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批发市场: 韩国的批发市场装修前卫、现代 老板年轻、时尚 宁博士称,首尔东大门市场是韩国的产业链比较完整的服装产业集群中心,是亚洲最大规模的批发市场之一。 一提起批发市场,国内的市场给人的感觉都是档次很低,环境很差,但是东大门市场虽然是批发市场,但每家店面都装修得前卫、现代,每个商家都把自己的铺位收拾得很高端优雅,丝毫没有给人廉价产品的感觉。 每到傍晚时分,东大门市场那里总是人山人海,买家又以中国人为多。 商家都很热情,虽然不大会讲中文,但总是尽可能地说几个中文词,然后拿着计算器和买家算价格。 大多数店铺的老板看起来都很年轻,打扮得十分时尚。如果仔细了解,会发现也许TA就是自家店铺的设计师。 整个市场的管理也以客户为主,每个楼层都有不同语言的介绍(以中文为主),一出商店,门口就有物流公司负责货物托运办理,运费也不高,办完手续,就可以回家等着收货了。 谈网购: 每个网店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美的享受 除了实体店,韩国的服装网店生意也特别好。 韩国的电商不是一家独大,每家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部分网店本身就给你一种设计感,让顾客的网购成了一种美的体验。 比如,对每一件商品都有精心细致的说明,配上有自家特色的模特秀,总体感觉完全是用心在做每一件商品,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因为韩国比较小,网购的宝贝一般1-2天就可以收到。大部分情况都是包邮。 谈服装设计师: 在服装秀上得奖的设计师,还有机会获得投资 东大门批发市场有自己的管理委员会,那里的一些广告板上面贴的都是年轻的服装设计师的介绍。 那里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服装秀,年轻的设计师总会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获奖的设计师还能获得不菲的奖励,同时也有机会获得潜在的投资。”宁博士说。 宁博士说,在韩国生活多年,给她的印象是,这里有一个注重细节和创意的文化氛围。比如,每到周末,首尔的街头和公园,都有集体组织的手工产品展销活动,很多年轻人就会到街上展卖自己手工设计的产品。 这样,多方合力,就会源源不断地为服装设计行业提供所需的人才和创意。 谈“韩国造”: 明星引领服装潮流 大多数人只买“韩国造” 宁博士说,在她印象中,隔一段时间,韩国的一位明星就能红遍整个亚洲,连带着就会引发新的服装潮流。 比如,前一段时间韩剧《太阳的后裔》在国内多家电视台热播,网上女主角同款的衣服、鞋子就卖了很多。 因为韩国娱乐时尚文化产业的发达,韩国社会整体都很时尚。从小学生到老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尚代码,每个人都极其注重外在形象,而且就像韩流明星更换的频率一样,他们追求的时尚也是快速消费。听说很多年轻人的衣服都是只穿一次就扔掉了。 韩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充满骄傲和自豪,不是太穷的话,一定要买韩国制造(made in korea)的衣服。 谈品牌形象: 可以模仿,但不会长久 宁博士说,她在韩国认识一位做袜子生意的金先生,现在金先生自己设计的品牌,已经在中国开了分店。 一个卖袜子的,生意怎么能做这么大呢? 金先生称,他认为韩国本国市场太小,必须走出去才能发展,所以前几年,他就全世界各地跑着参加展会,收集名片,寻找潜在的商机。现在,他在几个国家都有了稳定的合作商。 金先生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仿造他的牌子和设计,连名字都只改了一个字母,但是他认为这不是长远之计,首先质量不过关,其次设计是不可能永远靠模仿的。 宁博士说,她上次看了“郑州批发市场”的报道,看到河南要打造世界服装工厂,作为一个河南人,她很为家乡感到自豪,但同时又感到目前政府和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她想给河南的服装企业提几个建议。 1.国际化视野 无论河南将来是要成为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商城,国际化视野都必不可少,紧跟国际潮流,放眼全球,及早着手与国际接轨,包括语言上、心理上的准备。 2.客户至上 心中想着客户,才会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同频”之后,才能生意兴隆。这些包括店铺的设计,与客户的交流,产品的准备等所有环节在内。 3.精细化管理 深以为这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一改以往重量不重质的粗放型作风,注重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设计出精美的服装,降低成本,提升价格又赢得客源。 4.不急功近利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人才的作用也许无法立竿见影,但要高瞻远瞩,不能急功近利,打好人才的根基,才能盖好品牌大楼。同样的,国际品牌的诞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5.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更是任重道远,一方面要改变“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想法,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是国家要把自己的“月亮”变圆,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6.拼搏精神 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最难的一段路,但是拼搏精神还是需要的,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要学会居安思危。 河南商报财经产品采辑部出品 采写、编辑:河南商报记者 吴军 统筹:宋光华 校对:朱碧波 转载必注明来源以及版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