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筋膜链与姿势

 郭医 2016-05-25

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关系,通常来描述身体各组成部分在坐姿或站姿下的位置。在直立状态下,有两种力作用在身体上:体重和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体重与地面的反作用力加起来是一种压力,倾向于将人体压垮。如若此时人体还有额外的负重,这种压力就会变得更大。因此,人体若要位置直立状态,并且能够轻松有效的完成各种运动,关节和骨骼必须要由不同的肌肉协同来控制,并且有效工作。

在站姿情况下,颈部、躯干、下肢必须要让其周围的肌肉很好地保持静力收缩,以维持身体的直立状态,如下图所示:

人体的肌肉会在矢状面上分为两大群:体前的肌肉-胫骨前肌、股四头肌、腹直肌、胸锁乳突肌等,和体后的肌肉-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臀部肌群、竖脊肌等。这两大群肌肉相互协同工作,来对抗重力,并维持身体的直立。

但由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原因,如坐姿时间太长、经常弯腰取东西、长时间开车上下班、每天面对电脑办公等,就会造成了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肌肉过度工作而发生疲劳,或另一部分肌肉长期维持在缩短的状态,如腹肌和髂腰肌等,就会变得短缩。如此一来,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了改变,也就是我们的姿态就会发生改变,甚至紊乱,如圆肩驼背、含胸探头、腰屈过大或腰屈变直等等。等到当这些紊乱已经超出了我们身体本身的代偿能力,则疼痛与不适就会发生,如有些人总会感到颈椎与肩部肌肉的紧张、腰部疼痛、椎间盘突出,甚至是下肢的麻木等等。

一位伟大的物理治疗师Janda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将其称作为“上交叉紊乱综合征”与“下交叉紊乱综合征”,对治疗、康复、训练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观念之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化。但这个理论虽然在当时非常超前的,但现在实践起来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一个综合征不会单独存在的,而是几种情况共存,或者这只是一个表象,而不是问题的根源。

就像一根链条一样,它是一环扣一环的,下一环的发力,必须是以上一环的稳定为基础的。

很幸运,我们人体中也有这样的链条:前表链与后表链

后表链的组成:足底屈肌与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腘绳肌-骶结节韧带-骶骨背面筋膜-竖脊肌以及其周围筋膜-枕下肌-帽状腱膜。

前表链的组成:足背前的肌肉与筋膜-趾长伸肌与拇长伸肌-胫骨前肌与胫骨前筋膜-膝关节前部筋膜-股四头肌-腹直肌-胸骨前筋膜-胸锁乳突肌

这两根链条分别组成了人体后部与前部的肌肉,来维持人体在矢状面上的姿态。

你有听说过“牵一发而动全身”么?这句话在肌筋膜链中是非常实用的,因为一个部分的紊乱,可能会导致全身的代偿与紊乱。如足底筋膜过紧,这个紊乱会沿着后表链向上传递,并与前表链一起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足底筋膜过紧会导致小腿后移,而发生膝关节超伸;膝超伸后会发生身体重心后移,再而导致骨盆的前倾;再而发生胸廓的后倾与头的前倾。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上交叉紊乱综合征”与“下交叉紊乱综合征”。

这是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变化,而发应在身体的软组织上就是,后表链:足底与小腿三头肌变短-腘绳肌与骶结节韧带变长-胸腰段竖脊肌变短-颈段竖脊肌变长-帽状腱膜变短;前表链:足背肌肉与筋膜、趾长伸肌、拇长伸肌、胫骨前肌变长-股四头肌变短-腹直肌、胸前筋膜与胸锁乳突肌变长。变长的位置最容易发生软组织的牵拉、关节张力的变大,而导致疼痛或关节的退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抱怨的各种不适。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会看到,表面上的上下交叉综合征,实际上有可能只是足底筋膜变紧的一个表象(还有很多的引发原因),那么如果我们按照过去的理论,只关注骨盆、或只关注颈椎的话,我们就有可能忽视了它“最初的根本原因”。之所以说是“最初的”,是因为在当下它有可能由过去的主要矛盾,而变成了当下的次要矛盾,但无论怎样,我们也还是要将它处理掉,否则有可能它又会引起下一次的“惨案”发生。

所以,在观察姿态和矫正姿态紊乱的时候,我们不要只盯在局部,一定要关注全局,并将看到的紊乱用逻辑的思维联系起来,不但要解决症状,还要解决原因,不但要解决主要矛盾,还要解决次要矛盾,这样才能够做到“标本兼治”,达到“去根儿”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