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佐王二代,从厨子到贤相的职场逆袭

 青梅煮茶 2016-05-25

众所周知,家天下有一个死穴,那就是继承人问题。老子好不容易打下江山,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的话,诺大的家业很快就会让后代败光。因此,古往今来的君主,无不重视继承人的培养问题,生怕在这方面掉链子。但是,无论这些君主的初衷多好,却总是无法保证自家的香火延续,不知何时,就会有一朵浪花翻起,将大好江山吞没。因此,古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今天,我们也来说一个生于帝王家的浪子,如何洗心革命,回头是岸,成为明君的故事。


上回我们说过商汤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借着夏桀的昏暴与大旱,打下了一个花团锦簇的天下。革命虽然成功了,但要捂热到手的利益,确是非常不易的。面对仍在肆虐的旱魃,就差一点没戏唱了,只能靠自焚赚取人们同情的眼泪。幸好他有个能干的大臣,伊尹,不仅助他打下了天下,而且笼住了民心,才没有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这位伊尹先生确实很不一般,他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从奴隶到将相的道路,为后世提供了一个贤臣的范本,绝对称得上生得不凡,死得光荣。


  先说伊尹的生。公元前1644年的一天,伊尹生于空桑(今河南嵩县),从小父母不详,只知道母亲居于伊水上游,可能是个采桑女奴,因此,他便以伊为姓,算是为自己找了个出身依据。当然,这是后话。因为出身不好,这个大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姓,只有个名叫挚。至于“尹”,则是他在当了官以后的敬称,因此,伊尹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姓伊的大官”的意思。笔者认为,可能当时居于伊水的部落正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进化的时期,很多人还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堂堂的伊大贤人未能免俗,才会如此尴尬的不知其父,只知其母。这种出身必然会让他在父系社会里大受诟病的。


  其实,即使在商族内部,也有人对伊尹不感冒。当年,汤想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啊?”商汤答道:“我要去见伊挚。”彭氏之子说:“伊挚,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需下令召见他,就是给他天大的面子呢!”幸好汤没被彭氏之子忽悠,固执地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吃这种药。现在伊挚对于商国,就好像是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挚,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之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其实,出身奴隶主的彭氏之子内心一定很看不上伊尹,才会那么说的,否则一个司机怎么敢试图影响领导的出行方向呢?


  幸运的是,后人很识趣。借助空桑这个地名,给伊尹演绎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天生圣人形象。伊水流域有一个姒姓古国,名叫有莘(侁)氏。有一天,一个有莘女子采桑,听到桑林之中有婴儿啼哭之声,循声而找,发现一棵老桑树洞中有一个婴儿,她把婴儿抱出来,交给了有莘氏的国君。国君感到很奇怪,派人调查婴儿究竟从何而来。大臣们很快把调查结果告诉了国君,说婴儿之母居住在伊水上游,怀有身孕,有天晚上梦见有神人告诉她:“臼出水,向东走,不回头。”第二天,果然看见到石臼出水,就马上向东走,路上忍不住回头望去,发现她原来居住的村落已消失在水中。由于她违背了神旨,身子化为空桑。她肚子里待产的婴儿只能生于空桑了。看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孕妇很敏感,能够预测常人所不能感觉到的东西。有了这个离奇的报告,国君认为这个婴儿不一般,就把他寄养在一个庖人的家中。伊尹在疱人那儿,不仅学会了烹饪之术,长大后成为大厨,并由烹饪而悟出一套治国之道。伊尹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如他认为,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正因为如此,伊尹被后世尊称为厨祖。


  伊尹虽然出身不凡,且厨艺精湛,但却不能改变奴隶的地位,只能算是一个待遇比较好的奴隶。但是,既然上天给了他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他不会只满足做一个厨师的,他在冷静地分析着天下大事。首先他考量了自己所在的有莘氏,由于与夏同缘,血浓于水,有莘氏是不会做叛逆的,而且有莘氏国小力弱,很难有出人投地的机会。放眼天下,只有商如日中天,可以给他改变命运的平台。


  正在这时,伊尹的名声传到了汤的耳朵里。汤命人到有莘要人,有莘氏国君当然不肯,凭什么啊?汤见直接要人不成,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娶有莘氏国君的女儿为元妃,同时,要求有莘氏买一赠一,搭个厨子。有莘氏虽然进化得有些迟缓,但其能够屹立千年不倒(顺便说一下,周文王之妻太姒,也出自有莘氏),当然有些眼力,早就看出了夏桀的江山不稳,如果能够攀上汤这棵大树,到时候两边通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汤娶到了媳妇,伊尹找到了明主。



  初出茅庐的伊尹为了吸引了汤的眼球,精心烹调了一份鹄鸟之羹(天鹅羹),让汤大快朵颐,觉得这个师傅不一般。之后,两人间又进行了反复沟通,伊尹借烹饪之事大谈治国之道,通俗而精辟的话语终于打动了汤。几经周折之后,这对即将改变中国命运的君臣终于走到了一起。伊尹被破格提拔为右相,和左相仲虺一起共掌商政。这段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君臣遇合佳话被后人说得更加离奇,他们编排说伊尹在汤与桀之间反复周旋,在多方考证和抉择后才将一颗滚烫的圣贤之心寄托在汤的身上。当然这是小说家言,不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后人绘制的一幅伊尹图,图上的伊尹肩上挎着鼎俎,就好像笑星雪村出场时必备的军挎,很有型的道具,说明了他曾经的身份。而且图上的伊尹头大面阔颈粗,很像小品中说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领导是伙夫”,伊尹先生兼有领导和伙夫双重身份,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难怪他会被厨师界所推崇,甚至,道家提出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恐怕也发蒙于他。(小编没找到这张图)


  从小艰辛备尝的伊尹辅佐汤以宽治民,轻赋薄敛,布德施惠,振济穷困,使得百姓亲附,政令畅行。天下诸侯觉得跟着汤的日子好过些,自然也亲附商国。


  后来,伊尹还去见了夏桀。他见夏桀的主要目的是想考察一下夏政到底糜烂成什么样子?他看到夏桀实在是无可救药,不管天下百姓的死活,已完全具备了历史上一切亡国之君的基本素质后,决定要助汤加快灭夏的步伐,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他还积极和对夏桀爱恨交织的大美女妺喜女士合作,共同套取情报,祸乱夏政,为商谋利。


  当然,伊尹和妺喜的合作只是短期行为,并不怎么靠谱,要想推翻夏朝,还必须从军事、政治等方面入手,先剪除夏的爪牙,获取天下诸侯的支持,然后再倾力灭夏。伊尹的卓越表现在上文中已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在伊尹的谋划下,商军大打迂回战,给夏桀来了一个突然袭击,为了防备商军抄了自己的后路,夏桀不顾正面进攻的商军,仓促率领最后的一支生力军,经过长途奔袭,不顾疲劳地与好整以暇的商军在鸣条冒雨决战,结果被商军打得一败涂地。鸣条战败,也导致了夏朝五百年基业彻底崩塌,夏桀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随后,商军追亡逐北,扫荡夏的残余势力,最终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商终于由伯而王,成为众望所归的天下共主。看着匍匐在王座前的天下诸侯(包括有莘氏),伊尹这位奴隶丞相一定是感慨系之矣,没办法,谁让自己太出色了,即使原来只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奴隶,照样能够决定天下的命运,而且自己的所作所为,还将注定被后世所传颂,因为自己代表了时代的正能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随着汤渡过了难捱的七年之庠(一说五年),大旱的阴影从商人眼前消散。大商逐步走上了正轨,根基也越来越稳固。伊尹先生继续着他的辉煌。17年后,他送走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汤,顺理成章地成为汤的继任者们的辅政大臣。


  虽然汤的生卒年不详,但他在位30年(其中为商侯13年,商王17年),加上上位前的日子,显然年纪一大把了。他的太子太丁没能熬过自己的父王,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当然由于古人早婚早育,他还有机会给自己日渐老迈的父王留下一个鲜活的念想-—太甲——也就是本文的猪脚王二代。俗话说,隔辈亲,亲上亲,砸断骨头连着筋。汤一直忙着逐鹿天下,对太丁没有多少照顾,好不容易难关都闯过去了,天下坐稳了,最喜欢的儿子却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能不难受吗?幸运的是,汤在满头白发之际,看到活蹦乱跳的孙子,即使贵为天子,也一样有舐犊之情,对这个失去父亲的嫡长孙自然爱的不得了。太甲先生就在祖父的呵护不太健康地成长起来了。


  说太甲不健康,是指他的成长环境。生在帝王家的人,除了锦衣玉食外,其他的环境其实是很险恶的,他们要过早地学会应对险恶的环境,早熟的他们为了攫取最高权力,在不得志时要学会装君子,在得志时立马变禽兽,很多本来血统优秀,富有才华的凤子龙孙们就在这个环境里迷失了,早殇了。尽管商代的宫庭比之后世,要稚朴一些,但也不见得能纯净多少。太甲在英明神武的祖父的呵护下,一方面学了些治国的本领,一方面也养成了骄狂的脾气。



(老)太甲


  忽然有一日,那个让太甲仰望的祖父撒手归西,自己最大的靠山倒了。还很稚嫩的双肩不足以挑起王国的重担。此时,太甲通向王国权力之巅的路上还横亘着两座山峰,自己的两位叔父,他们也有资格成为王国的主宰,同时,那位被称为阿衡的权臣伊尹也态度暧昧,并没有向太甲投来期许的眼光。太甲先生要想在王位马拉松的赛道跑的远些,至少要跑过自己的两位叔叔外丙、仲壬。幸运的是,他跑赢了。在这场历时七年的长跑中,太甲不得不时时看着叔父们的脸色行事,也很辛苦。


  太甲先生姓子名至,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尽管等待上位的机会很漫长,但终究有至的时候。太甲登上梦寐以求的王位,南面称尊。可是诺大的商国,还有一个人比他更尊,那就是已经辅佐了三王的伊尹先生。这个时候伊尹先生的在商国的份量足以让年轻的太甲吓得小心肝卟卟直跳。看来,太甲先生还需要好好表现,得到伊尹的认可。


  太甲在初登大宝的三年里,很守规矩,阿衡长阿衡短的哄着伊尹(伊尹小名阿衡)。三年之后,自觉翅膀硬了的太甲,长期压抑的欲望终于被高高在上的王权激发出来,不再认真诵读伊尹所作的《伊训》《肆命》《祖后》这些教导他遵从祖制,做一个好王的教诲,开始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扰乱朝政,还亲自破坏祖父制定的法规,完全变了个人。其实这也是太甲的性格使然,一个天潢贵胄让人宠溺了多年,教育了多年,又压抑了多年,好不容易能够表现自我了,难免会放浪,甚至还想借此摆脱奴隶出身的相邦的控制。只可惜他身肩家国重任,如果任意放浪的话,商国受不了,伊尹先生也受不了。


  于是,伊尹倚老卖老地百般规劝,这恰恰是少年天子最厌烦的,后世的许多顾命大臣就因此君臣失和,甚至丢了性命。太甲自然听不进去伊尹的规劝。一时间,年少的君王和老成的执政间的矛盾变得难以调和,伊尹只好暂时收回了太甲手中的权力,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偃师)居住,让他好好反省一下,史称“伊尹放太甲”。伊尹在这件事上展现出来的巨大权威,在后世就成为了君王们最忌讳的权臣干政,伊尹将为此蒙上不白之冤。


  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见朝中无主,就自己执政,有条不紊地管理起国家来。


  在桐宫,太甲与祖父的坟墓朝夕相伴,起初很不适应,也有些抵触,甚至想破罐子破摔。由于汤的坟墓至今也没找到,不过以汤的为人和商初百废待兴的国力来看,他的坟墓不会太奢华,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商王室祭祖之用。一向崇拜汤的守墓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制被放逐到墓地上思过的,就大胆地把当年汤创业的故事,以及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希望太甲能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贤明的君主。本来,这些话太甲也听过,但以前没怎么上过心,现在面对祖父的在天之灵,守着有些凄清的坟茔,太甲细细回味祖父的创业史,不禁既神往又羞愧,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决心改正错误,振作有为。于是,他开始以祖父作榜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附近的老弱孤寡,做事风格也麻利多了,至于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再也不敢做了。


  一转眼,太甲在桐宫思过已有三年。三年间,太甲的情绪变化和所作所为,都有人及时地汇报给伊尹。太甲的浪子回头,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带着大臣和诸侯们把太甲接回毫都,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以前事为师,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善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太甲后被商人尊为太宗。


  伊尹继续他的辅政之路。岁月并没有让他沉沦,他以更加成熟的政治手腕驾驭着大商这艘巨轮。为了防止太甲先生复发浪子综合症,他又写下了《太甲》三篇,明确告诉太甲“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时刻以国家为重,痛定思痛,明德慎听,好自为之,才能永保大商。


  又过了17年,由浪子晋级的君王太甲死了,其子沃丁嗣位,继续倚重伊尹。八年后,也即公元前1544年,中国历史上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谋略家于一身的奴隶宰相伊尹终于被上帝召唤了。伊尹死后被以天子之礼下葬,当时天降大雾三日。伊尹被尊为商元圣,有商一代,他都是享受最高级别的祭祀。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伊尹没活那么久,他在太甲七年就死于非命。因为被他困于桐宫的太甲趁看守的人不备,潜出桐宫,返回毫都,将伊尹刺死。这是战国时出土的《竹书纪年》上说的。如果这是真话,那么太甲为什么还会重用伊尹的两个儿子伊陟和伊奋,而且商人为什么还会那么推崇伊尹?想来,这是战国思维作怪,认为伊尹和那些诸侯、陪臣一样,喜欢下克上,先找借口赶走太甲,然后再自立为天子。如果伊尹真的那样做,以他的智商来看,太甲能有机会翻盘吗?或许早就成了一位死悄悄的浪子了。

 

 

 

参考文献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嫡长孙也,是为帝太甲。”这段话说明了汤至太甲的殷王传承顺序,也表明了太甲是汤的嫡长孙。

《史记·殷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这段话说明了太甲当了三年商王就因为乱德被伊尹放逐于桐宫。

《竹书纪年》:“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这段话是说太甲从桐宫中逃出返回商都,杀死了伊尹,然后又立其子伊陟、伊奋。

 

作者相关文章:开启“民主”时代的商汤

第一个吃家天下螃蟹的人

暴君文化的始作俑者夏桀是怎么作死的

孔甲养龙:史上第一位真龙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