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身体健康,营养均衡成了我们的每日课题,水果的地位也愈来愈高。那么水果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吃水果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真相:饭前半小时吃水果能够增加饱腹感,但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能在体内迅速转化为葡萄糖而被身体吸收。再加上水果中的粗纤维能给胃一种“饱胀”的感觉,从而降低食欲,让我们不至于“暴饮暴食”。 疑问二:饭后不能吃水果,会在胃里发酵腐烂? 真相:饭后1小时吃水果最合适。 饭后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会影响消化快的水果,有可能导致胃肠胀气等症状,尤其是肠胃不太好的人,建议饭后1小时再吃水果。 疑问三:空腹不能吃水果,会胃痛? 真相:因人而异,胃酸过多、消化不好的人不宜空腹吃水果。 如果消化功能强劲,胃酸分泌正常,空腹吃水果完全没问题。倘若消化功能不好,胃酸分泌过多,甚至有胃肠道疾病,就不要空腹吃水果,尤其是山楂、杨梅这些酸味较重的水果,会让本就“偏酸”的胃部雪上加霜。 疑问四:都说“水果上午金,下午银,晚上是土”是真的吗? 真相:吸收水果的营养和时间无关,不一样的其实是水果的功效。 人对水果消化吸收的能力主要与消化液的分泌状况和胃肠蠕动能力有关,和时间没有直接联系。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只要肠胃功能正常,对水果的吸收其实没有区别。但是,不同的水果功效不同,为了追求不同的功效,可以选择在更合适的时间吃不同水果。 那么,究竟什么时间该吃什么样的水果呢?跟着城小信一起看看下面这张水果时间表,根据身体不同时间的状态变化来吃水果,保健作用会大大提高哦~ ---早晨 酸性小、吸收好 早晨,人体对营养吸收快、利用率高,可选择香蕉、葡萄、梨子、橙子、芒果等水果,对胃肠道刺激性低。 ---午饭前 提升饱腹感 午饭前,人体处于饥饿状态,避免进食过快、过多;可选择苹果、柚子、西瓜、桃子等水果,可以提升饱腹感,控制主食摄入量。 ---午饭后 促进消化 午饭后,不宜立刻吃水果,应在饭后1小时;可选择一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柠檬、番茄、菠萝、猕猴桃等,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下午2-3点 改善疲乏 下午2-3点人体处于疲倦、困乏状态,此时吃香蕉、西瓜、柑橘、苹果、樱桃、红枣等水果,能改善疲倦、困乏等现象。 ---睡前 安神、促进睡眠 睡前宜吃易消化的水果,而是选择如桂圆、红枣、橘子、柚子等这些一些助消化、安眠、缓解精神紧张的水果。 吃水果的时间掌握好了,也要记住一些吃水果的禁忌,这样才能保证水果在我们的身体里充分合理的利用。 1.不单一 健康饮食有一个标准就是食物多样化,不同水果富含的营养元素不同,吃得“杂”一点,能获取更多的营养,并且能促进营养平衡。 2.不多吃 虽然水果是生活必需品,但是水果吃多了,摄入过多的糖分易导致血糖升高,同时会引起蛋白质缺乏;所以适量摄入为佳。 3.烂掉水果不要吃 很多人会把水果烂掉部分切掉,吃没烂掉的地方;其实没烂掉的地方也含毒素,不仅营养会下降,还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4.吃完水果要漱口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过水果不刷牙漱口,容易危害牙齿和口腔黏膜健康。 5.不迷信高档水果 进口水果的营养素含量不一定就是高的。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于康说:吃水果,自然是要“食以鲜为先”。新鲜的水果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也保留得好,能使人体最大限度地获取水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而那些进口水果由于要长途运输,果农往往不等水果完全成熟便采摘下来,然后通过化学药剂来保鲜,这很可能影响到水果的品质。 6.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中老年人喜欢用水果代替蔬菜,而光靠水果补充维生素也是不正确的,正常的吃法是:每顿吃蔬菜,每天吃水果。 7.糖尿病人注意选择 各种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为6%~20%。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 一般而言,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人较为合适,而香蕉、红枣、荔枝、菠萝、葡萄等含糖量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来源:健康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