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是真的?屁多是种病?

 知足知道 2016-05-25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身体,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要想让身体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必须先了解熟悉人体的结构与秘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未知的身体!


>>>>

本期秘密


我们常常形容一件小事是“屁大点事”,但是,“屁”真的是一件小事吗?在身边有人的时候放屁很尴尬,所以如果不想被人“听出方位”所以努力“憋屁”就会憋出一个“巨臭又悠长的屁”吗?如果没有忍住倾泻而出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响彻一方吗?我们常常说“响屁不臭臭屁不响”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科学依据?




 我们先看看屁的来源,来自空气、发酵产生的气体。


吃饭、喝水、呼吸时,经口腔进入胃肠道的空气。


食物进入肠道后,经肠道菌群发酵时产生的气体。


>>>>

为什么屁会臭: 1% 的神秘物质


屁的成分中,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甲烷、氧气占到99%,它们都是没有味道的。


真正臭的味道,来源于剩下的1%: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酸等。


所以,屁臭的原因,是一些因素造成了以上1%的气体浓度增加,包括以下因素:


1

蛋白质摄入过多


人摄入的蛋白质,主要在小肠消化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蛋白酶不足,导致蛋白质消化不充分,进入大肠,就会发酵腐败,使屁中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升高,让屁变臭。


高蛋白的食物一般是肉类、鸡蛋等,在以前属于较高级的食材,所谓 “ 吃得越香屁越臭 ”。所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屁臭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当然,在注重健康饮食的今天,这个规律已经被打破了。


2

吃了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吃了这类食物,消化后会变成一种不能再消化的的气味物质烯丙基甲基硫醚,它会被血液吸收,经全身散发出来,屁里当然也会有。


3

便秘


便秘会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储存时间增加,发酵腐败得更加充分,让臭味气体的浓度增加。


4

胃肠道疾病


消化道出血、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肠道恶性肿瘤,会让肠道中出现血液或糜烂的组织,这些物质发酵后会产生恶臭。


所以,如果突然连续出现放屁恶臭的情况,且排除了前三个因素,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

为什么屁会响:气体和肛门双因素作用


屁的声音,是气体从肛门喷薄而出的一瞬间发生的,它的响度取决于气体和肛门的情况。


1

吃过多淀粉和糖


淀粉和糖在肠道内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让肠道内气体增加、压强增加,屁释放时比较强烈,就会较响。


2

肠道较通畅


如果气体在肠道内没有阻碍,流畅地放出,声音也会较响。


3

肛门较小


如果出口较小,气体排出时声音也会比较大。



>>>>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有道理吗?


——这句俗语是有科学依据的。


首先,响屁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而二氧化碳是无味的,因此响屁不臭。

其次,如果肠道内未经消化的残渣较多,气体排出的量不大、速度也较慢,因此臭屁不响。


>>>>

为什么有的人屁多?


“屁多”主要由三种原因造成:


一是常吃一些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及豆制品;


二是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所致。


三有可能是患上了胃肠道疾病,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血、消瘦等症状。


如果屁声连连作响,则可能与消化不良或过多食肉类有关;如果屁声如雷,却不太臭,则大多数是因为贪食含淀粉过多的食物。


>>>>

 如何改善恼人的 “ 屁事 ”


第一,在进食时不宜过快,细嚼慢咽,以免吞进过多空气;


第二,对于易产气的食物不宜进食过多,如卷心菜、芹菜、韭菜、大豆、豌豆等。


第三,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第四,睡觉时多用侧卧方式。如果照此做了之后,仍然总是排气的话,则应考虑肠胃出了问题,如肠炎、寒胃(胃部血液循环部好、温度低)、消化不良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五,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


第六,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第七,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胃肠功能。


最后,如果调整这些习惯后,排气多的情形仍未改变,建议到医院做肠道检查,来除外器质性疾病。


>>>>

 能把屁憋回去吗?


在特别严肃关键的场合,放屁确实不太合适,可以偶尔尝试把屁憋回去。


但憋屁只能偶尔为之,总憋屁是不行的。屁中的氨、硫化氢、吲哚,也就是那不到1%的臭味气体,对人体是有害的,憋屁会让这些物质进入血液,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被排出去。偶尔憋一两次没有影响,但长期憋就可能有损健康。


臭气积在体内会导致腹痛,使消化吸收的功能降低,甚至影响大便的排泄;而人在便秘时,大肠内会堆积更多的有害物质,产生更多的废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长期不能排出体内的这些废气,会使体内的器官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肝脏这类解毒器官的负担加重,长此以往,会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


如经常憋屁,则会形成慢性中毒,产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和脸色蜡黄等症状。因此,有屁时,千万不能憋着。


>>>>

 正常放屁是健康的表现


胃肠外科医生特别关注手术后病人的放屁信息,和术后病人打招呼:今天放屁了没?是他们的口头禅。目的就是祈盼“一声响屁报平安”:当得知病人已放屁,医生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因为这意味着手术时被翻弄的肠子通畅,功能基本已经恢复。


总之,不要因为厌恶屁而随意憋屁,我们要正视屁、善待屁,给屁以自由。



(编辑:李欢  来源:网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