放松心境,不被理解时需要鸡汤来产生共鸣等等,总之,会发现,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碗鸡汤。

然而,对于极大多数人来说,看完鸡汤就激动,想想就心动,晚上睡觉还想着明天要行动,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一动不动。

(二)如何让鸡汤真正成为我们的营养补给

《欢乐颂》里面的小蚯蚓在失恋又失业的情况下,买了一大摞成功学的书,播放让人情绪亢奋的音乐,一遍又一遍喊着“我要成功”,安迪好心指出书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时,小蚯蚓却认为安迪故意贬低她。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我很能理解小蚯蚓,成功学书中的确有很多浮夸的成分,但是对于处于生活低谷的我们是的确有刺激作用的,也就是作为普通人,在特定情况下我们是需要有一些外界刺激来让我们清醒的,让我们保持着昂扬的斗志积极向前的。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鸡汤就是鸡汤,鸡汤不是生活,不是你生病了治疗百病的良药,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有些鸡汤于你有用,有些于你无用,你需要正确辨别鸡汤的能力。

二是有了鸡汤,我们还要有汤匙,有了汤匙鸡汤就能变成对你真正有营养的东西,这个汤匙就是你的行动力和意志力;

第一,准确的辨别鸡汤。

以最新的一篇热门文章举例。

简书的标题党太多,为了吸引阅读量,真是已经没有底线了。

来源于简书截图

标题潜意识告诉我们一个资深的HR,通过多年的观察与总结发现了90后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特质,然后告诫90后群体们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一群人。于是很多90后都会点击进去看,成功吸引力眼球。

再看文章,让我大跌眼镜,首先是失望,其次是逻辑不通,最后是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与拥护,我不得不说,独立之精神,在简书已经荡然无存。

分析1

分析2

分析3

里面存在的逻辑不通没有说服力的地方太多太多,我也不一一举例,作者打着经济学的口号写了一篇极其不严谨的文章,我也不明白一个23岁的刚创业的小女孩儿哪有底气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在写的过程中有过详细的思考和论证吗?所以也希望简书的读者朋友能够有辨别鸡汤好坏的能力,不要被鸡汤误导。

我还想说,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还是00后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每一代都不是垮掉的一代,每一代都必将成为社会前行的栋梁,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做好自己。

文中的观点

我不认为你们有毛病,我是觉得真个性,这是刚入社会的棱角,慢慢的肯定会被磨平,但是我希望磨平的越慢越好,因为我希望看到更真实的你们。也只有更真实的你们才让每个企业、让这个社会丰富多彩。

第二,真正的喝了这碗鸡汤

鸡汤里有大量的兴奋剂,但是这个兴奋剂只能让你兴奋一时,服用的多了,可能还对身体有害。

片段截取

我对作者这些内容还是比较推崇的,包括简书中很多文章都是倡导学习读书提升自己,老生常谈,反复煎炒,依旧很抢手,可是对于读者来说只是看得一时过瘾,切中自身实际,效果呢?

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行动力,按照文中提到的观点认真的落实,如果还沉浸上吃饭睡觉把妹打游戏中,那这样的鸡汤越看越有毒。

想提高的时候就来看两篇鸡汤振奋一下,回去依然过着原来的生活,有一天觉得生活太没意义,再找两篇鸡汤看看,回去又老样子,如此往复,靠着鸡汤来安慰自己虚度光阴时内心的空虚,这就是毒药。

(四)关注自己的影响圈,做一个远离鸡汤的高效能人士

《高效人士七个习惯》中谈到,要持久的保持积极主动,但光有技巧是不够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重要的,才是真正不会被外界干扰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事情(我们称之“关注圈”),在这些事情里有个分成两类:

1)有些事情是可以被掌控的(我们称之“影响圈”);

2)有些事情是超出个人能力范围;

积极主动的人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使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能力也越来越强;

消极被动的人会把关注于“关注圈”,紧盯别人弱点,环境问题,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为自己的消极行为找借口;对力所能及的事情忽略,影响圈越来越小,能力也越来越小。

总结:

针对市面上流行的鸡汤书以及简书等其他地方的鸡汤文,既然有市场那就说明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只不过现在供给过剩、质量层次不齐,需要广大消费者有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较好的执行力,让鸡汤真正变成我们前行的动力,而不是逃避或懒惰的借口。

真正经验丰富、日进斗金的人基本不会再简书上撰文获取关注或者点赞,能够花时间写文章的要么是真正的爱好,要么就是为了博得眼球,赚取利益,还有部分就是打发多余的时间,总之,给大家的建议是,没事多学点技能、多看几本专业书、多与有思想的人沟通交流,尽量少的一个人看鸡汤,有可能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你就被洗脑了。

最后声明: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就事论事,自舒己见,没有针对任何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